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临桂:李宗仁故居

星火启文易学 2020-01-07 17:18:52

李宗仁,国民党桂系首领。北伐时,带领广西军队一路由湖南攻至山海关。抗战时,动员将士抗日,指挥多次大战,在台儿庄大捷中名震一时。

李宗仁故居坐落在距桂林市约30公里的临桂区两江镇浪头村,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三次扩建。故居占地7.3亩,为木质结构的二层楼房,由安乐第、将军第、学馆、三进客厅、庭院及后院的阁楼、井池、鱼塘和炮楼等组成。

现在,那里是一个景点,免费对游客开放。

故居位于省道306的路边,有一个景区指示“李宗仁故居”。如果不是这块指示牌,路过的人可能都不会停下脚步。看过去,那里只是围着几米高的围墙。车速如果再快一点,可能就会错过。

我和许多充满好奇的人一样,想去里面一探究竟。一代将领,他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他如何在这里度过一段岁月?里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是否,这里的风水就是比别处好,所以才能诞生这样一位名人?

还没进门,视线就被一道玄关挡住。在镂空的玄关前, 也就是门口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块指示牌,上面是“李宗仁故居简介”。在这里,我没有停留。相比于站在原地看简介,里面似乎更加吸引人。

走过玄关,前面就是一个长长的院子,里面有松树、棕树……还栽了大大小小的盆栽。这是一个很好的院子,如果不是前面的院墙挡住视线的话。我忘记了这是景区,既然是景区就得有高墙。而且,这里也不再住人,不需要庭前宽阔的视野。让我好奇的是,这道高墙是不是建景区之后才修建的?

我们总是容易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而忽略它当时存在的语境。

事实可能和想象有着千差万别,从故居里的炮楼来看,从李宗仁显赫的身份来看,从那时候动荡的局势来看,这里可能早就脱离了一个简单的居住场所的功能。

进门的右手边,是一栋两层的木质楼房,一个三进院落。被漆成朱红和祖母绿的柱子和门板,还有镂空的窗户,古朴的栏杆……据我所知,这样浓重的色彩涂抹在桂林的木质房上并不多见。作为一个生活的场所,这样浓重的颜色会显得太过特立独行。

但反过来想,作为一个景区就说得通了。就像一件作品需要对生活的加工、削减、打磨……原原本本的展现会让人摸不着头绪,还可能会让人无法接受。

房门都是关上的,透过镂空的窗户,能够看到里面的摆设。窗户的正中是一张老式的床,三面都被包裹,有着精美的雕刻和图案。只留出一面供人进出,是一个蘑菇的形状。不知道这样的床睡起来是什么样的感受,会更加让人有安全感?还是会让人觉得局促?

房间里其他的家具和它们的摆放显示出一种郑重的态度,简单却不随意。右手边靠墙的位置摆了一个衣柜和一张梳妆台。海棠色的漆,搭配着一些浮雕的花纹。衣柜和现在的衣柜也没有太多不同,只是那个梳妆台,到现在成了稀罕物:柜子上面安上一块镜子。我想是因为那个时候生活的节奏慢,所以姑娘们才能坐下来慢慢地整理妆容,似乎也让这一过程显得更加庄重。

左手边靠墙的位置则是摆放着几张椅子,方方正正的,背靠也不是很大。这样的椅子坐上去无疑是会让人不舒服的。它不像现在的沙发,软踏踏的,可以怎么舒服怎么坐。两张椅子中间放一张方形的台子,用于随手拿取物品,但并不是很大,可能就够放两杯茶。

从房间里的家具来看,这样一个房间满足着多重的功能。好在它足够大,空间上一点也不会觉得局促。

中央的厅堂里,正中位置摆放着神位。下面是祭祀用的台子和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两盏灯和祭祀用的香炉。两边的墙上挂了许多字画,都是李宗仁的同仁和朋友提的一些字。下面是两排椅子,应该是举行活动和会议时用的。厅堂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扇门,走过去就是天井了。

长长的天井里种满了植物,大多是棕榈树(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不知道这些树是不是为了展示的效果后来种上去的。在我的观察里,桂林普通居民吊脚楼的天井里一般是不种植物的,只是铺上一层石板,旁边装一个水龙头,平时洗菜洗衣服都在天井里进行。

走过天井来到后山,这里是厨房的所在地。在宽阔的空间里有一个宽大的灶台,大概可以煮十多个人的吃食。灶台旁边,摆放着一些老旧的木质用具和一些罐子,都是几十年前的用到的东西。墙上还挂着犁田的工具和斗笠,展示着一段农耕的历史。

紧靠着厨房的,是一个不大的鱼塘。旁边有一眼泉水,清澈见底,从山上流下来,是生活用水的来源。池塘的旁边是一小块空地,曾经的菜园。

靠近菜园的这一边,也是和另一边三进院落大概同样格局的两层楼房。从楼梯上去,二楼的高度并不是很高。空间上更加自由和随意,房间里没摆什么东西。只有一道道小门,一条条长廊连通各房间。

这样一座大型宅院,随便住上几十个人没有问题。大家紧挨着住在一起,共用一个院子,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

当年李宗仁如何在这里生活已经无人知晓,那些生活中的小事不会有人记载,也没有图片资料。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个长廊里李宗仁的生平事迹。

他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建宅呢?别的地方他没选,却独独选择了这里。

据说,有人指点:李家人要在东北方向建功立业。而北伐时,李宗仁从湖南一路打到山海关,威震全国,那正是故居大门所指的东北方向。故居的西南方向有山,是一个不错的依靠。

这是他选址的方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风水。

故居曾是李宗仁母亲刘太夫人、胞兄李德明等家人长期居住的地方,也是李宗仁举行婚礼及数度回归省亲所居住的地方,同时还接待了蒋介石及国民党重要人物。

有一张照片,是1940年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在李宗仁故居门前的合影,蒋介石依旧拄着拐杖。后边的门口是一幅对联“山河永固,天地皆春”,横联是“青天白日”。联系当时的历史语境:北伐、抗战,这几个字确实有着分外的重量,是李宗仁身怀天下的抱负展现。

据说,这个“青”字上还有一段故事。雕刻者为讨好李家,故意把“青”字雕刻得像一个“李”字,寓意李家当权。蒋介石看到这个“李”字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但当时没表现出来。这使得“将桂之争”矛盾更加激化,蒋介石不断找机会对李宗仁进行迫害,这其中的关系微妙又意味深长,让人感慨。

到现在,那副对联依旧没变,只是历史变了。

几个小朋友走出景区,步伐轻快有力,他们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李宗仁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在临桂县(现为临桂区)的小学读书。

世事的变迁不禁让人感慨。

17 阅读:445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