五国外长集体来华,秦刚外长在新战线上,对美国打了个漂亮的反击

刘智观察室 2023-04-28 15:51:50
秦刚外长日前主持了“中国+中亚五国”的外长会,为下个月的元首峰会做铺垫。会议地点仍然选在西安,这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中亚五国深度参与的“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就是建成一个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最终促成亚太欧洲两个经济圈的互联互通。

【“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在西安召开】

联系到今年1月,我们提出的“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可以预见,双方开展合作的新框架,将同时兼顾安全与发展。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安全与发展一直是中亚国家比较关切的话题,他们在经济方面同中国联系紧密,而安全更多是在集安组织框架下依赖与俄罗斯的合作 。但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的重心都在俄乌战场,集安组织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管理的程度有限,加上中亚国家因为乌克兰危机,对本国安全也产生了担忧,这就导致集安组织在中亚的影响力逐渐下降,也让美国看到拉拢中亚的可乘之机。这段时间以来,美欧国家相继加大与中亚国家来往的力度,政要纷纷要往哈萨克斯坦跑。很多迹象都表明,美国正试图在中亚开辟对抗中俄的“第二战线”,不少面向中亚的政策,对中俄都有一定的挑衅意味。其主要目的,也是通过与中亚主要国家在全球能源巿场、贸易路线等问题上加强合作,撬动后者与中国关系的“基本盘”。而此次五国外长受秦刚外长邀请集体来华,就是可以看成中方在这条新战线上对美国的反击。会议议程一谈经济发展,二谈地区安全,目标和针对性都十分的明确。

【布林肯年初访问中亚】

而在中方以及中亚五国已有应对的前提下,美国如果还将与中国竞争,作为自己中亚地缘战略的唯一重点,那就是不仅挑错了对手,更是找错了方向。从地理位置看,中亚与中俄相邻,中国是中亚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市场潜力对中亚国家来说极具吸引力。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亚跟中俄都有比较密切的合作,经贸往来方面的连通性,也是美国很难与中俄相比的,美国能做的只有投资以及政治支持了。但是,站在地缘的角度,同中亚相距万里之外的美国,顶多算个“远亲”,其影响力很难与中俄这两个历史悠久的“近邻”相比。这就注定,在面向中、美、俄的外交政策上,中亚也能分出个优先级来。何况,美国所谓的“政治支持”很难给中亚地区带来实际的好处,还可能引发比如“颜色革命”之类,危及地缘安全的事件。这种政治支持,中亚是不想要,且为之心生警惕的。

【哈萨克斯坦经历过1月事件】

这也说明,安全方面留给美国的政治操弄空间其实并不多。这是因为,近年来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是中国与中亚的合作重点。除了集安组织直接与安全相关,中亚国家参与的上合组织,是安全发展两手抓的。可以说,中国与中亚对于边境安全的重视,在反恐层面的合作,双边甚至多边的联合演习,已经能够满足中亚地区的安全关切,不需要其他势力介入。经济要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的稳定。说白了,安全和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中亚经历多次“颜色革命”,其本质还是经济发展受限,一旦遇到政府贪腐或外部势力介入挑拨,就容易导致社会动荡。在确保地区和平稳定的情况下,发展经济就成了中亚国家关心的重点。加深同中亚地区的经贸联系,也成了美国介入该地局势的重要抓手。所以我们可以注意到,美欧开始转变策略,开始跟中亚谈经济合作。

【美国想与中亚谈经贸往来】

那么,通过经济,真的能撬动中亚与中国的关系吗?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下中亚地区的经济现状。俄乌冲突让俄罗斯面临多项制裁,进出口贸易被限制,也让很多与俄罗斯合作的国家,担心自己将面临二级制裁。从实际情况来看,俄乌战事持续进行,确实导致中亚地区安全和经济体系都受到了挑战,欧亚经济联盟难免受到西方对俄制裁波及。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跟中亚的经济合作因此亦变得更加重要。中国对发展的重视、作为全球能源市场的地位、对农业和水利项目的切实关注,可以看出中国的合作规划并不是着眼于地缘政治这一亩三分地,而是从战略的高度,推动地区建设,参与全球治理,所有这些都使美国实际能够提出的建议相形见绌。

【中国从战略高度看待与中亚的合作】

合作共赢,需要重视双方的关切。中亚国家希望的是,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欧亚大陆枢纽的地理优势,让中美俄三个大国在自己这边展开良性竞争,最终促进发展。随着欧亚大陆中间走廊,和新铁路快线等互联互通项目日渐完善,中国跟中亚国家的下一步合作,就是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拓展新的合作领域。而接下来要举办的中国+中亚五国峰会,就是一个关键的立足点,也将为中亚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地区安全格局,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0 阅读:2

刘智观察室

简介:为大家解答各类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