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三大“天王巨星”
三国时期,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造星”时代,一下子造就出来了“三大天王巨星”。
第一位是诸葛亮,都让对手膜拜。如司马懿赞叹诸葛亮是“天下奇才”。一统三国的司马炎,则感慨道:“我手下咋没有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搞得我这皇上当得,都累成了狗。”
当然,也幸亏没有诸葛亮辅佐他,否则司马炎的后宫里,绝不会出现一万多佳丽,他更不敢玩“羊车望幸”的游戏。毕竟诸葛亮除了能力强外——内政、军事、发明等都一等一,道德感也非常强!司马炎敢这么“没羞没臊”,诸葛亮能答应那才叫怪!
因此诸葛亮,几乎成了一种精神图腾,影响力至今不衰。可谓三国第一完人!
第二位是关羽,挤走了第一代武圣姜子牙,跟文圣孔子并肩了。而“万人敌”,也成了关羽和张飞的专属标签一般。更让人惊诧的是,关羽的影响力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一面当着财神,又一面接受“帮会文化”的顶礼膜拜。
所以论影响面广,关羽其实比诸葛亮都厉害,只不过输在了层次之上罢了。可谓三国第一名将!
第三位是曹操!倘若说,诸葛亮和关羽属于正面偶像,曹操就惨了,长久以来被定位在“大白脸”的反派角色。以至于一提奸臣,曹操基本上是第一位被想起的。
虽经过千年历史长河的淘洗,奸臣曹操的形象发生了转变。可惜也仅仅在眉心处,多了一点红,肯定他是没篡汉,不能被一竿子打死,可余下的依旧还是一片白(戏剧脸谱里的曹操)。
但不论怎样,这都算是历史巨大的进步。毕竟曹操太复杂了,好事坏事、善事恶事他都干,个人成就也是最高的!故而,可称得上是三国第一雄主!
除了这三大天王巨星外,还有许多三国人物,至今都散发着光芒,比如号称最亮的流星:郭嘉!别看才活了38岁,在如今俨然成为了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中的翘楚。但实则却是,从三国正史来看,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根本就不是郭嘉,而是荀攸!
二、被抛弃的人
荀攸,似乎一直都活在叔叔荀彧的阴影下。但实则他出道比荀彧要早。还在大将军何进主政时期,就成了黄门侍郎。这个官职属于皇帝身边的近侍。由于此刻的皇帝是汉少帝刘辩,大权在何进手中。故而何进,才是荀攸的第一个老大!
同时袁绍、袁术、曹操等也都跟荀攸一样,都是何进的小弟。可惜随着何进被宦官集团所杀,随后董卓进京乱政,袁绍和曹操都撒丫子逃了。荀攸没跑,而是开始串联其他小伙伴,准备刺杀董卓!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逃跑,实则这是曹操抢人家荀攸的戏!
只不过荀攸还没动手呢,事情就败露,他被董卓扔大牢去了。但就在此刻奇迹发生,吕布干掉了董卓。本来必死的荀攸被放了出来后,哪料他却打报告:请求入蜀,去做蜀郡太守。
这等于自我外放,估计是对当今的朝廷失望了!在获得批准后荀攸启程,由于战乱道路不通,荀攸被阻挡在荆州,而未能赴任。
可想而知,若荀攸能顺利到达成都,估计三国历史说不定会被改写。刘璋也好,刘备也罢,甚至曹操,都不会掀起那么大的浪花。
一则,他家世硬,颍川荀家。一旦荀攸坐镇巴蜀,号称三国人才储备地的颍川人才,必会流入。甚至连他叔叔荀彧都会来。而曹操初期,若没有荀彧辅佐,根本就不可能起飞,就更不要说还敢跟袁绍掰手腕了!
二则,他才能高。从后来他在曹操手下,表现出的才华来推断,就凭荀攸的韬略,很有可能成为一方霸主——千万别被固有历史定位约束住。犹如刘秀,在哥哥刘縯活着时,他是乖乖小弟。可在哥哥去世并得到空间和舞台后,就修炼成了大哥。曹操不也是这模样吗?
故而一旦荀攸真到达了巴蜀,谁敢断定他就不霸主的材料?须知,这世上就没有天生的大哥,都是环境催生出来的。
无论怎样吧,荀攸算倒霉透顶了,只能停驻在荆州进退不得,成了一位被“抛弃的人”。
但此刻的中原,各路豪杰却开始粉墨登场,其中又以袁绍最被看好!荀攸的叔叔荀彧,就在袁绍手下。哪料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舍弃了袁绍跑到曹操这里,喜得曹操大叫:我的张良来了!
三、真正的谋主
由此叔侄二人发生了错位。荀彧由于成为了曹操的“合伙人”,并帮着曹操握住了汉献帝。颍川人才开始向曹操身边聚集。荀彧自然不会忘记荀攸,也向曹操推荐。
曹操二话没说,就给荀攸写来一封信: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观变蜀汉,不已久乎!
大致意思就是:荀老弟展现你才华的时机到了,你咋还在荆州地区坐看风云?赶紧到我碗里来吧。
就这样荀攸来了!喜得曹操大叫:荀攸不是凡人,能得到他的帮助,从此天下我曹操就横着走啦!(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果然,荀攸没让曹操失望,第一条计谋就是告诫曹操,千万注意分化张绣和刘表,否则这两人一联手,你必败无疑。所以不如先静观其变。可曹操却自我感觉良好,不听从,急功张绣,刘表果然出兵相助,曹操大败。
于是曹操羞愧说道:“就是因没听你的话,我才败了。如今,我该咋办?”
荀攸没想到曹操这么坦诚,一肚子的怨气消散,再次替曹操出谋划策,果然这回曹操击败了张绣。由此荀攸成为了曹操的左膀右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官渡之战中,荀攸的表现,可谓力压郭嘉!
都知道官渡开战前,郭嘉抛出了《十胜十败论》,但事上却是:从来都是说着简单,做着太难。官渡之战的过程就证明了,曹操胜得异常惊险,并非如《十胜十败论》那般简单,而荀攸才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的主心骨。
颜良、文丑怎么死的?与其说是被关羽干掉,不如说是被荀攸“算死”的。在白马坡,是荀攸提出了声东击西的作战方案,这才有了关羽的出其不意斩颜良。
在延津,又是荀攸建议佯败,丢下辎重,让袁绍大军抢夺,然后出其不意发起猛攻,文丑就这样死于乱军之中。
同样在官渡之战进入到僵持阶段时,还是荀攸建议曹操派徐晃劫粮,造成了袁绍军粮短缺,不但缓解了曹操的压力,也让袁绍为了避免粮草再次受损,命令淳于琼将粮草囤积在乌巢。由此,这才有了随后的许攸反水投奔曹操,和曹操的搏命一击:乌巢劫粮!
何为谋主?就是主帅的主心骨。整个官渡之战,曹操几乎所有关键作战,都是荀攸在出谋划策,曹操依计而行。哪怕乌巢劫粮,也是曹操得到荀攸肯定后才实施的。所以,曹操真正的谋主是荀攸,并非是郭嘉!
四、为何没郭嘉名气大?
那么为何荀攸没有郭嘉名气大?
一则:郭嘉名气压过荀攸,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荀彧、荀攸和贾诩,三人处于第一档次,并列入传!
而郭嘉却跟程昱、董昭、刘晔、蒋济等处于第二档次,并列入传!
从史书的这个排序中可以清楚得知,荀攸是高于郭嘉。
二则:《三国演义》惹的祸。如前面说的斩颜良诛文丑,荀攸那么大的功劳,却全被关羽独吞了。还有水淹下邳擒吕布,明明是荀攸和郭嘉两人的计谋,《三国演义》却把这个功劳给了荀彧。
也就是说《三国演义》为了造神,凡涉及到关羽、曹操和诸葛亮,这三大天王巨星,就总无视其他人物的贡献。因此使得荀攸的戏份缩水了许多。
比如人人都知曹操哭过郭嘉。但曹操还说过:“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荀攸)其次也。”
敢问:这两句表现曹操对荀攸的高度认可和依赖的话,有多少人知道?
三则:个性使然。郭嘉个性张扬,跟曹操一样不拘小节,搞得陈群等人没事就找曹操,要求曹操好好管管郭嘉!
荀攸则跟叔叔荀彧一样很低调。比如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几乎人人尽知,但可知荀攸也有《奇策十二》?
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
也就是说,荀攸这十二奇策,只有钟繇知道。可惜钟繇还没写完人就死了,于是“世不得尽闻也”。
因此这三个原因一加,郭嘉便成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中,最出名的。本是谋主的荀攸默默无闻了。
军师祭酒名词解释是首席军师,网络时代可以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