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校内各类系统的互联互通,以业财融合为基础

丁丁的慢时光 2023-02-13 16:07:23
前言

高校在使用上级部门统一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基础上,必须加快推进校内各类系统的互联互通,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业财融合为基础,打破信息壁垒,强化预算管理,加快财务管理模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财务管理手段从自动化向数字化转变、财务管理角色从“账房先生”向“决策参谋”转变。

(一)加强校内项目管理预算管理一体化

将所有支出按三大类项目进行管理,其中人员类项目具体支出内容为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基本支出对应人员类项目和运转类项目中的公用经费项目,项目支出对应其他运转类项目和特定目标类项目,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校内项目的整合与梳理,将校内预算项目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的项目对应起来,同时做好项目的规划和储备,确保预算执行不受影响。

一方面,高校应将校内设立的项目进行清理,对于一些既能开支人员经费支出又能开支公用经费支出的项目进行分离,将所有开支人员经费支出的项目(包括专项经费中开支人员经费支出的项目)、保持校内各单位日常运转的项目、有特定用途的项目分别对应预算管理一体化中的三大类项目,使三大类项目能够准确反映校内预算项目的预算内容并对校内预算项目的执行进行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校内各归口管理部门要做好专项项目的储备,储备的项目不仅包括财政专项经费支持的项目,还要包括校内预算安排的设备采购和维护以及房屋维修类等项目,经过充分的论证、审核且具备成熟的实施条件以后纳入项目库管理。

(二)完善预算管理模式

1.优化预算编制流程

高校的预算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的部门预算,另一个是涉及到校内学院、职能部门等具体资金分配的校内预算,部门预算一般在上年底编制完成,校内预算在预算年度年初编制。

在编制流程下,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通过部门预算控制预算执行,而高校实际经济活动是按校内预算的内容实施,由于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预算执行时出现较多的预算调整和调剂。

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升预算执行的效率,校内预算应调整至部门预算之前编制,包括支出经济分类预算、资产配置预算、政府采购预算等,高校汇总校内各单位上报的收入和支出预算,形成部门预算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2.强化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衔接

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关系密切,预算安排的支出会形成资产,资产又会对预算收支产生影响。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要求要加强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预算安排要充分考虑资产存量状况,以达到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产使用效率的目的。

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后,有资产购置计划的,校内单位编制经费预算时必须同时编制资产配置预算,并提交归口管理部门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鼓励相关单位使用调剂的闲置资产和资产共享达到使用需求,避免资产重复购置,校内单位不得实施没有编制资产配置预算的资产采购活动。

3.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对预算执行的控制

政府采购预算是高校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宏观调控、活跃市场经济,高校应详细、准确的编制政府采购预算,通过校内预算管理系统和采购系统的对接,加强政府采购预算对采购活动和资金支付的约束和控制,避免出现突破采购范围、更改采购项目、无预算采购的情况,以免影响预算执行。

4.深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预算管理一体化将绩效管理纳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预算管理全过程,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以达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对于高校来说,预算绩效管理一般分为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和单位整体预算绩效管理,高校可以从其他运转类项目和特定目标类项目开始推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逐步实现绩效管理全面覆盖。

高校应在校内预算管理系统中加入绩效管理模块,加快建设预算绩效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各单位在编制校内预算时,须设定项目绩效目标,以绩效目标为基础,持续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

高校应加快建成标准绩效指标体系,在共性指标的基础上,按不同的项目类别,如设备购置类、工程维修类、学科建设类等,分别设定标准绩效指标,以供校内单位参考。绩效评价时,在绩效自评的基础上,扩大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的范围,健全评价结果反馈和整改制度,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确保预算绩效管理落到实处。

(三)打造数据共享平台

为了达到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改革要求,使预算管理更加规范、高效,高校可保留使用现有各类系统,推进与上级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接,使会计核算信息、资产信息、政府采购信息、人员信息等在上级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时反映,夯实基础信息,减少数据的重复录入。

同时,高校在校内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以预算管理系统为中心,打造数据共享平台,建立符合高校特点、满足管理实际的校内“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

一方面是财务内部系统的优化升级,特别是预算管理系统与账务核算系统的对接,实现预算对资金支付的控制,打通收费管理系统、酬金申报系统与账务核算系统的连接,实现数据的自动转接,减少手工处理和核对的工作量;

另一方面是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搭建,加大资产管理系统、采购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的整合,推进人事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割裂,构建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一体的共享体系以及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模块,实现业财融合。

(四)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高校财务管理转型是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有效实施的保障,而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离不开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是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加大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培训,通过系统化培训,使财务人员了解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改革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提出优化工作流程的思路和方法。

二是大力发展业财融合的复合型人才,财务人员在掌握财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信息化技术、其他业务领域的知识储备,推动财务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实施定期轮岗制度,高校财务人员一般数量多、分工细,更多的只专注于自身岗位业务,财务部门要加强人员轮岗交流,使财务人员能够熟悉各环节的业务,站在更全面、广阔的视角推动学校财务管理工作。

国家在财政领域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从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到现在的预算管理一体化,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求和改革发展要求,通过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效能进而推动预算制度改革意义重大。

高校应高度重视,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制度建设,建立专项工作组,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校内单位间的联动,协同发力,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为契机,推动财务管理工作转型,助力学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结语

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的核心是将各种管理规则嵌入信息系统,通过对各类系统高度集成,改变资金管理方式,以实现对预算管理的全流程控制和监管。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