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他特别喜欢在家里养绿植。有一次我去他家,看到他养的荧光蔓绿绒长得那叫一个“壮观”。这荧光蔓绿绒啊,本来应该是那种紧凑又有活力的植株,可他养的却长得特别细长,叶子也稀稀拉拉的,一点都没有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他说自己也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弄才好。
其实很多人在养绿植的时候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像荧光蔓绿绒这种比较特别的绿植。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荧光蔓绿绒徒长的矫正问题,还有一些关于光子流明量控制的实用攻略。
先来说说荧光蔓绿绒吧。这可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绿植,在一些南方地区,比如广东、广西等地,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就很适合它生长。它的叶子在正常状态下是那种很有光泽的,就像被一层淡淡的光晕笼罩着,在灯光下或者阳光下看起来特别好看,这也是它名字里有“荧光”两个字的原因。而且它的藤蔓长得比较有韧性,要是好好打理,放在阳台或者客厅的角落,都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是呢,这荧光蔓绿绒很容易徒长。就像我朋友养的那盆,在他家阳台上养了大概一个月左右,就出现了徒长的现象。这可能和阳台的光照条件有关,他家阳台虽然有窗户,但是每天只有上午能照到几个小时的阳光,而且光照强度也不是很强。再加上他没有控制好浇水的量和频率,就导致这盆荧光蔓绿绒疯狂地往上长,茎变得又细又长,叶子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
咱们再来说说怎么矫正它徒长的问题。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光子流明量的控制。光子流明量简单来说就是光照强度的一种体现。对于荧光蔓绿绒来说,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的光子流明量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它刚种下的前3天,它比较脆弱,不需要太强的光照,大概1000 - 1500勒克斯(lx)的光子流明量就够了。这个时候如果给它太强的光,反而会伤害到它。
等过了3天,到了第7天左右,可以逐渐增加光照强度,给到1500 - 2000勒克斯。这个时候它的根系开始慢慢扎稳了,能够承受更多的光照。如果是在像云南这种光照比较充足的地区,室外的自然光照可能就差不多能满足这个需求,但是在北方一些光照相对较弱的地区,可能就需要借助补光灯来达到这个光照强度。
在15天左右的时候,如果荧光蔓绿绒的生长状态还不错,就可以把光子流明量提高到2000 - 2500勒克斯。这个时候它的茎和叶都在快速生长,充足的光照可以让它的茎长得更粗壮,叶子也会长得更加茂密。
除了光照强度,和其他绿植的对比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荧光蔓绿绒的生长特点。比如说龟背竹,龟背竹也是喜欢温暖湿润环境的绿植,在南方很多家庭的客厅都会养一盆。龟背竹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的要求就和荧光蔓绿绒有些不同。龟背竹在幼苗期的时候,能适应比较弱的光照,大概800 - 1200勒克斯就可以了。但是随着它的生长,它需要的光照强度会逐渐增加,不过它不像荧光蔓绿绒那样对光子流明量的变化那么敏感。
还有琴叶榕,在一些城市的写字楼办公室里经常能看到。琴叶榕比较喜欢充足的光照,每天最好能保证有6 - 8小时的光照时间。但是它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浇水太多或者太少都会影响它的生长。相比之下,荧光蔓绿绒对水分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在保持土壤湿润的情况下就可以了。
再回到荧光蔓绿绒徒长的矫正问题上。如果发现自己的荧光蔓绿绒已经徒长了,除了调整光子流明量,还可以对它进行适当的修剪。比如说把那些长得特别细长、没有多少叶子的茎剪掉一部分。我有个网友就是这样做的,他养的荧光蔓绿绒在阳台上养了一段时间后徒长了,他就剪掉了大概三分之一的茎。过了一个月左右,他发现剩下的茎开始长出新的侧枝,整个植株看起来又恢复了生机。
在矫正的过程中,施肥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在生长季节,可以每隔半个月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像在四川盆地这种气候比较温和的地区,四季都比较适合给荧光蔓绿绒施肥。但是在施肥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施太多浓肥,不然会烧伤它的根系。
在矫正荧光蔓绿绒徒长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它的生长情况调整种植的环境。如果是在办公室里养,空间比较有限,就可以给它搭个小架子,让它顺着架子攀爬,这样可以节省空间,也能让它的株型更加美观。要是在家里的阳台养,就可以把它放在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每天给它充足的光照。
在养绿植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荧光蔓绿绒徒长这个问题,虽然有矫正的方法,但是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观察和调整。每个地区的环境不一样,每盆绿植的生长状态也不一样,所以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可以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那我就想问大家了,在养绿植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那种怎么都养不好的绿植呢?你们是怎么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