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巴以冲突上的时候,俄乌冲突仍在继续,但关心的人已经不多了。实际上,虽然乌克兰已经进入了寒冷的冬季,但俄乌双方仍在僵持的战线上进行着激烈地争夺。就在近日,乌克兰武装力量对顿涅茨克的沃罗希洛夫斯基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击和导弹袭击,造成市政及民用基础设施损毁,数十名平民伤亡。对此,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表示,俄方已经向安理会提出请求,就基辅政权打击顿涅茨克造成平民伤亡的事件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
(联合国安理会会议现场)
针对俄方的请求,安理会连夜召开了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会上表示,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保护平民是国际人道法的底线,民用基础设施不应、也不允许成为军事目标。耿爽指出,无论是在乌克兰问题上,还是在其他问题上,中方都反对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中方再次呼吁冲突当事方保持冷静克制,严格遵守国际人道法,全力保护平民和关键民用设施安全。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的立场非常明确,我们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始终坚持劝和促谈,始终坚持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
(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接受了央视的专访)
值得注意的是,在耿爽的发言中,中方对俄乌问题的表述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在俄乌之间,中方这次并不是像以往那样保持绝对的中立,而是对于乌军攻击顿涅茨克民用设施、造成平民伤亡一事表现出了鲜明的立场,即反对乌军针对平民的袭击。当然,如果俄军有类似的行为,中方很可能也会表示反对。
同时,中方对于顿涅茨克地区的表述用了非常中性的措辞,没有在它前面冠上“乌克兰”或者“俄占”等前缀,这个变化也很重大。此前西方媒体曝出北约国家正在商谈,要在现有战线的基础上实现乌俄停火谈判,由此可见,包括顿涅茨克地区在内的乌克兰东部四州的归属权,可能没有悬念了。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扎波罗热州和赫尔松州的大部分土地,如果乌克兰方面不能以武力在短时间内争夺回来,那么这乌东四州的被占状态就可能会被长期化。
(CGTN发布的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平民伤亡数字的比较图)
还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中国本月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任期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中国有权力主持联合国安理会的讨论和投票工作,并有权对安理会讨论的议题做出筛选。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我们在冲突中永远站在和平的一边。我们还要充分地暴露以美国和以色列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上采取的双重标准,即己方平民的伤亡就是敌方违反了人道主义原则,而对方平民的伤亡就当作不存在,就是“军事行动不可避免的正常损失”。这种双重标准严重破坏了国际社会的公平。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应俄罗斯的要求、就乌克兰方面打击顿涅茨克造成平民伤亡一事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就是具体表现之一。
此外,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至今已经满一个月,中国CGTN适时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份统计报告,根据加沙卫生部和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数据,比较了巴以冲突和俄乌冲突中平民伤亡的人数。数据显示,到23年11月7日为止,巴勒斯坦方面有10000多名平民丧生,其中4000多名是儿童;而乌克兰方面有9600多名平民丧生,其中555名是儿童。也就是说,巴以冲突爆发仅30天,巴勒斯坦方面平民的伤亡数字,就已经超过打了563天的俄乌冲突。但讽刺的是,以美国和以色列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过去五百多天中一直谴责俄罗斯在制造“种族灭绝”和“人道主义灾难”,而对于巴以冲突中加沙地带的平民伤亡却视而不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典型性双标”。
(英国智库“战争研究所”发布的俄乌冲突最新态势分析)
到目前为止,以色列拒绝任何停火或者和平谈判的呼吁,并表示一定要彻底消灭哈马斯,而美国一直支持以色列的做法,只不过假惺惺地要求以色列在进行军事打击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平民的安全。而中国早就通过多种外交渠道,向俄罗斯方面表达了希望在乌克兰实现停火的建议。据俄媒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此前接受中国央视采访的时候表示,俄罗斯感谢中国思考如何结束乌克兰危机,俄罗斯了解中国朋友的建议,并且高度赞赏这些建议。这些建议是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可以成为和平协议的基础。
这表明,只有像中国这样,真正地站在客观公正的位置进行调停,才有可能达成和平协议。而像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那样“拉偏架”的行动,是不可能实现和平的。当然,他们的本意压根就不是实现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