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派蜀汉军师法正,蜀汉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最大功臣,究竟有多牛?

芒果说车z 2023-03-22 12:54:01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在三国乱世之中依附一方诸侯,本想要施展胸中沟壑光宗耀祖,却不被主公重用而怀才不遇。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才学而选择背主,主动投靠刘备夺取老东家的基业,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真正的革命根据地,从而获得了刘备绝对的信任与重用。他为了帮助刘备稳定川蜀地区局势,不仅帮刘备牵线搭桥联姻当地豪强,同时制定严苛律法稳定民众,甚至睚眦必报的利用权势打击报复。他是让诸葛亮都不敢轻易撩拨虎须的存在,逝世之后蜀汉政权便开始走下坡路,绝对是蜀汉政权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就是三国时期的邪派高手法正。只是你是否知道,为什么说他是蜀汉政权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吗?你是否又知道,为什么诸葛亮都不敢轻易招惹他吗?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大家好,我是带给大家历史启迪的祥龙。今天就让我们回溯历史,前往那个动荡不安的乱世,共同领略一代谋士法正的奋斗人生。

法正,字孝直,三国时期扶风郡郿县人,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眉县人。法正出身十分不错,是当时名士法真的孙子。建安初年之时,天下发生严重的饥荒,法正与同郡好友孟达一同入蜀投奔刘璋。法正虽然有一身才华和报复,但是投靠的主公刘璋却缺乏一双发现的眼镜,导致法正在刘璋这里奋斗了很多年,才混成了新都县令的职位,随后虽然凭借着才华被提拔成了军议校尉,但仍旧没能成为刘璋的核心成员。法正在刘璋手下怀才不遇,又被当地州郡侨居在蜀地的人所诽谤,说他行为不端,让法正抑郁不已。当时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交好,内心中认为刘璋难成大事,常常感叹自己未遇明主。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的时候,张松领命出使曹操,归来后劝说刘璋与曹操断交,改为和刘备结盟交好。当时刘璋本没有太在意张松的建议,没过多久曹操赤壁大败,刘璋便寻找出使刘备的人员,张松借机举荐自己的好友法正,本来对刘璋心灰意冷的法正想要推辞,最后在刘璋的命令下不得已的前往。刘备见到法正之后,盛情款待极尽全力的拉拢,让法正那颗沉寂的心,瞬间充满了活力。法正出使回来之后,向张松称赞刘备拥有雄才大略,认为是可以辅佐的明主,于是两人暗中谋划,想要寻机拥戴刘备,只是一时间没有找到机会。

建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211年的时候,刘璋得知曹操想要命钟繇征讨汉中的张鲁,担心曹操夺取汉中后,会趁机兼并益州的自己。张松抓住时机向刘璋谏言,提出引刘备入蜀征讨张鲁,于是法正再次被派遣出使荆州,邀请刘备带兵前来帮忙。法正率领使团拜见刘备表达了刘璋的意思之后,暗中为刘备献策说,阁下拥有救世的英明之才,刘璋没有明主的才能,有益州重臣张松作为内应,您可以轻松的夺取益州。然后将军借助益州的财富,凭借天府的险要地势,以此来成就霸业,易如反掌。本来根据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甚至凤雏庞统的规划,夺取益州都是夺得天下的重点,法正和张松的临阵倒戈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刘备当即便点齐兵马前往了益州。

建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212年的时候,刘备假意答应北伐张鲁,领兵进驻葭萌关。因为张松与刘备勾结的事情败露,刘备和刘璋彻底撕破脸皮,领兵向刘璋所在的成都进发。当时的益州从事郑度向刘璋献策说,刘备率军远来偷袭我军,所率领的士兵还不过万,百姓并没有归附他,仅有的物资都是在民间征集的,根本就没有后勤补给。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把巴西和梓潼的百姓迁移到涪水以西,将当地的粮食和仓库都烧毁,竖壁清野坚守堡垒。就算他们率领的大军到来,不管对方如何挑衅,我们就不出战,没有后勤补给的刘备,用不上百天就得退走,等他撤退之时,我们再主动出击,很轻松的就能俘虏刘备。

当时刘备得知郑度向刘璋进献的计策后十分忧虑,法正却十分淡然的对刘备说,刘璋不会采纳郑度的建议的,不用太过担心这件事情。事实上正如法正所预料的那样,刘璋虽然没什么才能,不过还是十分爱护百姓的。刘璋听完郑度的建议之后对部下说道,我只听说过抗击敌人以安抚百姓的,没有听说过劳动百姓来躲避敌军的。甚至还因为此事罢免了郑度,对他的建议更是没有采纳。当刘备大军攻到雒城时,法正还写信给刘璋,将双方态势做了详尽的分析,劝说刘璋直接投降。

刘备成功夺得益州大权之后,急需安抚蜀中大族豪强,当时有人劝说刘备娶刘璋旧将吴壹的妹妹吴氏为妻,而吴氏本是刘璋已故兄长刘瑁的妻子,刘备认为刘瑁和自己算是同族,这样做实在是有违礼法,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有些嫌弃,坚决不同意这件事情。法正得知消息后劝谏刘备,当初晋文公娶了亲侄子的妻子都没有遭到礼法的抨击,何况刘备和刘瑁之间还不是亲戚关系。法正就差指着刘备鼻子直接说,你这个真假不明的皇室后裔,在这装什么大尾巴狼,刘备最后无奈的答应了下来。随后刘备开始大肆封赏有功之人,法正因功被册封为杨武将军,被任命为蜀军太守。

随后,为了进一步稳定益州局势,刘备又命法正与军师将军诸葛亮、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兴业将军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以改变刘璋治下益州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不过《蜀科》制定之后,由于采用严厉的法令来治理蜀地,对地方豪强势力造成了损害,使豪强们十分不满,都以消极的态度抵触蜀汉政权。法正见到情况不妙,便向诸葛亮建言说,应该效仿当年汉高祖刘邦入关中时,与当地百姓约法三章的方式,对于刚刚平定的成都地区,应该稍微放开一些限制。诸葛亮认为不能盲目沿用汉初的法度,应当因时制宜,懂得变通,于是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答法正书》,否决了法正的提议。这也是刘备手下两大谋士的首次交锋,诸葛亮完胜法正而告终。

当时法正对外掌管着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权,对内仍然作为刘备的重要谋臣,为刘备的王图霸业出谋划策,可谓是风光无限。法正的性格属于那种恩怨分明又睚眦必报类的,在刘备这里受到重用,并且掌握大权之后,曾经对他有过很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了他的照顾,而曾经与他有过哪怕是小矛盾的人,也都受到了他无情的报复,利用权利之便擅杀数人。当时有人向诸葛亮告发,希望诸葛亮能够向刘备进言,制止法正这种作威作福的行为。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宠信的肱股之臣,因此根本不敢多加过问。从这方面来考量的话,刘备手下两大谋士的再次交锋,法正完胜诸葛亮。

建安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17年的时候,法正向刘备献计,认为曹操一举降服汉中张鲁,却没有继续进攻益州,而是留下夏侯渊和张郃镇守汉中地区,必然是内部发生了动乱。从夏侯渊和张郃两人的能力来说,根本就不足以镇守汉中地区,应该趁机发兵夺取汉中。夺得汉中地区的控制权后,在那里屯田储粮,寻找时机出兵,上可以讨伐国贼,尊崇汉室。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开拓国境。下可以固守要害,作为割据一方的长久之计。最终刘备采纳了法正的意见,开始调兵遣将进攻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的时候,刘备率领的蜀汉大军与曹魏大军在定军山进行大战,在这场关键战役中,正是因为刘备采纳实施了法正的声东击西之计,使得蜀汉老将黄忠阵斩曹魏名将夏侯渊,从而一朝得名天下知,并且让刘备成功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这场胜利使得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夺得了主动权,即使曹操后来亲自领兵前来征讨,最终也只能无奈的将汉中让给刘备。

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20年的时候,法正去世,享年四十五岁。法正的去世让刘备很是伤心,连哭数日。最后追谥他为翼侯,并晋封其子法邈为关内侯。

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分量超过诸葛亮,使这位神乎其神的孔明先生都不敢轻易得罪,是因为法正不仅是刘备能够获得稳定根据地益州的最大功臣,同时也是因为法正帮刘备夺取了汉中地区,绝对算得上是为刘备打下根基并开疆扩土的首位功臣。更难能可贵的是,法正还是一位情商比较高超的人。据说在一次与曹军作战的时候,形式十分不利,本来应该果断撤退,但是刘备却起了倔脾气,大怒着就是不肯撤军,吓得当时无人敢进谏。面对敌方如雨的箭矢,法正直挺挺的站在了刘备的面前。刘备见状赶忙呼喊法正,让其躲避敌方箭雨,而法正却向刘备说,连主公都敢直面敌人的箭雨和飞石,更何况我呢?面对法正这样不同寻常的劝谏方式,刘备最后无奈的向法正允诺撤军。法正的这种做法,不仅让刘备清醒了过来,同时也给刘备留足了台阶,可谓是十分精妙。

法正的一生留给我们很多启示,不仅向我们述说了发展平台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我们,想要取得绝高的成就,过人的功绩是基础,绝高的情商也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法正正是因为具备了这两者,才稳稳的压过了诸葛亮,成功的守护住了自己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和权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感谢大家的观看,我是带给大家历史启迪的祥龙。希望大家能够在祥龙的讲述中获得收获。有些人可能不认同我的看法,欢迎相关的大能,将自己的观点发布在评论区,我们大家相互讨论。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