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中华古诗词,润了心田,苏了万物[微风]

1.
《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赏析:描绘出牧童晚归休憩图,草场、笛声、月夜与牧童构成恬淡水墨画,体现田园生活恬静及牧童劳作后的闲适。
背景:钟傅镇守平凉时,与道士闲游,道士称牧童会作诗,牧童应请而作。

2.
《梧桐影·落日斜》落日斜,秋风冷。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赏析:借落日、秋风、梧桐影等景,烘托出词人等待故人时的焦急与期盼,情景交融。
背景:从全词所写秋景和所抒幽情看,是吕岩早期学道前的作品。

3.
《呈钟离云房》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重滞布衣轻。
谁与世上争名利,臣事玉皇归上清。
赏析:通过对比官员与布衣,表达作者对名利的看法及对超凡境界的追求。
背景:以作者自身经历为蓝本,是其对生活与修行思考的体现。

4.
《献郑思远施真人二仙》万劫千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觉飞轻。
抛家别国云山外,炼魄全魂日月精。
比见至人论九鼎,欲穷大药访三清。
如今获遇真仙面,紫府仙扉得姓名。
赏析:体现诗人对修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真仙力量的崇拜,展现出对超凡境界的渴望。
背景:反映唐代人们对超越尘世的神话仙境的向往,是诗人修行感悟之作。

5.
《得火龙真人剑法》昔年曾遇火龙君,一剑相传伴此身。
须知本性绵多劫,空向人间历万春。
昨夜钟离传一语,六天宫殿欲成尘。
赏析:诗中提及剑法传承,表达诗人对世界虚幻、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及超脱世俗的情怀。
背景:与吕岩的道教修行经历有关,体现其对道教哲理的理解。

6.
《赠刘方处士》六国愁看沉与浮,携琴长啸出神州。
拟向烟霞煮白石,偶来城市见丹丘。
受得金华出世术,期于紫府驾云游。
年来摘得黄岩翠,琪树参差连地肺等。
赏析:描述了超凡的生活与境界,表达出对道家修行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背景:吕岩为赠刘方处士而作,体现了二人对道家理念的共同追求。

[福]中华古诗词,诵了岁月,暖了心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