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甄嬛,是不想进宫选秀的。她在菩萨面前说的是,要嫁一个世间最好的男子一生一世一双人。如若要进宫的话,那就不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了,可无奈她是家中的老大,而且朝廷也有规定:不准她们私自许配人家,必须得选秀结束后再做打算。
可是在选秀中,甄嬛因自己的容貌,被皇帝和太后大吃一惊后,太后心知甄嬛这样的人,肯定又要把这皇宫整得人仰马翻,遂起了试探甄嬛的心思。

先朝甄嬛的脚边泼了一杯水,甄嬛毫无惧色,依然朝前走,紧接着太后的猫也被人扔在了甄嬛身旁,甄嬛依旧面不改色,慢慢朝前走了几步,而身后的孙妙青则被猫吓得大叫一声。
皇帝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下暗松了一口气——果然这个有纯元容貌的女子,表现也很得体,遂将孙妙青清场。
甄嬛是不想被皇帝选中入宫为妃的,但是在这里她完全可以殿前失仪,被淘汰掉的,她并没有大叫一声,尽管她生性就害怕猫,也没有在这紧要时刻失去控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甄嬛是懂识大体顾大局的。
殿前失仪,说得轻了,是自己失去了机会。在那样宏大而重要的场合,一个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毫无顾忌地肆意叫喊,是对皇家的不尊,那个时代对女子这方面是极为看重的。当然会得到皇帝的斥责,受到的惩罚是相当严厉的,孙妙青就是一个例子。
皇帝的惩罚几乎是要断掉再入宫选秀的可能,,同时对个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对之后的再嫁人,名声方面影响颇大。可以说,就是把这个人给毁了,因为她这样的名声,几乎找不到稍微匹配的好人家了。

往重里说,是给自己的家族蒙羞。
从那些太监宣读的秀女名字中,可以知道都是些有着大小不等的官阶,他们的的女儿参与选秀的。也就是说,后宫女子往往代表的是她的家族,以及父亲或兄弟在朝廷任职的顺畅与否和高低。
所以甄嬛不选择在殿前失仪这件事,作为落选的理由,来达到自己的心愿,说明她是有着很大格局的。她不会让她的家族因为这件事而遭到非议和轻视,更不会让别人看到她甄家的家教不好,教出来的女子是如此不堪。
甄嬛更希望一切随缘,被选上或者落选,都是她的命,而她只需要尽人事听天命。但在重要的事情面前,她会分清事情大小,不在皇帝太后面前失了家族的面子。至少不会因为她,而让父亲在朝廷中造成不好的影响,从而能保证官运亨通,她们一家的生活一如从前。
甄嬛这样冰清玉洁的女子,她内心格局大,遇事能分清主次,在大事面前不糊涂,还有着对自己家族长远考虑的女子,最后能成为宫斗的赢家,实在是不无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