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斯大林拒绝用德军元帅换被俘长子,不久长子身中15弹而亡

凡梅说历史 2025-04-25 15:51:51

斯大林长子雅科夫

“对于童年,父母应该尽最大的心力去帮助他们,要以谅解和爱心来培育他们。”————马尔奇

1907年3月18日,格鲁吉亚,库塔伊西。

随着一声孩童的哭声,斯大林的第一个儿子降生了,接生婆用沾满煤灰的围裙裹住这个浑身胎脂的婴孩时,他的生母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正因肺病咳出粉红色的血沫。

这个贫穷的裁缝家庭连块裹婴布都没有,邻居玛拉·克维里卡什维利解下自己的头巾,将新生儿裹成皱巴巴的布偶。

"他像只湿漉漉的小猫。"斯大林在奔丧时捏着儿子干瘪的脚掌喃喃自语,随即给儿子取名雅科夫。

斯大林,这个刚从西伯利亚流放归来的革命者,此刻满脑子都是如何用炸药炸开沙皇监狱,却对襁褓中的骨肉毫无怜惜。

当斯大林亡妻叶卡捷琳娜的棺木钉上最后一颗铁钉时,三岁的雅科夫被塞进舅舅亚历山大·斯瓦尼泽的怀里

可怜的雅科夫还来不及感受父爱、母爱,便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童年。

在格鲁吉亚的乡下,雅科夫没有床睡觉,没有可口的饭菜,整天只能睡在干草堆上,与山羊争夺发霉的黑面包。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学习谋生的技能,幸好舅舅家的牧羊人教他辨认野狼的足迹,村妇们用生土豆喂他充饥,幼小的他才得以成长。

十岁那年,雅科夫的表姐生了重病,舅舅派他去抓药,谁知正好遇到大雪封山,他不得不赤脚翻越雪山去给送药,雪山的雪实在是太大了,可怜的雅科夫在途中被暴风雪围困三天三夜,衣着单薄的他连一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最终被冻掉了左脚小趾。

失去了小趾的雅科夫,摸着冻紫的小脚,伤心极了,“妈妈,你在哪?我还想你!”

这段让人心碎的经历也在他心里种下对温暖的畸形渴望,也让他在成年后总爱把脚缩进鹿皮靴里,仿佛那缺失的脚趾随时会刺破伪装。

1921年深冬,年满14岁的雅科夫被舅舅押解到莫斯科,没错不是带到,而是押解,因为舅舅已经不想再负担雅科夫的任何费用。

1921年的莫斯科

这11年对于雅科夫来说既是苦难也是磨砺,艰难困苦中冶炼就了他无比坚韧的性格。

当雅科夫裹着破羊皮袄站在克里姆林宫朱红色大门前时,斯大林正与列宁争论新经济政策。

秘书轻声提醒:"您儿子在门厅等了三个小时。"斯大林头也不抬地继续签署文件:"告诉那小子,革命者的儿子不需要怜悯。"

就这样,虽然父与子阔别多年,但是在斯大林家,雅科夫成了真正的"格鲁吉亚鞋匠"。

反正在斯大林的眼中,雅科夫就只配当鞋匠,并不看好这个,生下来不久便死母亲的长子。

父爱对于14岁的雅科夫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

以至于,当继母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教他俄语时,发现这个少年总把"斯大林"念成"斯捷潘"——那是格鲁吉亚语中"父亲"的发音。

可即便这样,斯大林的父爱还是没有被唤醒。

雅科夫与父亲斯大林少有的合照

一次家庭聚餐,雅科夫不小心打翻了列宁送的银质汤匙,斯大林霍然起身,便将汤汁溅到雅科夫的旧制服上,大声吼道:"你和你妈一样笨手笨脚!"

这种敌意也被延续到学业上,当雅科夫通过自己的真本事考入莫斯科电业学校时,斯大林毫不相信,冷笑着撕碎他的录取通知书,然后鄙夷地说道:"你这种水平只配去开火车。"

可怜的雅科夫,即便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丝毫没有改变父亲斯大林对自己的成见。

正所谓“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改变不了!”

后来直到舅舅亚历山大听闻此事后,才急冲冲地赶到雅科夫身边,并以自杀相威胁,斯大林才勉强同意雅科夫复读。

1925年毕业典礼上,自强不息的雅科夫作为优秀毕业生上台领奖,斯大林却不以为然,还当众嘲讽:"电灯都比你有用。"

父亲做到这样也是够够的了,父子间的裂缝也越来越大。

斯大林父子的关系可见一斑,而真正的矛盾爆发还是发生在雅科夫的婚姻问题上。

1935年,雅科夫爱上了犹太裔芭蕾舞演员尤利娅·梅尔策尔,一个曾与托洛茨基秘书传绯闻的女人,不出意外,这件事更让斯大林暴跳如雷。

斯大林极力反对,可雅科夫并没有理会父亲,他知道反正父亲对自己形同陌路,何必在意他的想法呢?

于是很快雅科夫便和尤利娅·梅尔策尔私定了终身。

在雅科夫婚礼当天,斯大林气急败坏,便差人送来一箱伏特加,附字条写道:"喝死你。"

雅科夫和尤利娅·梅尔策尔

后来,尤利娅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斯大林抚摸我隆起的腹部时,眼神像在检查一匹待宰的母马。"

1937年大清洗的阴影笼罩莫斯科时,30岁的雅科夫主动申请进入炮兵学院。

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学院档案室里,他翻到父亲1924年写的报告,报告中这样评价这自己的长子:"雅科夫同志缺乏革命意志,建议发配西伯利亚。"

就因为这样调度评语,教官们因此对雅科夫格外严苛,战术课上总让他扮演"被围困的敌军指挥官"。

幸好,雅科夫从小就受过挫折教育,所以教官们的刁难并没有让雅科夫退缩,反而激起了雅科夫的斗志。

1939年冬季演习中,雅科夫指挥的炮兵连在零下40度的严寒里创造奇迹,一时间让教官们对他刮目相看。

雅科夫

他带领战士们用白酒浇灌冻土铺设炮位,用桦树皮包裹炮管防止炸膛,最终在暴风雪中精准摧毁"敌军指挥部"。

后来,朱可夫在观察日志上这样写道:"这个格鲁吉亚人眼里有团永不熄灭的火。"雅科夫的才干终于被外人所肯定。

苏德战争爆发后,雅科夫又主动请缨前线,斯大林也没有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而横加阻难,反而希望他去前线。

1941年6月23日,雅科夫带着怀孕的妻子尤利娅来到第14坦克师。

师长后来才发现这个中尉的行囊里尽然塞着《孙子兵法》和《牛虻》,外加女儿加林娜的满月照。

斯大林对雅科夫的态度和影响是致命的。

以至于当德军装甲集群突破边境时,雅科夫在日记本上写下:"父亲说得对,我们格鲁吉亚人只配当炮灰。”

1941年7月16日,斯摩棱斯克郊外,乌斯特罗姆河畔。

雅科夫率部在乌斯特罗姆河畔阻击德军第2装甲师。

雅科夫

炮弹像雨点般砸向阵地,他猫腰躲在T-34坦克残骸后,用望远镜发现德军指挥所的位置。

传令兵瓦西里抱着炸药包冲出去时,雅科夫突然抓住他:"等等!东南方有反坦克壕......"

这个犹豫要了他的命。

雅科夫的军靴陷入河畔淤泥时,远处德军坦克的轰鸣声已清晰可闻。

这个留着标志性胡子的红军中尉攥紧手中的波波沙冲锋枪,身后是溃散的第14坦克师残部。

德军狙击手克劳斯·霍恩从教堂尖顶扣动扳机,子弹穿过雅科夫的左肩胛骨,打碎了他怀中的列宁勋章。

被俘前最后一刻,雅科夫掏出手枪对准太阳穴,却被赶来救援的战友扑倒在地。

当刺刀挑开他胸前的列宁勋章时,他忽然想起父亲在克里姆林宫书房里的训斥:"你不过是格鲁吉亚鞋匠的儿子!"

他们很清楚地听见他嘶吼着格鲁吉亚语:"告诉斯大林,我没当叛徒!"

德军第35步兵师参谋长霍斯特·冯·贝洛在日记中记载:"这个苏联军官被拖上卡车时,还在用俄语背诵普希金的诗。他的靴子沾满泥浆,但眼神比我们的元帅更骄傲。"

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C区12号营房,雅科夫的囚服编号是"С-12897"。

狱警发现这个格鲁吉亚人总在深夜用木炭在墙上画坦克,画完又立即擦掉。

三日后,柏林电台向全世界播放了雅科夫被俘的消息。

雅科夫被俘

斯大林站在克里姆林宫三楼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指尖的香烟将《真理报》头条"斯大林之子沦为俘虏"烧出焦痕。

侍卫长弗拉西克注意到,领袖的左手始终按在电报局专线按钮上——那是通往柏林的直通线路。

希特勒的特使带着镶金边的《战俘交换备忘录》闯进办公室时,斯大林正用放大镜端详儿子被俘的照片。

照片里雅科夫的军装沾满泥浆,左眼缠着渗血的绷带,这让他想起1921年察里津战役后自己相似的狼狈模样。

"用保卢斯换雅科夫,这是元首的诚意。"特使的声音在红木办公桌前颤抖。

斯大林放下放大镜,目光扫过墙上的列宁画像,突然抓起桌角的铜制镇纸砸向地毯:"告诉希特勒,苏联没有需要赎回的王子!"

窗外的克里姆林宫钟声敲响十一下,斯大林背对特使点燃雪茄。

烟雾中他想起三天前朱可夫从斯摩棱斯克发来的电报:"雅科夫拒绝投降,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

这个曾因酗酒被自己责骂的儿子,此刻在敌营展现的倔强竟与年轻时的自己惊人相似。

在莫斯科郊外的孔策沃别墅,斯大林连续七夜召见总参谋部官员。

孔策沃别墅

作战地图上标注着雅科夫被俘的坐标,元帅们注意到,每当手指划过斯摩棱斯克地区,领袖的指节就会因用力而发白。

"立即停止所有营救行动。"斯大林突然下令,笔尖在作战方案上划出长长的裂口。

贝利亚刚要开口,就被他瞪视的冷光逼退。

没人知道,这个决定背后是斯大林与政治局长达三小时的激烈争论——马林科夫坚持营救,而莫洛托夫支持"绝不妥协"。

深夜的书房里,斯大林凝视着儿子幼年的照片。

照片里五岁的雅科夫骑在他肩头,小手抓着他的列宁勋章。

他忽然抓起电话要通内务部:"把雅科夫的妻子尤利娅关进卢比扬卡——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接触!"

1943年4月,当德军公布卡廷森林万人坑照片时,斯大林正在召开苏共中央紧急会议。

雅科夫所在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波兰军官的尸骸正被党卫军拖出冻土。

集中营的苏联战俘回忆,雅科夫在看到报纸上"斯大林屠杀波兰军官"的报道后,连续三天用头撞击牢墙。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

"他们用尸体当防辐射层。"雅科夫的狱友后来回忆,这个曾拒绝为纳粹宣传的硬汉,此刻蜷缩在牢房角落喃喃自语:"父亲说得对...我们都是叛徒..."

1943年4月13日傍晚,雅科夫在集中营外围散步时突然加速。

警卫开枪示警的瞬间,他纵身扑向高压电网。

三根钢刺穿透他的胸膛,尸体在电网上挂成扭曲的十字。

次日,德军宣布"苏联间谍越狱被击毙",但英军缴获的集中营报告显示:雅科夫身中15弹,左手仍保持着撕扯电网的姿势。

雅科夫以英勇的方式,结束了他悲惨的人生!

雅科夫(中)

当雅科夫的死亡通知书送达克里姆林宫时,斯大林正在签署《关于叛国者家属的处置法令》。

秘书注意到,领袖的钢笔尖在"尤利娅·朱加什维利"的名字上洇出墨团。

当贝利亚提议处决雅科夫的遗孀时,斯大林突然抓起电话:"把尤利娅那个女人关到死!"讽刺的是这是他第一次直呼儿媳的名字。

1953年3月5日,弥留之际的斯大林突然挣扎着指向东方。

侍卫们顺着他的手指望去,那是雅科夫牺牲的斯摩棱斯克方向。

床头柜上的怀表停在六点半——正是1941年7月16日乌斯特罗姆河战役打响的时刻。

当呼吸彻底停止时,窗外的雪忽然下得很大,像是1937年大清洗时期漫天飞舞的传单。

后来才知道,其实在雅科夫牺牲后,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的暗室里,斯大林反复摩挲着雅科夫的囚服碎片。

他甚至还命令画家根据照片制作雅科夫的肖像,却不知为何始终拒绝悬挂在住所。

斯大林和儿女

被关押八年后,尤利娅在劳改营遇见德国女囚汉娜。当汉娜颤抖着说出"我丈夫是处决你丈夫的党卫军"时,尤利娅递给她半块黑面包:"我父亲也是刽子手。"

现如今,在格鲁吉亚的卡兹别克山间,雅科夫的旧居至今挂着列宁勋章的复制品。

每当山风吹过窗台,铜制勋章便叮当作响,仿佛那个格鲁吉亚少年仍在诉说:"父亲,我们终究没能成为兄弟。"

而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尤利娅的墓碑上刻着两行诗,那是雅科夫被俘前夜写下的绝笔:

"当硝烟遮蔽了星光,请告诉我的孩子:他的父亲死在追寻光明的路上。"

也许这就人生,匆匆一生,不过尔尔,并不会因为你是谁的儿子而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