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为兄求官,韩昭侯断然拒绝:你觉得韩昭侯做得对吗?

北风得失 2025-04-24 17:44:03

战国时期某一天,韩国的大臣申不害找韩昭侯聊天,说:“皇上,我有个亲哥哥,现在还是普通老百姓一个。我从来没向您开过口,现在想请您给他安排个小官当当,您看行不?”

韩昭侯听完之后,立马摇了摇头说:“那可不成!我身为国君,不能因私废公,不然日后还怎么领导大臣和老百姓呢!”

申不害看上去一脸不悦,他琢磨着韩昭侯刚才是本能地回应,于是,他打算再试一回:“头儿,你这么说,可真是让我下不来台啊!”

申不害这家伙可不简单,他是韩昭侯身边推动国家变革、让韩国变强大的关键人物!在韩国,申不害搞变法,一搞就是十五年,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军队也变得非常强大。他真的是全心全意为国家效力的好大臣。

没错,韩昭侯身为韩国的老大,理应顾及下人情世故嘛!

不过,韩昭侯却这样回应:“别摆着张苦瓜脸,我这可是在模仿你呢。你之前不是一直强调,得严守法律规矩,不能搞啥偏心眼儿的事吗?咋的,现在你自己反倒要变卦了?”

申不害一听,心里头也觉得韩昭侯做得在理,所以立刻就跟韩昭侯说:“您这样做是对的,您真是个明智的国君。”

这段事儿吧,我猜想它发生在申不害刚开始搞变法那会儿。感觉像是申不害在试试韩昭侯的心意,看他是不是真心支持。当然,也有可能申不害心里真的这么想,想让大哥出手帮他一把,一起把变法撑下去。

韩国当年的改革几乎就要大功告成,确实收获了不少成效,而且整整推行了15年,连邻近的魏国都感到威胁。问题主要出在韩昭侯这个人上,他性格有点固执,做事一根筋,认准的事打死也不改,再加上申不害也是个不讲情面的人,因此,韩国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些成果,让国家短期内强盛了不少。

不过,要是咱们站在韩昭侯这个领导的位置想,他那样处理事情,确实有点缺心眼儿,不太顾及人情世故。

干大事时要不要顾及人情味?碰到要干的大事,咱们总会琢磨,是不是得讲讲人情?其实,这个问题挺值得探讨。有些人觉得,干大事就得心狠手辣,人情什么的都得放一边。但另一些人则觉得,人情味不能丢,否则就算干成了大事,心里也不痛快。想想看,如果为了追求成功,咱们把人情味都丢了,那以后谁还愿意跟咱们打交道?毕竟,人与人之间,感情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一味讲人情,啥事儿都抹不开面子,那可能也会耽误大事。所以说,干大事时,咱们得有个度。既不能完全不讲人情,让人觉得咱们冷血;也不能太过讲究人情,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个平衡,既能把事情办好,又不伤了人与人之间的和气。这样,咱们才能干成大事,心里也舒坦。

我们领导觉得,这个故事真该琢磨琢磨:要是太不讲情面,确实显得有点不近人情。不过,好多时候,要想干成大事,还真得放下些人情包袱。这话虽然刺耳,但确实是成就大事的门道。好多事情,因为讲人情能成,但也常常因为人情给搞砸了。

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需要考虑讲不讲人情吗?

你觉得韩昭侯的处理方式对不对?

订阅我,我每天都会给你带来读历史的心得体会。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3

北风得失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