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生活中的“隐形盐”!如何减盐不减味?记住这些方法

长岳看健康 2025-03-31 13:42:52

各位亲爱的“咸鱼”同胞们

请放下您手中的咸鸭蛋

暂停啃到一半的榨菜

让我们来聊聊这个让中国人

在全球健康舞台上

“咸”出名的头号选手——盐

首先请欣赏一组震撼数据:

中国人日均食盐摄入量≈10.5克;爱好腌制食品和酱料的北方地区可高达12~15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5克; 这场无声的“咸味军备竞赛”中,我们正以2倍速向着高血压、脑卒中的终点线加力冲刺。

中国人为何如此钟情于盐?

究其原因

且听我为你抽丝剥茧

一、重“盐”值的古老传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和制盐的国家,自打老祖宗在仰韶文明时期发明了煮海为盐的方法,中国人的味觉基因就刻上了“无盐不欢”的代码。

二、腌制天团的勤于发“盐”

在物资流通不畅、储存方式匮乏的古代,腌制对食物保鲜有着重大贡献,然而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我们已不再需要为食物的来源和储存发愁,腊肉、泡菜、咸鱼等腌制食品,组成庞大的腌制天团,仍借着岁月静好的假象悄悄实施慢性投盐。

三、隐形刺客"的现代渗透

中国人的钠摄入超标

也不全是食用盐的锅

打开调料架:酱油、蚝油、味精……

隐形盐无处不在

当外卖APP取代了厨房

工业文明为我们送来三位“咸味使者”:

1.调料包侠:各类方便食品的加味调料包堪称“盐分界的诺亚方舟”;

2.酱料教父:豆瓣酱、香菇酱、牛肉酱……每个瓶子里都住着个“盐魔王”;

3.零食特工:辣条、薯片、话梅等用甜蜜陷阱完成咸度偷袭。

盐家帮咸士众多

此刻你已被团团围住、步步逼近

想要突破咸味结界的重围吗?

试试这些记载在减盐自救指南的救命招

↓↓↓

1.渐进式戒咸法:每天减盐10%,三个月后味蕾还你一个清爽世界。

2.香料障眼法:用柠檬汁、醋、葱姜蒜、辣椒、花椒、香菜、香菇等天然调料替代食盐,少盐也能创造味觉大爆炸。

3.限量勺战士:手抖星人的克星!让多出来的每一粒盐都看得清清楚楚。

4.烹饪控盐师:起锅前再放盐,不仅可以减少碘的流失,还能避免大失忆之术后的重复放盐,同时减少食物对盐分的吸附,做到减盐不减味。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的推荐,健康成年人的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g,高血压患者则应不超过3g,食盐(钠)摄入过多会引起高血压,增加脑卒中、胃癌和全因死亡的风险,而减少食盐(钠)的摄入是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现在

一起来学习咸界计量学吧!

各位“咸鱼战士”

请掏出您的厨房双刃

啤酒瓶盖、茶匙

品读独家盐值换算宝典

1个标准啤酒瓶盖(平铺)≈6克盐

1茶匙≈5克盐

很好,你已经入门了

接下来可以进入实战了

1.当你就着火锅吃下了半瓶沙茶酱,相当于往血管里扔了几个啤酒瓶盖?

答案:150g沙茶酱≈10.1克盐≈接近2个瓶盖的暴击

2.一包泡面调料包的含盐量到底有多少?

答案:1包≈6克盐>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限量

3.你以为清淡的阳春面?

答案:100克挂面≈3克盐≈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限量

其实,生活中五花八门的食品可能都藏匿着“钠盐分子”,一名优秀的侦探不能放过任何可疑线索,在购买食品时,要死盯住营养成分表的盐分真凶——钠。

如上图所示,一个咸鸭蛋就含有2760mg钠≈7g盐(每g盐约含393mg钠),已经超过了健康成年人的每日食盐摄入量(5g)。

为了应对钠摄入过量,一颗闪亮的新星——低钠盐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绽放光芒。

然而低钠虽好,含钾更高,特工K——氯化钾(KCl)同志潜伏在盐罐中,把盐袋里三成的氯化钠(NaCl)偷偷替换成了自己人。他们的接头暗号是:

天王盖地虎,血压镇得住!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使用低钠盐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宝塔镇河妖,钾钠别乱飘!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钾能力下降,使用低钠盐可能加剧高钾血症的发生,高钾血症的患者则更要避免选用。

低钠盐的钠含量是普通食盐的70%,尝起来相对较淡,如果只是更换种类,不去改变口味,一心扑在咸味上,反而钠钾都超量。

因此对于疾病人群,低钠盐要谨遵医嘱选用,健康人群更推荐直接控制钠盐的摄入量而非换成低钠盐。

最后,请允许我赋打油诗一首:

千年咸文化,今朝成负担。

控盐非戒欲,妙在巧计算。

且将盐勺换,细把成分看。

低钠无限好,高钾更难安。

起锅再放盐,原味更天然。

莫道滋味淡,健康最下饭。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