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两个日本男人,女飞周映芝拒绝上课,连长怒斥:没有集体意识

深耕红史 2025-03-24 05:30:35

她是中国唯一与毛主席直接对话的女飞行员。

1931年冬天,周映芝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普通人家,20岁入伍。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她放弃燕京大学和西北文工团的录取通知书,毅然报名参军。

1951年3月,年满20岁的周映芝进东北老航校学习飞行,任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的班长,她的性格豪爽又率真,非常招人喜欢。

来到老航校后,周映芝首先见到的是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这年春天,刘亚楼在北京空军前门招待所的一间大会议室里,接见周映芝和几位女飞行学员,他首先鼓励她们要珍惜这次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定要成功,飞上蓝天。

紧接着,刘亚楼又代表空军党委向在座的女飞行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严厉说道:

“我代表空军党委向你们宣布,你们5年内不准谈恋爱,有男朋友的也要断掉,你们中间如果有谁下不了这个决心,就不要去航校了,有没有这个决心?”

空军党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要求,也是因为接下来的训练任务是这批女飞行员最重要的任务,在还没飞上天空之前,她们必须做到心无旁骛。

“有!有!有!” 身为班长的周映芝带头大声回答道。

紧接着,全班女生也跟着一起向刘亚楼保证道:“必须有这个决心!我们都可以做到!”

听完女飞行员们的回答,刘亚楼满意地笑了。随后他又用十分关切的口吻继续说道:

“你们不用担心,等你们飞出来之后,不愁找不到男朋友,空军部队有很多优秀的男飞行员,你们不要有任何后顾之忧,我向你们保证空军会管你们一辈子的。”

回到航校后,周映芝向全班提出了一个建议:“为了表示我们5年内不谈恋爱的决心,我们向领导写一份保证书,你们说好不好?如果有什么意见的话,我们可以商量讨论。”

“好!”“行!”“没有任何意见!” 女学员们纷纷响应,周映芝率先写下了保证书。

她的保证书是这样写的:为了飞行事业,坚决按刘司令员的指示办,我愿意一辈子不谈恋爱,不结婚,一生献给国防事业,包括生命。

然而,周映芝的保证书很快就被连长给退回来了,连长恼着一张脸对周映芝说:“谁让你这样写的?谁让你一辈子不谈恋爱,不结婚?只能保证5年,不准保证多了!”

连长的话里虽然有生气的意思在,但更多的是对周映芝的心疼,怎么可以为了事业放弃自己的人生呢?

被连长这么一说,周映芝只好就此作罢,事后,她又重新写了一份保证书,上面的内容是5年内不谈恋爱,不结婚。

周映芝说到做到,她兑现了自己的承诺。1957年6月,26岁的周映芝才与同一部队的王玉明机械长走入婚姻。

负责带飞周映芝班级的教员共四人,其中有两名中国教员赵赠雄、蔡善炳,还有两名日本教员,宫田忠明、长谷川正,其中长谷川正是主任教官。

一见教员中有两名日本人,女飞行学员们的怒火一下窜上脑,尤其是班长周映芝,更是一百个不愿意。

长沙保卫战时期,她目睹过日本飞机在天空狂轰乱炸的悲惨场景,目睹过日本军人拿着刺刀杀害中国人的场景,他们给中国人带来太多血泪。周映芝没有办法忘记这一切,她也没有办法接受这两位日本教员。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周映芝拒绝上这两位日本教官的课。

当航校校长得知这件事情后,他没有感到生气,反而是耐心地给她们介绍了这两名日本教官的来历。

两名日本教官已经完成了由战俘向战士的转变,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

最后,校长郑重说道:“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已不再是日本战俘,更不是什么‘日本鬼子’,他们是你们的教官,你们要像尊敬我一样尊敬他们!”

人心里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想要让女飞行学员们完全接受这两位日本教官,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但训练任务迫在眉睫,她们必须要尽快从思想上改变对日本教官的看法。于是,连长找到身为班长的周映芝,只要周映芝接受了这两位日本教员,那么学员们也就接受了这两位教员,给周映芝做好思想工作是首要任务。

跟校长反应不同,当连长得知周映芝因这两位日本教官而不上课后,非常生气,他把周映芝叫到办公室,怒斥道:“你真是没有集体意识!” 见周映芝低着头不说话,连长又耐心对她说:“宫田忠明、长谷川正的飞行技术都很棒,也有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经过改造教育,真心愿意为新中国空军建设出力。你是班长,不仅自己要想通,还要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不能把日籍教官当成外人,更不能把他们当成敌人。”

在各级领导的劝说下,周映芝愿意放下成见,以和平的态度跟这两位教官相处,与此同时,她也主动给班里的女飞行员们做起思想工作,也让大家用和平的心态去接受他们。

当她们放下心中的那座大山,把原先蒙蔽双眼的布条遮掉后,便渐渐看到这两位日本教员身上的美好之处。

在往后的带飞过程中,周映芝和女飞行员也彻底改变了对日本教官的看法。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

这种真挚的感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1952年夏天。宫田忠明、长谷川正回到了日本。

回到日本后,他们一直惦念着在中国的女弟子。1978年夏天,长谷川正来到中国看望大家。见面后,他告诉周映芝,为了纪念他在中国航校带女飞学员的难忘岁月,他特地给他的小女儿取名叫“长谷映子”,中间用了周映芝的“映”字。

身为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周映芝参加了受阅飞越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对飞行学员来说,这是人生最幸福,最值得骄傲的大事。

1952年三八妇女节这天,带队机长周映芝等人驾驶着6架里-2型运输机,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中央首长与首都人民的检阅。

顺利完成任务后,周映芝和几位女飞行员们来到中南海,准备和毛主席以及中央首长们见面。

见面后,毛主席问了周映芝两个问题,一个是能把飞机开上天吗?一个是能在飞机上与地面说话吗?

得到肯定回答后,毛主席赞许着点了点头。

这时,站在一旁的刘亚楼司令员问周映芝:“你有没有带喉头送话器?”

周映芝一边回答刘亚楼的问题,一边从飞行服口袋里掏出黑色的不大的喉头送话器,将它接在飞行帽的插头上,然后将送话器在脖子上系好后,给毛主席简要介绍了它的用途。

周映芝的专业解答得到毛主席的认可,负责给毛主席摄影的侯波还特意给周映芝拍了一张她同毛主席交谈时的合影,这张照片对周映芝来说,简直就是“人生照片”。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