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窗前。我在厨房忙碌着准备早餐,儿媳的声音从客厅传来,清晰而温柔:“妈,母亲节快乐呀!我给您订了一束花,一会儿就送到。” 那亲昵的语调,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柔地拂过。
我的手微微一顿,下意识地竖起耳朵,满心期待着接下来能听到属于我的那份祝福。然而,客厅里随后只有儿媳和孙子玩耍的欢笑声,关于我的母亲节祝福,却如石沉大海,毫无踪迹。我的心里,不禁泛起一丝难以言说的失落,就像在热闹的派对上,突然被遗忘在角落。
“沉住气,别多想。” 身后,老伴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低声劝慰道。他的眼神里,满是理解与包容,仿佛在告诉我,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不必放在心上。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将手中的早餐装盘,端上餐桌。在这个看似平常却又因母亲节而多了几分期待的日子里,我决定把这份小小的失落暂时藏在心底,等待着或许会迟到的那份温暖。而思绪,却如同脱缰的野马,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多年前,我初为人媳的那段时光……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叫林晓梅,那年 22 岁,刚刚高中毕业。高考的失利,如同一朵乌云,短暂地笼罩了我的生活。在闺蜜的邀约下,我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宁波打工的旅程。工厂里的日子,忙碌而单调,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生活就像一杯平淡无奇的白开水。
91 年春节,我带着些许疲惫和对家的思念回到了老家。母亲满脸笑意地告诉我,临走前要带我去相亲。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头摇得像拨浪鼓,那时的我,还沉浸在自由的幻想里,觉得自己还没玩够,压根不想这么早找对象。
母亲却一脸严肃,语重心长地说:“这事可由不得你。现在你们这些丫头思想太活泛,我可生怕你突然给我领个外地小子回来,那可不行!” 原来,自从大姨家的二表姐找了个外地男朋友后,母亲便有了心结,她满心担忧我会远嫁他乡,从此相隔千里。
拗不过母亲的坚持,我硬着头皮去了。命运就是如此奇妙,那天的相亲对象,竟然是高中时曾给我塞过纸条的刘文涛。多年未见,他褪去了曾经的稚气,身姿挺拔,眼神中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仿佛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恰到好处的痕迹。
看到我时,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露出憨厚的笑容,轻声说道:“老同学,好久不见。” 我惊讶得合不拢嘴,母亲在一旁看看我,又瞅瞅他,嘴巴张成了 “O” 型,紧接着便兴奋地念叨起来:“这可真是缘分啊,原来你们俩早就认识!”
就这样,在母亲的极力促成下,我半推半就地答应和刘文涛处处看。回到宁波后,刘文涛的情书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到我手中。那些带着温度的文字,为我枯燥的打工生活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在我生日那天,他更是手捧鲜花,突然出现在我面前。那一刻,他俊朗的面容在鲜花的映衬下愈发迷人,眼神中闪烁着的真诚与爱意,彻底俘虏了我的心。
刘文涛家有弟兄两个,他是公婆的小儿子。我们结婚时,大伯哥一家四口早已分家另住。尽管如此,两个小侄女却像婆婆的小尾巴,整日黏在她身边,哪怕天黑了都不愿回自己家。大哥大嫂似乎也乐得清闲,从不主动来接孩子,每天都是公公连哄带骗地把两个小家伙送回去。
我娘家的家境还算不错,父亲是教师,家里有两个哥哥,我作为唯一的女儿,从小备受宠爱,没吃过什么苦,心思也单纯得如同一张白纸,对于小侄女们的吃喝,从未放在心上。然而,邻里之间的琐事总是难免。邻居凤珍嫂子和我妯娌因为房子滴水坡的问题闹得很不愉快。
一天,凤珍嫂子拿着鞋底来我家串门,正好公婆都不在家。她一坐下,便打开了话匣子,从妯娌当初嫁给大伯哥时如何争彩礼、争房屋,讲到有了孩子后如何撒手不管,全丢给公婆,一桩桩一件件,说得绘声绘色。最后,她压低声音,一脸神秘地对我说:“晓梅啊,你可别太好说话了。自古就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既然分家了,就得有个分家的样子。可别小看孩子的吃喝,日积月累,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你得跟你公婆说说,往后两个孙女再来,让老大给口粮。”
我向来不喜欢参与这些家长里短的是非,凤珍嫂子这一番连珠炮似的话,听得我脑袋嗡嗡作响。我顿了顿,微笑着对她说:“嫂子,我刚嫁过来,很多事都不懂,谢谢您提醒我,我知道您是为我好。” 先稳住凤珍嫂子的情绪后,我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我公婆也就文涛他们哥俩,我挺喜欢听这两个小丫叽叽喳喳的,家里人多热闹些才好。再说,公婆都 60 多岁了,不仅要种十几亩地,农闲时公公还下乡收棉花,忙里忙外的,辛苦得很。这么大年纪了,还想着给我们攒钱,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能不让孙女们来吃口饭呢。”
我的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让原本想挑起是非的凤珍嫂子一时语塞,只能苦笑着尴尬离开。婆家是前后两栋房子,有个院门通向后面的菜地。我和凤珍嫂子的这番对话,被在后院浇菜的婆婆听得一清二楚。
晚上,婆婆坐在锅灶下烧火,我在锅上炒菜。婆婆突然开口:“孩子啊,我们老刘家上辈子肯定是积了大德,才能娶到你这么通情达理的儿媳妇。上午你和凤珍的话,我都听到了。唉,还是有文化的人说话有水平,轻轻松松就把事情化解了。要是你嫂子有你一半的觉悟就好了。” 说着,婆婆偷偷用手抹了抹眼角的泪花,我知道,她之前肯定没少受妯娌的气。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做父母的真的不容易,家庭的和睦需要每个人的理解与包容。
婚后岁月,携手同行婚后第二年,儿子出生了。那时,老公在他老舅的食品厂上班,我则留在家里专心照看孩子。妯娌是个好强的人,处处都要和我们比。见我头一胎就生了儿子,她心里有些不平衡,动了生三胎的念头。
于是,妯娌满脸愁容地来找公婆商量,说打算去天津打工,实际上是想出去躲计划生育。那几年,计划生育的风声很紧,要不是妯娌之前找了各种借口,早就被拉去结扎了。既然儿媳妇有这个想法,公婆也不好反对,毕竟他们也盼着能再添个孙子。
一家人开始秘密谋划,趁着过年期间没人注意,连夜把大伯哥家值钱的东西全部转移走。上三轮车的时候,妯娌拉着我的手,眼泪汪汪地说:“晓梅,往后就多辛苦你了,两个丫头就交给你们了。” 我怀里抱着儿子,看着妯娌满脸的不舍,心里也一阵酸楚。都是没办法,谁愿意和自己的孩子骨肉分离呢。
我认真地对妯娌说:“嫂子,你放心。反正我也是在家带孩子,多带两个也没什么。我不敢保证让两个丫头天天吃肉,但肯定不会让她们饿着冻着。” 为了让妯娌安心,我急切地补充道:“就当我自己又多生了两个。” 妯娌被我的话深深感动,紧紧地拥抱了我。
一年后,妯娌传来喜讯,她生了个儿子,一家人皆大欢喜。从那以后,妯娌对我如同亲姐妹一般,对公婆也孝顺了许多。婆婆在世时常常念叨,是我的善良和包容带动了整个家庭的和谐。
日子过得飞快,儿子刘轩从小就聪明伶俐,热爱学习。中考时,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市 168 中学录取。那几年,老公在食品厂入了股,收入还算不错,我在厂里做出纳。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圆我们两口子未完成的大学梦。
儿子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一路成绩优异。后来,他被省财经大学录取,接着又成功保研,最终留校任教。儿子有了稳定的工作,我和老公拿出大半辈子的积蓄,在城里为儿子买了一套 120 平的婚房。万事俱备,只等儿媳妇的出现。
每次儿子回家,或者打电话时,我都会忍不住催促他赶紧找对象。儿子总是笑着跟我打哈哈,说不着急,好饭不怕晚。终于,在 2021 年,儿子把女朋友李悦领回了家。原来,他们是高中同学,李悦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父母也都是体制内的人。
看着漂亮又懂事的准儿媳,我既高兴又紧张,心里隐隐觉得我们家高攀了。后来老公开玩笑说:“没办法,咱儿子优秀,自然能吸引优秀的姑娘。” 说起来不怕大家笑话,和亲家两口子第一次见面之前,我不仅特意去烫了新发型,还和老公买了新衣服。我甚至拿出纸笔,认真地打草稿,想着见面时该和对方聊些什么。老公倒是心态好,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却头一挨着枕头就呼呼大睡。
好在亲家两口子十分和蔼可亲,一点架子都没有,我们初次见面就像多年的老友一样,相谈甚欢。之前准备好的发言稿也没派上用场,全程都是即兴交流。在谈到彩礼和婚礼等事宜时,亲家豪爽地大手一挥,笑着说:“一切都听两个孩子的,他们说怎么办,我们全力配合!” 就这样,我们顺顺利利地把儿媳李悦娶进了门。
婆媳相处,爱意渐浓小两口的婚房离亲家很近,所以我和老公也比较放心。平时我们还在镇上的食品厂上班,早出晚归,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自从儿子结婚后,老公就把院子里的鸡舍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买回来三十多只小鸡仔。我当时不明白他的用意,还觉得有些麻烦。老公笑着说:“你呀,还是跟以前一样,不操心家里的长远事。往后儿子他们有需要,咱自家养的鸡和鸡蛋,那可都是好东西。” 我这才恍然大悟,老公想得真是周到,提前为儿子儿媳的未来做打算。
果然,前年端午节小长假,儿子儿媳回来过节。我特意做了一大桌儿媳爱吃的农家菜,其中臭腌菜水蒸豆腐最受儿媳欢迎,她吃得赞不绝口,说特别香。小两口回去没过一个礼拜,儿子就通过微信发了张图片,接着打电话向我们报喜:儿媳怀孕两个多月了!
得知这个消息,我和老公欣喜若狂。老伴兴奋地说:“你还不赶紧主动去给悦悦做饭,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我心里既激动又有些犹豫,毕竟亲家离得近,照顾起来也方便。而且儿媳从小养尊处优,我担心自己大大咧咧的性格,会和她合不来。
为了稳妥起见,我先私下问儿子的意见。儿子笑着说:“妈,悦悦天天念叨您做饭比她妈妈好吃,她可盼着您去呢。” 儿子的这番话,就像一颗定心丸,让我顿时充满了干劲。我立刻收拾行囊,正式住进儿子家,担负起照顾儿媳的重任。
在我精心的照料下,加上亲家母的积极配合,孙子顺利出生,母子平安。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媳坐月子,我们还请了月嫂。儿媳很贴心,怕我担心老伴一个人在家,隔一段时间就给我放假,让我回老家看看,或者让儿子开车把老伴接过来住几天,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妯娌看到我精神饱满的样子,羡慕地夸赞道:“你可真有福气,找了个这么贤惠的儿媳。” 我笑着回应:“老话不是说嘛,点滴水在臼窝里,我自己当初就是个好儿媳,现在这叫‘把大门没改向,媳妇婆婆一个样’。” 妯娌听了,笑着白了我一眼,眼中满是羡慕。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孙子一周岁多了。带孩子虽然辛苦,但看着他粉嘟嘟的笑脸,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儿子儿媳也很懂事,从不会做甩手掌柜。只要他们下班回家,一个带孩子,一个帮忙做家务。我虽然有文化,但深知现在的育儿观念和过去大不相同,自己当年带孩子的那一套可能已经跟不上时代。
于是,我虚心地对儿媳说:“悦悦,你们年轻人在网上学到的育儿知识,多给我讲讲,我努力照着做。” 在我看来,婆媳之间很多矛盾都是因为缺乏沟通。只要把话说开了,一家人哪会有那么多隔阂。
我和老伴年轻的时候攒了些钱,但这些年供儿子上学、买房、结婚,也所剩不多。好在儿子每月都会给我生活费,家里缺什么,只要跟他们一说,他们很快就会买回来。如今的年轻人都爱购物,儿媳也不例外。我虽然有时候不太理解,但时刻提醒自己少说话、多做事。老伴也总是叮嘱我,不要干涉孩子们的生活方式。
儿媳很孝顺,一年四季我的穿着用度,大多都是她买的。无论东西好坏,我都满心欢喜,逢人就夸儿媳的好。所以,我们一直相处得十分融洽,家庭氛围温馨和睦。
母亲节风波,温暖终至然而,就在这个母亲节,却发生了让我心里有些失落的小插曲。早上听到儿媳给亲家母订花,却对我只字不提,一整天我都隐隐期待着,或许她会给我一个惊喜。但直到儿子提议出去吃大餐,我都没有等到那份期待中的祝福。
一家人来到餐厅,我坐在孙子旁边,表面上若无其事地逗着孩子,心里却还惦记着那未到来的母亲节礼物。儿子点完菜后,不一会儿,一个服务生送来了一只精致的蛋糕。儿子笑着说:“妈,母亲节快乐!这是我送给您和悦悦的礼物。” 我听到儿子的祝福,脸上露出了笑容,连忙说谢谢儿子。
这时,儿媳笑着走到我身边,手里拿着一个暗红色的盒子,调皮地说:“当当当~” 她打开盒子,一只精美的玉镯子出现在我眼前。我惊讶得不由自主地 “啊” 了一声,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这…… 这是送给我的吗?这个颜色的镯子我太喜欢了!”
儿媳笑着说:“当然啦,妈妈。您辛苦了!母亲节快乐!我记得去年有一次我们逛商场,您看到这款玉镯时眼睛都亮了,您皮肤白,戴上它肯定特别好看。我妈妈已经有好几个镯子了,而您一个都没有。所以我给她订了束花,给您买了这只镯子。我跟妈妈说过后,她还夸我懂事,让我一定要好好孝顺您呢。”
听着儿媳的话,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夺眶而出。我满心自责,之前还误会了她。我紧紧地握住儿媳的手,激动地说:“悦悦,刘轩能娶到你,是我们老刘家的福气啊!”
晚上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和老伴视频通话。我把腕上的玉镯展示给老伴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小声地说:“老头子,还好听了你的话,沉住了气。不然今天可就尴尬了。” 老伴看着我,也开心地笑了起来,我们的笑声在房间里回荡,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母亲节特别的温暖与幸福。
这个母亲节,虽然经历了些许波折,但最终收获的那份浓浓的爱意,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家庭的和睦与幸福,需要相互的理解、包容和耐心。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付出与关爱,都如同点点繁星,汇聚成温暖而璀璨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家成为永远的避风港和心灵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