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女和富养女的区别对待居然差距这么大!是真实的吗?

鬼鬼电影了解 2022-01-17 20:06:42

前短时间,亲戚找我诉苦。她家有一个24岁的女孩,性格有些戾气又古怪。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还想着要出国继续学设计。

可雅思没达标,孩子便继续在家待着说要当自由职业者。但是一年多过去了,依然每个月找她们要生活费。

在我的了解中,这个女孩成长顺遂,从小由保姆看护长大,父母只是周末偶尔带孩子玩耍,即便是住着大别墅有着满屋子的玩具,享受贵族的教育,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女孩毕业后的生活,并不是十分顺畅。

想靠自己的能力找工作,但每份工作都做不长。想去国外留学,

但是成绩不达标,还不愿努力。

总有人说,女孩需要富养,很多父母都拼尽全力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可最后却养出一个“啃老”的孩子。

说到底,一个女孩的成长际遇,其实是复杂多变的。

在一个女孩成年前的十几年里,

她所经历的每件事情,都在塑造她的逻辑与思维方式。

一个女孩成年后活得快乐丰富的原因,和父母到底投入了多少金钱,塑造了多少精英的教育环境,

并没有决定性的关系。

穷女孩vs富女孩何为好的教育?

关于孩子究竟应该穷养还是富养,曾有一部叫做《海蒂与爷爷》的电影值得一提。电影里,小女孩海蒂自幼失去双亲,小小年纪,跟着姨妈一起生活了5年。某一天,姨妈因为要去工作,于是,打算把她交给住在阿尔卑斯山脉上的爷爷。

这个老人的性格有些古怪和孤僻,见到她们的第一个反应,竟然是说了一句“滚”,然后回到房间,直接关掉了门。

姨妈下定了决心要去工作,于是,偷偷溜走了。当晚,海蒂只能独自睡在羊圈里。从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小女孩的命运颠沛流离,可神奇的是,即便如此,她的快乐与活力也从来没有丧失过。

第二天,她醒过来,雪山之中的美景让她着迷,她快活地奔跑在原野中。在大自然中,她好像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而她的纯真也打动了爷爷,于是,海蒂留在了阿尔卑斯山脉。在山里的日子,她还结识了一个好朋友——放牛娃皮特。

他们一起过上了原始又简单的生活。

相比海蒂的生活,另外一个女孩,看起来就显得“贵气”很多。

女孩克拉拉出身福贵,

从小就被照顾得非常好,接受着公主般的礼仪教育。

可是,在这个家庭里,克拉拉却并不快乐。

恰好,因为海蒂的到来,她发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方式:不懂餐桌礼仪,连坐都坐不端正的海蒂竟然也可以这么自在。

她还发现:海蒂和身边的人很不同,她没有等级观念,从不会使唤仆人,而是喜欢跟他们聊天;一个字母都不懂,还不爱学习……可是这并不妨碍她的轻松愉快。

因为海蒂的出现,克拉拉发现了生活里不一样的快乐,曾经被家规被束缚的心,也开始慢慢有了自己的生命力。

穷女孩为富女孩带去了生命的光芒。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里的贫瘠

我曾收到过一位单亲妈妈的求助信,信是这么写的:看着周围的妈妈们都忙着给孩子加码,

花钱让孩子上钢琴课、马术课,有的还会送孩子上芭蕾课,其实,我想自家女儿也可以学这些课程,可我首先并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其次,她倒也不是很喜欢。你说,我到底要给女孩怎样的教育呢?

看完她的信,我感同身受。

让孩子上最好的补习班,得到贵族般的精英教育,似乎是让一个女孩变得更优秀的前提。

民国时期的陆小曼是当时众人皆知的名媛,她出生于物质富足的家庭,父母把她视为掌上明珠。

给她最贵族的教育,

带她结识各类社会名流,

送她学习诗词歌赋,想要把她培养成完美的大家闺秀。

即便成长于这样的环境,她却也在成年后,滑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从富足的环境里长大,结婚后,她从不工作,过着嫉妒奢华的生活,靠着不断交际和吸大烟打发日子。

生活对于她来说,显得空虚又无力。

所以,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生命力?

一个叫做李娟的80后女作家值得一提。因为,她有着非常神奇的成长经历。

她是四川人高中辍学后,去到新疆北阿勒泰地区陪伴母亲,跟随着母亲在村落和牧区开杂货铺,以做小生意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连城市都甚少踏足。

而这个一直生活在漠北极荒之地的女孩,却靠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到处收集来的纸片上,

用密密麻麻的字写下她与众不同的生活。

她对生活的感受力真是让人羡慕,朴质直爽的少数民族农牧民,调皮而天性烂漫的小孩,小动物,都被她写得妙趣横生,生机盎然。

新疆著名作家刘亮程发现了她,她的第一部作品以《九篇雪》的名字结集出版。

刘亮程说:“正是因为她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她写出了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

说到底,所有教育都抵不过一个目的,那就是——支持孩子内在精神的成长。

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对生命的观察、好奇、热情,才是一个孩子源源不断的人生动力。

身为家长该如何保护孩子的生命力?

富养女孩,不是一定要给她包装上公主的身份,也不是给她华丽的服饰和贵族的教育。而是需要给她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

给她灵敏的感受力,

给她对生活的热爱,给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奇心。

当她有一天独自走入这繁华社会时,依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养女儿,不要忘记这几点:

带女孩多多接触大自然。

电影中,海蒂仰望着群山巍峨,聆听着小鸟歌唱,一个人安静地感受时间流淌……那个时候,她整个人被大自然接住了。

那个时候她和自己在一起,这种感受便是对生活之痛最好的疗愈,也是保持感受力和创造力最有用的方式。

很早之前,就有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童年接触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好处,会直接反映在成年期更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中。

大自然对人的情绪和身体都有疗愈作用,

在植被和水的景观,人类会对自己有一种天然的认可,也会更加靠近自己的初心,回归真实的自我。

允许女孩“突破规则”。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我们会教导孩子,女孩就应该有女孩样,

可这些“禁区”如果太过严格,反而会给孩子的天性戴上镣铐。

让孩子野一点,其实挺好。

因为,“突破禁区”的力量感,

其实是女孩身上的一种生命力。

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所说:“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该有的探索和冒险,

都应该让女孩去尝试。一盆精心修剪和保护的盆栽,也许好看,但是却受不住风吹雨打,一株野蛮生长的“野花”,虽然经历过更复杂的天气但是却有着更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可能性也更多。

让女孩学会阅读和书写。

女孩对生活有着更敏感细微的感受,

教会她抒发内在情绪的方式,

学会和自我对话,

会直接决定她的成长之路顺畅与否。

女作家虹影出身贫寒,

她家八口人挤在二十平米都没有的两间房里。因为环境和时代的特殊性,贫穷与苦难成了虹影记忆中难以磨灭的童年印象。

她在自传中简单直接地说道:“不管怎么样,我必须怀有梦想,就是抓住一个不可能的梦想也行。”

她开始写诗、写文章。重要的是,阅读和写作于她,既是不断修正自我成长方向的利器,也是向命运反抗的武器。

也正是这个习惯,她找到了心灵的归属,找到了人生的目标,走进了更加充裕丰富的生活。

比起让女孩变得完美,比起让她接受最贵族的教育,还不如带她感受大千世界的多元化,还不如让她学会对自己发问:这一生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只要她找到了自我,保留了足够纯粹的天性,

她便不会轻易臣服于当下的生活,会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而精彩,这也是一个孩子实现所有目标的根本动力。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