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财险、阳光财险、大地财险等支公司被罚险企“套取费用”背后的零和博弈

科技观察不踩雷 2025-02-22 12:40:37

今年以来,平安财险、阳光财险、大地财险等支公司接连被罚,引发业界普遍关注。

从受罚原因来看,有分支机构虚列费用被罚;有分支机构因职务侵占被罚;也有分支机构未严格执行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被罚,折射出险企“套取费用”争议背后的零和博弈。

财经观察站 作者:光明

其中,官网显示,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大地保险”)一天内两家分支机构收罚单。2月18日,吉林金融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国大地保险长春中心支公司因虚列费用被罚;另一则罚单显示,中国大地保险高新支公司因虚构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被罚。

针对相关处罚,险企下一步将如何整改?为2025年避免违规行为频现,又该如何在合规层面实现更有效地治理?

险企“套取费用”背后的零和博弈

险企“套取费用”主要是指保险公司通过虚构中介业务、编制虚假资料、虚列费用等手段,违规获取资金的行为。

2025年开年,险企多地分支机构被罚,或暴露出一些险企在管理上存在漏洞。

“保险行业,理赔纠纷多,险企被罚属于正常现象。不过,频繁被罚,得反思一下内部管理,要加强合规意识。”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认为,首当其冲,折射出这些保险机构内控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反映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虚列费用、虚构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等问题,凸显部分分支机构为追求短期利益不惜违规操作,反映出公司在价值观引导和合规教育上的缺失。

面对这些监管问题,险企又该如何在合规层面实现更有效地治理?

以中国大地保险为例,在支培元看来,为避免违规,大地保险应强化内部管控,建立多层级监督体系,定期开展内部审计,确保各项业务操作合规。加强员工培训,不仅要培训业务技能,更要强化合规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员工深刻认识违规后果。同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避免单纯以业绩为导向,将合规经营纳入考核指标,激励员工合法展业。

针对相关处罚,中国大地保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合规经营,积极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开展合规教育、强化责任追究,不断压实系统各层级合规管理责任,持续提升合规经营水平。

此外,前述业内人士表示,财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众多保险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吸引投保人。“由于市场竞争压力、财务压力等,一些保险公司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和业务量,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套取费用,以降低成本。换言之,不是这些公司想如此,更是多种内外部因素逼迫下的产物。”

该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这些行为对保险公司和整个行业都有负面影响。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保险机构收到监管开出的罚单,不仅会对公司的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客户信任危机,导致业务流失。此外,罚单带来的经济处罚也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一定压力。

加速数字化转型成关键

在应对措施方面,数字化转型对保险公司十分必要。

具体在技术投入和应用方面,近年来,国内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投入持续攀升,提升了业务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体验。

例如,今年1月,“横空出世”的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在金融和保险领域引发了应用热潮,多家保险公司如新华保险、北大方正人寿等已接入该模型,用于智能客服、精准营销、核保理赔等多个场景。此外,泰康在线通过自主研发的大模型系统,实现了智能核保、智能理赔、客户服务和产品设计等方面的显著提升。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通过数字化手段,能够提升运营效率,线上化流程可缩短业务办理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精准分析客户需求,开发个性化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还能优化风险管理,实时监测风险,提前预警防范。然而,转型面临考验。技术更新换代快,需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跟上步伐。

“数据安全问题突出保险涉及大量客户隐私,保障数据安全责任重大。员工适应新工作模式也需过程,可能存在抵触情绪。为此,保险公司要加大科技投入,与专业科技公司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建立严密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制定严格数据管理制度。”支培元补充说道。

据悉,近年来,中国大地保险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聚焦客户经营深拓、运营智能提效、生态融合共创三大主线,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强化科技应用与业务赋能。

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方面,2024年11月,中国大地保险总裁李晓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建立健全公司数据治理体系,建设AI中台,加速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销售作业、效率提升、员工服务等场景的创新应用;不断完善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升纵深防御和安全管控能力。

0 阅读:0

科技观察不踩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