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帮苏联让外蒙独立?罗斯福:你问问蒋介石都干了啥?

北风得失 2025-04-11 15:03:33

1945年4月28日,在万念俱灰之下,希特勒和爱娃·布劳恩正式完婚。结婚当天下午,希特勒就决定自我了断。他这一走,意味着二战的欧洲部分彻底落幕,纳粹德国也宣告彻底垮台。

希特勒自杀之前,欧洲战场的结局其实已经板上钉钉了。为了更好地安排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斯大林、丘吉尔和罗斯福这三位大佬聚在了苏联的雅尔塔,商量着怎么分战后世界的这块大蛋糕。在那次会议上,他们三个人共同签署了一份文件,名字叫做《关于远东问题的三国协定》。

按照这份协议的规定,欧洲战事一结束,苏联得在三个月内对日本动手。为了让苏联点头跟日本开战,罗斯福不光在一些事儿上松了口,还给了苏联不少保证。比如说,他同意外蒙古独立,让苏联恢复沙俄那时候的所有权利,还把库页岛那些岛归还给苏联。另外,他自己在中国的一些利益也得到了恢复。所有这些,以老蒋为头的国民政府事先压根儿不知道。所以,当老蒋听说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在雅尔塔开会时,他心里头那个急啊,特别想知道他们到底聊了啥,有没有扯到中国政府的事儿。

斯大林那老家伙,在捞到一堆好处后,才松口说要跟日本干一架。罗斯福和丘吉尔为了让斯大林出手,也是拼了,答应在外蒙古问题上给苏联让路。罗斯福为啥愿意在这事儿上帮斯大林呢?还不是因为老蒋搞砸了一件事,让罗斯福觉得,牺牲点中国利益,换来斯大林的军队,也挺值。后来老蒋知道了这事儿,立马派了宋子文和蒋经国去苏联交涉,可惜啊,这次谈话没谈拢。

咱们得聊聊,为啥罗斯福会在外蒙古独立这事上,让中国吃了亏。还有啊,蒋经国和宋子文跑到苏联,跟斯大林到底嘀咕了些啥,最后咋就让外蒙古独立这事儿变得没法挽回了呢。咱们今天就好好扒一扒这事儿。

蒙古国,咱们现在说的外蒙古,其实在过去很长日子里,都是咱们中国大家庭里的一员。到了1961年,它加入了联合国,从那以后,蒙古国就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想再回到中国,那是不可能的事儿了。

在十三世纪早期,成吉思汗这位伟大的领袖把蒙古各部落统一了起来。接下来的几十年,蒙古铁骑势不可挡,接连打败了花剌子模、西辽、金朝、吐蕃,还有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南宋等众多国家。那时候,蒙古可以说是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但再强大的国家也逃不过衰败的命运,蒙古帝国逐渐走了下坡路。后来,明朝崛起了,取代了蒙古建立的元朝,成了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新主人。

但好景不长,明朝的腐败让蒙古人的日子变得艰难,他们对明朝心生怨气。不过,因为明朝势力强大,他们也只能忍气吞声,毕竟,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后金势力壮大后,皇太极就把心思转到了蒙古那边。没多久,他就通过一连串的征战和谋略,成功征服了蒙古。搞定蒙古后,皇太极和漠南蒙古的各个部落结成了同盟。这一手,为后来满清能够一统天下,打下了结结实实的基础。

清朝坐上龙椅后,内蒙古各部族就开始往清朝这边靠,日子也渐渐安稳下来。但外蒙古那边可不一样,他们还在喀尔喀部族的领导下过日子呢。直到漠西蒙古打过去,外蒙古这才慌了神,想到了清朝。他们赶紧跑到清朝那边求救,希望清朝能伸出援手。清朝一听,二话不说就出兵去帮外蒙古解围。这么一来,外蒙古的难关算是过去了。没过多久,外蒙古就决定加入清朝,成了中国大家庭的一份子。

鸦片战争后,那些西方的强大国家靠着他们坚固的船和厉害的炮,硬是把中国的大门给撞开了。这样一来,清朝政府管着的中国就开始乱了套。那段日子里,这些西方国家靠着他们的本事捞到了不少油水,结果让更多的西方大佬眼红,一个个都想把手伸进中国来捞一把。

清朝逐渐没落那会儿,外蒙古内部也开始乱套了。就在这时,沙俄瞅准时机,把手伸进了外蒙古的事务里,结果让原本就复杂多变的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安。

这时候,俄国那边开始撺掇外蒙古的领导层动点别的念头。外蒙古里头也确实有人心思活络起来,不过,咱们国内支持跟中国站一边的力量挺大,所以他们那些小动作没能全部得逞。

这种情况就这么拖着,直到辛亥革命一闹起来,沙俄又跑去鼓动外蒙古的领导们想要独立。他们瞅准了这个机会,想趁机实现自己的打算,于是就开始往外蒙古和新疆那边使劲儿。这时候,沙俄还摆出一副保护外蒙古的架子。等到溥仪皇帝下了台,他们就找上北洋政府,商量起外蒙古的事儿来。后来,在1915年,两边终于达成了《中俄蒙协议》。这个协议一签,算是从某种程度上保住了中国对外蒙古的控制权。

没过多久,徐树铮瞅准时机,趁着沙俄垮台,苏联刚建立那会儿,他立马派兵去摆平了外蒙古的动乱,顺利地把外蒙古给收入囊中。

可是呢,北洋那边自己先乱了套,徐树铮就把原本守在外蒙古的军队给调走了。结果没多久,外蒙古那些想分裂的人就把北洋留在那的军队给打败了,自己搞了个“自治政府”。北洋这边当然不乐意了,可是因为自家屋里乱糟糟的,也没辙,只能干瞪眼看着这事儿发生。

没过多久,中国和苏联就外蒙古的事情展开了紧张的磋商。经过一系列曲折之后,双方达成了《中苏处理悬而未决问题大纲协议》。这个新协议推翻了沙俄时代那些不公平的条款,并且正式认定外蒙古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中国还放弃了庚子赔款里沙俄应得的部分,废除了治外法权等等。可以说,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首次在协议中获得了平等地位。这个协议一签订,国内就兴起了一股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

尽管已经达成了那个协议,苏联却还是把手伸向了外蒙古。不过呢,那时候美日这些国家在东北地区挺有分量,这让苏联不敢随便乱来,只能憋着等机会。

1941年那会儿,小日本偷袭了珍珠港,把美国给惹毛了,美国二话不说就跟日本干上了。美国一参战,欧洲那边的战局就开始往同盟国那边倾斜了。这样一来,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三个国家可就不好过了,日子越过越紧巴。美国宣战没多久,老蒋也跟着对日本宣战了。

美国和中国同时对日本宣战,这使得日本不得不面对两条战线的战斗,注定难以逃脱失败的结局。

那时候,中国战场上日军的主力被牢牢拖住了。这一情况让美国方面恍然大悟,觉得只要给老蒋稍微搭把手,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就能轻松不少。因此,美国开始向国民政府源源不断地提供援助。有了美国的支持,老蒋这边不仅请来了美国顾问,还装备上了美式武器和空军,整体战斗力直线上升。这么说吧,只要再加把劲儿,完成美国希望他们牵制日军主力的任务,那是绰绰有余的。

美国一参加二战,欧洲战场的风向就转了。1943年9月8日,意大利顶不住压力,举手投降了。意大利这一投降,罗斯福、丘吉尔还有老蒋都觉得胜利就在眼前了。所以他们仨就在开罗聚了一块儿,开了场会。在这次会上,美国和中国的领导人商量好了,东北三省、台湾还有澎湖列岛这些地方都得收回来。《开罗宣言》一出,就说明全世界打法西斯这事儿,已经到收尾的时候了。

老蒋在开罗会议那会儿,绝对是走上了人生的高光时刻。那时候,他已经成功赢得了美国的点头认可,眼看着,只要能在接下来的仗里打出个漂亮仗,老蒋就能攒下大把的政治筹码。可惜啊,老蒋他没抓住这个机会,这让美国对他的看法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没办法,老蒋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斯大林那边。结果呢,斯大林就趁机提出了一些让人头疼的条件。

1944年那会儿,国军搞了个大动作,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原本想着能打个漂亮仗,赢他一把。可没想到,最后竟然输得一塌糊涂。这事儿让罗斯福气得不轻,他心里琢磨着,盟军在其他地方那都是一路高歌猛进,怎么到了中国,国军就在自家地盘上栽了这么大个跟头。罗斯福这下可真不觉得,以老蒋带头的国军,能在欧洲战事结束后,顺顺当当地把中国境内的那上百万日本鬼子给解决了。

为了不让事情变得更糟,罗斯福赶紧找上了苏联,想请苏联在欧洲战事结束后,去帮忙对付日本鬼子。斯大林琢磨了一会儿,回答说可以出兵,但得得到足够的支援。罗斯福一听,立马点头答应了斯大林的条件。

没多久,丘吉尔、斯大林和罗斯福就在雅尔塔碰头了。开会那会儿,他和斯大林重点谈了谈欧洲战事结束后,怎么派兵去中国的事儿。为了让斯大林爽快答应出兵,罗斯福爽快地给斯大林开了些条件。啥条件呢?就是外蒙古那边儿现状不变,苏联在沙俄时候的权利全给恢复,库页岛那些岛也都还给苏联,还有租借旅顺军港给苏联,再恢复苏联一些权益。

碰到这么好的条件,斯大林哪有不心动的道理,关键是这一切老蒋还被蒙在鼓里。所以当老蒋听说雅尔塔会议上可能聊到了中国的事儿,他立马就通过各种门路去打听,想知道雅尔塔会议具体都说了些什么。

1945年3月15号那天,咱们驻美国的大使魏道明,把雅尔塔会议上讲的重点事儿跟老蒋说了。老蒋一听,心里头那个滋味儿,五味杂陈,拿起笔就在日记本上写开了:“瞅见这些,我就只剩下心疼加反思了!雅尔塔那帮子人,是真的把咱们中国给卖了吗?要是真这样,那咱这次跟小日本干的这仗,原想着的那些美好愿望,怕是要泡汤了啊!”

从这话里头能琢磨出来,老蒋心里头明镜似的,为啥事儿会闹到这一步,说到底还是自个儿没辙打败小日本,这才逼得他得去求苏联伸把手。但想让斯大林那只老谋深算的狐狸出兵,不拿出点实打实的好处可不成。这些话听着都透着股子没辙的味儿,可老蒋也不敢在国际场合上,直接跟那三国达成的协议翻脸。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国家弱了,外交上就硬气不起来。

尽管局面超出了他的掌控,他还是想办法要把事情的影响往小了处理,因此,他打算派人前往苏联,跟斯大林面对面聊聊。琢磨来琢磨去,老蒋最终选定了蒋经国和宋子文,让他们俩代表自己去苏联,商量商量这事儿。

1945年夏天7月份,宋子文和蒋经国一块儿去了苏联。他们一到苏联,就立马坐下来跟苏联人商量事情。

中国跟日寇打了好多年的仗,到现在日寇还在,东北和台湾也没收回。现在又说要把外蒙古这块地方让出去,这样国内肯定有很多人不同意,对国民政府影响也大。所以在说到外蒙古这事儿上,他硬气地说外蒙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可以自治,但绝对不能独立。

斯大林呢,表面上对国民政府挺客气,但私下里跟蒋经国和宋子文说,说白了,就是你们打不过日本鬼子。要是你们能打赢,哪会有这么多事儿。再说,现在是你们求着我们出兵,不是我们上赶着。所以啊,外蒙古得独立。可蒋经国没死心,他说外蒙古那地方,路又难走,也没啥钱赚。苏联要是帮它独立,那得花老鼻子钱养它呢。

谈到蒋经国的提议,斯大林说明了他坚持外蒙古独立的缘由,主要是为了将其作为战略上的缓冲地带,这样苏联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面对斯大林强硬的态度,蒋经国回应说,一旦日本侵略者被击败,那样的局面是不会出现的。但斯大林仍有顾虑,他担忧因为国民政府跟美国走得很近,怕外蒙古会变成美国用来对付苏联的桥头堡。因此,斯大林坚持认为,不管怎样,外蒙古的现状和独立地位都必须维持,这样苏联的安全才能得到确保。

说白了,要是达不到斯大林的条件,中苏之间的那个协议根本就签不成。还有,国民政府头疼的东北、新疆那些事儿,也都解决不了。因此,蒋经国赶紧跟老蒋说了这事儿。老蒋心里也明白,不管是让外蒙古高度自治,还是先把外蒙古的问题放一放,这些都不是斯大林想看到的。实在没辙了,只能咬咬牙,承认外蒙古独立,这样才能稳住大局。

实在没辙了,老蒋只能硬着头皮,让蒋经国去签署了那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算是吃了个大亏。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一敲定,斯大林对出兵东北这事儿就上了心。美国往广岛、长崎扔了两颗大炸弹后,苏联那边立马调来了上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了东北。没出一个月,就把日本关东军给打垮了。

当事情已经走到无法扭转的地步,日本的天皇裕仁只能低头认输,宣告投降。这样一来,抗日战争总算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日本战败投降后没多久,老蒋就开始每天写日记,而且一写就是15年,每篇日记开头他都会写上“报仇”俩字。有那么一天,他心里五味杂陈,写下了这么一段话:“老仇是报了,可又添了新仇,这新仇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报呢!加油吧,以后咱说的报仇,就是报这新仇了,特此记下。”

日寇被打败没多久,外蒙古那边就搞了个投票。大家你一票我一票,结果出来一看,99%的外蒙古人都想独立。这么一来,外蒙古就正式宣布自己单干了。这事儿让国民政府头疼得不行,但也没办法。

解放战争快打完那会儿,苏联那边派了米高扬来西柏坡,跟咱们商量以后中苏咋相处。聊着聊着,毛主席就提到了外蒙古,说能不能让它再回来。可米高扬摇了摇头,说最好还是别动现在的格局,不然咱们得吃亏。再说了,外蒙古已经自个儿单干了,想再把它拉回来,门儿都没有。后来啊,斯大林也专门提了这事儿,说外蒙古独立是板上钉钉了。

新中国成立后没多久,咱们就跟外蒙古建交了。斯大林一走,毛主席就跟苏联的新头儿赫鲁晓夫聊起了外蒙古能不能回来的事儿。可赫鲁晓夫说啥也不愿意动这个已经定下来的事儿,还说他以后都不会再提这茬了。这样一来,外蒙古想回来的路算是彻底被堵死了。

说起来,外蒙古之所以会独立,主要是因为老蒋在最艰难的时候,愣是没能把已经快不行的日本鬼子给打败。这让罗斯福觉得,老蒋带着的国军,在中国大陆跟日本鬼子干仗,恐怕也是赢不了。所以,他就去找斯大林帮忙了。不过,斯大林出兵也不是白出的,他得捞点好处才行。而这所谓的好处,说白了就是要牺牲咱们中国的利益。

老蒋得知那事后,也努力去争取了,但无奈国家实力不济,在外交上没啥话语权,他只能选择满足苏联的要求。他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因此,为了确保地位稳固,老蒋在某些事情上不得不妥协退让。而这一退让,让他背上了千古的骂名,这骂名,也只能他自己扛了。

0 阅读:64

北风得失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