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阳光明媚的午后,或是华灯初上的黄昏,在市南区中山路历史街区的某个角落,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地点,总会有悠扬的小提琴声在不经意间响起。
时而舒缓时而欢快的《查尔达什舞曲》、平缓中略带忧伤的《萱草花》、激情昂扬的《我和我的祖国》……琴弦上流淌而出的音符,时时撞击着听者的耳膜,抚慰着听者的心,也搅动着这座音乐之岛的春天。
3月17日至4月2日,主题为“青青之岛,爱乐之城”的小提琴快闪系列活动在中山路历史街区持续进行了十三场,为走出家门逛春天的市民、游客献上了十三场极致的视听盛宴,也为青岛“小提琴之都”的打造提供了新的活力和助力。
十三场,一个美好的开始
活动现场,市民尤其是外地游客口中说得最多的,就是“青岛真是太浪漫了”。
“没想到在青岛的街头还能欣赏到这样的演出,虽然我不懂音乐,但听着特别舒服,真是不虚此行。”
在天主教堂海誓山盟广场的小提琴快闪现场,来自江西的游客沈女士挤进人群,与演出中的乐队拍了张自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小提琴快闪系列活动是市南区举办的上街里·逛春天旅游艺术季的一部分,从3月17日开始持续至4月2日的旅游艺术季,以太平路、中山路、四方路潍县路黄岛路三江里、海誓山盟广场为四大核心区,通过举办花、院、秀、宴、演、游、逛、展八大板块诠释逛春天主题活动,带领市民、游客体验上街里的春天新景象。
在此期间,由市南区区委宣传部、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主办,乐弦艺术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小提琴快闪活动,以“青青之岛,爱乐之城”为主题,在中山路历史街区的诸多地点每日轮番上演,在为市民、游客提供普及式、普惠式音乐盛宴的同时,也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着抚慰心灵的音乐疗愈。
安娜别墅、栈桥、天主教堂海誓山盟广场、城市记忆馆、水龙池子广场、中山路壹号、小红楼美术馆、三江里、小青岛……琴声奏响的这些地点,大都有着百年左右的历史,也是当下备受追捧的“网红”打卡地,每一次活动都能吸引众多市民、游客竞相拍摄、传播,活动期间,相关视频仅在抖音平台上就有超4200万次的播放量。
参加快闪的演奏者,有来自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弦乐团、青岛乐弦青少年乐团、青岛乐弦室内乐团的小提琴手,有刚刚与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师们同台演奏过的入选“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音乐家同奏计划”的小琴童,还有保加利亚籍中提琴家、担任青岛乐弦室内乐团常任指挥的Peter Kutin。
此外,来自青岛耀中国际学校和市南区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则用自己的天籁之音,为快闪活动注入了天使般的光芒,演绎出琴声与童声的和谐鸣奏。
“没想到大家参与的热情这么高,”参加演出的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弦乐团的张歆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青岛良好的音乐氛围给了他很好的滋养,但现场群众表现出来的热情仍然让他感到意外,“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做好音乐普及的意义,我也为能为打造青岛’音乐之岛’贡献一点力量感到自豪”。
在对整个快闪活动进行回顾时,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小提琴教师、担任本次小提琴快闪活动音乐总监的王媛对活动的反响感到高兴,“我觉得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了,很多人通过我们这个活动了解了小提琴、喜欢上了弦乐艺术,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喜欢热爱古典音乐的观众,不少外地游客也通过现场观看或点播短视频对青岛充满了兴趣,对我们这座艺术城市更是充满了好奇。”
爱乐,铸就“自在市南”的气质
快闪活动的收官演出,在4月2日上午的栈桥广场进行。当天正值周日,正午时分的广场上阳光明媚,游人如织,不远处的栈桥海风习习、鸥鸟翔集。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的次女高音歌唱家郑琳,以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将现场氛围拉向高潮。现场有观众加入进来,与歌唱家一起引吭高歌。
更多的观众则在歌声的感染下,挥舞起红色的国旗。歌声、琴声、挥舞的国旗、舞动的手臂和人们的笑脸,汇成了激情的海洋。
这样的场景在活动期间曾多次上演。
3月19日中午,水龙池子广场的快闪现场,开始只是有两名观众拿起话筒加入歌童们的合唱,后来则是现场数十人的声音汇入进来,在小提琴的伴奏中,一齐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最后一个音符刚刚消散在欢快的空气中,“祖国万岁”的口号声立刻响起。
3月26日晚,中山路壹号的快闪现场,四名市民主动加入进来,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一时间,悠扬的琴声,优雅的舞姿,在夜晚的灯光下汇成一幅美妙的图景。
浓厚的音乐氛围,广泛的群众基础,正是青岛这座城市之所以获得“琴岛”别称,之所以有着“音乐之都”美名的缘由。
中国合唱指挥界“教母级”人物、优秀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吴灵芬,是从青岛走出去的音乐家。她曾在一篇题为《指挥系里的一级运动员》的文章里,回忆过青岛的音乐氛围在她走上音乐之路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从青岛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音乐之前,吴灵芬是一名体操运动员,而且拿过青岛市的女子全能亚军,音乐只是她的业余爱好,但她却凭借自己的爱好“阴差阳错”地考上了央音附中,后来又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她说:“青岛过去有很多德国传教士,要知道,古典音乐从一开始就和德国有关,所以我的音乐环境很好,的确底子还不错,追到第三年我就是全班第一名了。”
音乐氛围浓厚的背后,也离不开政府层面有意识的打造和努力。
比如,为了扶持原创音乐,青岛已经连续举办多届“青岛最动听”原创音乐扶持活动。该活动在促进岛城民谣吧、音乐吧和Livehouse行业兴盛的同时,也把更多的年轻音乐人带到了青岛歌迷面前,催生了众多的本土乐队和音乐人。
去年4月底到11月,市南区的诸多景点地标还上演了由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市南区文化馆牵头推出的300余场音乐角文艺演出,为市民和游客打造出一种“随时随地与音乐相遇”的浪漫。
去年底以来,循着时令的脉络,市南区推出了一系列的旨在养耳、养心的音乐疗愈活动,用一场场与二十四节气结伴而行的音乐会,用游走于四季之间的音符,用入耳、入心的丝竹之声,帮助人们纵享自在市南,享受音乐疗愈之旅。
而在今年3月初的3月7日至9日,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轮比赛(中国赛区)在青岛展开了精彩角逐。半年后的9月份,该项比赛的半决赛、决赛、颁奖典礼及闭幕式音乐会也将在青岛进行。
这一次的“青青之岛,爱乐之城”小提琴快闪系列活动,实际上也是在呼应这一国际赛事,旨在进一步推动音乐美育普及,让古典音乐的浪漫更深地融入青岛的城市肌理,通过对“自在市南”的倾情演绎,夯实青岛作为“音乐之岛”的群众基础。
“小提琴之都”,更多的想象空间
“琴岛”的“琴”,指的就是小提琴。
从一百多年前“美丽的海水浴场……每日下午有演奏音乐的管弦乐队”,到从这片土地上走出中国第一把小提琴的制作者王玫、中国第一位小提琴教授谭抒真,到小提琴人才的不断涌现,再到如今走进寻常巷陌的小提琴快闪,小提琴正在迅速走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正因如此,在“音乐之岛”的基础上,人们也对青岛打造“小提琴之都”有了更多想象。
“打造小提琴之都,除了我们这些音乐人、这些教育层面的老师的努力,更需要政府层面的带动,就像这次我们做的这个快闪活动一样。”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小提琴教师、担任本次小提琴快闪活动音乐总监的王媛如是说道。
正是因为有了从政府到民间,从音乐教育工作者到普通市民的共同努力,3月7日的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开幕式音乐会上青岛观众的音乐素养,给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们对青岛音乐教育的未来和“音乐之岛”的打造充满了期待。
如今,漫步于欧陆风情的老城区,行走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街区,抑或是流连于海风习习、海浪声声的醉人海滨,小提琴的丝丝鸣响总能在不经意间撩动人们的心弦。
王媛也对这种氛围深有感触,并对“小提琴之都”的打造充满信心:“青岛喜欢音乐的家长和孩子,一直对小提琴情有独钟,青岛的小提琴教育教学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所以你看,吕思清、李传韵、刘扬等小提琴演奏家就都是从青岛走出去的,国际小提琴比赛也选择在青岛举行,这都说明青岛一直有非常丰沃的音乐土壤、小提琴土壤。”
青岛与生俱来的开放、包容的气质,也给了青岛打造“小提琴之都”以更多的底气。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最后一场演出的现场,身着汉服的市南区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在小提琴的伴奏下,为观众们献上了一曲古风悠悠的诗词吟唱。
在他们身后不远处,有古色古香的回澜阁,有漫天飞舞的如浪花般雪白的海鸥,在他们的身前,则是繁盛已逾百年的中山路,充满欧陆风情,典雅而浪漫。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汉服、古诗、小提琴和孩子们的笑脸,音乐如同黏合剂,在春日和煦的阳光下,将如此众多的元素汇聚在了一起,而这,恰恰印证着青岛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开放、包容。
这是青岛与生俱来的气质,也是音乐与生俱来的气质,是这座音乐之岛、小提琴之都与生俱来的气质。
这气质里,藏着属于青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