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鸡”是一种非常生态养殖模式,在过去受到了许多养殖户的青睐,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林地资源,鸡可以吃到林地里的自然食物,如草籽、虫子等,从而节省了部分饲料成本。同时,利用林地养鸡也避免了建设专门养殖场的费用,从而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然而,近年来这种养殖模式很少看到了,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鸡的破坏力过强,鸡活动的地方会变得“光秃秃的。
林下养鸡,为什么鸡活动的地方会变得“光秃秃的”?有5大原因一、鸡的进食能力强,养鸡的林地往往会“寸草不生”
鸡的消化道相对较短,食物在鸡体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因此鸡会不停地觅食。地下虫子和草籽是鸡非常喜欢的食物,为了获取这些食物,鸡会用强有力的爪子不停地刨土,在这一过程中鸡不仅会破坏植物的根系,而且还会导致土壤表面变得坑坑洼洼,时间一长,林下就会变得光秃秃的,因此养鸡的林地往往会“寸草不生”。
二、鸡粪会导致植物烧根
未腐熟的农家肥(鸡粪、猪粪、羊粪等)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60多℃的高温,农家肥经过发酵可以使有机物得以分解,这样养分更加容易被植株吸收,同时农家肥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还会杀死大部分病菌和虫卵,这样可以减少农作物患病虫害的风险,因此我们在种植农作物时一定要把农家肥腐熟后再施用。
当鸡在林地下活动时,它们的粪便会遍布整个林地,很多鸡粪会被鸡刨土时埋在土壤中,埋在土中的鸡粪会继续发酵产生高温,发酵时产生的高温会很容易烧毁作物的根系,很多植被都会慢慢死亡。
三、鸡粪会破坏土壤的酸碱平衡
鸡粪是一种碱性物质,其pH在8.0左右,在林下长时间养鸡必然会破坏土壤的酸碱平衡,土壤碱性重会严重抑制植株根系的发育,严重的会导致根系腐烂,长期以往树下自然会变得光秃秃的。
四、鸡行走时压强很大,植被容易被踩死
说的这很多人可能会疑惑,鸡还能把植被给踩死?要知道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其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根据压强公式p=SF(其中p是压强,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在压力F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S越小,压强p就越大。鸡虽然体重不大,但是鸡的脚小,因此鸡在行走时能产生较大的压强,鸡长时间的走动很容易把植物给踩死。
五、林下养鸡会造成土壤板结
这点很好理解,鸡活动的地方会变得光秃秃的,由于没有植被覆盖土壤,土壤在长时间雨水冲刷下表层的松土会慢慢流失,这样土壤必然会变得越来越板结,这非常不利于植物生长。
特别注意:“林下养鸡”作为一种旨在融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养殖方式,若实施不当,尤其是养殖密度失控,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林地植被遭受过度啃食,进而退化,这一现象与草原因放牧过度而荒漠化的道理相通。部分养殖者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林地承载能力的极限,结果不仅增加了鸡群染病的风险,还导致了树木枯死,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可能在短短数年间就面临经营亏损的困境。
此外,林下养鸡模式下,鸡粪的处理也是一个非常棘手问题,由于鸡粪难以被有效清除,在高温潮湿环境中鸡粪会成为病原体滋生的温床,长期以让鸡患病的概率也会增大。
要想科学的林下养鸡,我们必须要做好三点一、养殖密度要严格控制
林下养鸡作为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其核心在于利用林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实现鸡群的健康生长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绝对不能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要严格控制养殖密度,以确保环境的承受能力不受损害。
一般每亩养殖80~100只鸡是比较合理的范围,如果养殖密度过高,会导致林地植被被过度啃食,土壤裸露,水土流失,甚至可能造成林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如果林下养鸡的环境变得光秃秃的、臭气熏天,那么这种养殖模式就失去了其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真正的生态养鸡应该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养殖方式,它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搭建木架子给鸡休息
在林下养鸡时,我们可以搭建80公分木架子,这有3大好处:一是能促进植物生长与鸡休息,木架子为鸡提供了一个高于地面的休息平台,减少了鸡长时间在地面的踩踏,从而减轻了对林下植被的压力,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恢复。鸡在木架子上休息时,可以远离地面的潮湿和脏污,保持身体的干燥和清洁,有利于鸡保持健康。
二是能锻炼鸡的活动能力,从而提升肉质。鸡在木架子上的跳跃和攀爬活动可以锻炼鸡的活动能力,经常活动的鸡其肉质会更加紧实、鲜美,这有助于提高了鸡肉的品质和市场价值;
三是可以增加活动空间,从而降低养殖密度。木架子间接地增加了鸡的活动空间,使得在有限的林地内可以饲养更多的鸡,这有利于林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三、分区域养殖
由于鸡的破坏能力强,为了生态养鸡,我们最好在林下分区域养殖。就比如,我们可以将林地或果园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用铁丝网等围栏围起来,确保鸡群只能在一个区域内活动,然后每隔20天轮流分片区放养,这样可以促进植被的恢复和土壤的自我修复,这样养出的鸡品质也会更加好。
总结,林下养鸡我们一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如果只图一时的利益,那么必然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