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 毅(1903—1989) 全民族抗战时期,任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军区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全国第四届人大代表,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9年逝世。
赖毅将军1903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思村乡陈子湾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原名赖玉生。由寡居母亲抚养,一出生就面临被抛弃的厄运,幸好被附近福寿村的贫苦农民赖保寿抱回做养子。赖保寿娶不起妻,请不起奶妈,只好用做长工挣来的钱,将他寄养在一位好心的大嫂家。五六岁时,深受“无妇不成家”之苦的赖保寿唯恐将来儿子也娶不上媳妇,便将同样一贫如洗的妹妹家的女儿领来做童养媳。一对年幼的未婚小夫妻栖身在伯父家的楼房底下,每天不是上山砍柴,就是跟着大人学编斗笠。赖毅10岁时一边为富农家放牛,一边到村里不收学费的小学读了两个半年的书。12岁时,因太穷不能再读书,到附近造纸厂打工。
1924年冬,赖毅参加了由国民党左派领导的纸工同业会,加入国民党组织,任思村区分部组织委员。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8月北伐军来到平江后,赖毅参加北伐军,被分配在第四军补充团当士兵,参加攻打汀泗桥、贺胜桥战斗和武昌战斗。进驻武昌后通过考试,被选入团支部士兵宣传队当宣传员。因看不惯长官任意打人骂人,无端体罚士兵,于1927年春愤然离队回乡。赖毅回乡后,当地有关组织为他恢复了国民党党籍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籍,任福寿乡脱离生产的农民自卫队队长。他积极参加发动劳苦群众活动,多次开展反对贪官污吏、地主豪绅斗争。“马日事变”后,赖毅遭国民党反动当局通缉,潜往江西省修水县,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等合编的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特务连当战士。填写入伍登记表时,将名字改为“赖毅”,以示要做一个义无反顾、刚强坚韧的革命者。
参加秋收起义部分同志在延安合影。前排左起:赖传珠、张宗逊、孙开楚、赖毅、谭冠三;后排左起:杨立三、陈伯钧、毛泽东、龙开富、周昆、谭希林、罗荣桓谭政、刘型、杨梅生、胡友才、贺子珍。
1927年9月初准备秋收起义时,赖毅所在的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整编为第一团,他被分配到二连当班长。秋收起义受挫后,部队中弥漫着一股消沉的情绪,许多人纷纷不辞而别,有人也劝赖毅离开部队,但他决心跟着部队走。就在他看着队伍越来越小,思考着怎样把革命干下去时,毛泽东来到了第一团,使他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率部上井冈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行进至永新三湾时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决定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并要求各连党代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士兵中发展一批工农骨干分子入党。在离开三湾的行军路上,毛泽东和各连党代表利用休息时间找战士谈心,进行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前途教育,从中物色、考察一批积极分子时,赖毅被考察者之一。10月13日,部队到达酃县(今炎陵县)水口休整。第二天晚上在水口一个大祠堂里的阁楼上,由毛泽东亲自主持“水口建党”,赖毅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支部建在连上”时,由毛泽东主持入党仪式发展的第一批6名中共党员之一。宣誓入党不久,赖毅便与战友们一道,跟随毛泽东向井冈山进军,参加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井冈山,赖毅牢记毛泽东要求的红军三大任务:一是打仗,消灭敌人;二是打土豪、筹款子;三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政权。跟着毛泽东学会做群众工作。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来到一个叫做大坑的小集镇时,赖毅带领全班战士冲进一户土豪家里,看见房里放着各种各样的年货,光泡在茶油里的腊肉、腊鸭、腊鱼就有几大缸,与穷人住的阴暗、潮湿的破房和无粮过年的悲凉情景相比,完全是天差地别。他立刻叫战士们把土豪家里的年货和粮食统统搬出来,全部分给穷苦农民。部队攻克遂川县城后,土豪劣绅跑了,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反动派的恐吓和欺骗,也离开了家,街上冷冷清清,只剩下一些行走不便的老人。赖毅便带着战士们挨家挨户做宣传工作,并把没收土豪劣绅的财物送给他们,见老人们都不敢收,就学习毛泽东的宣传方法,叫战士拿来一把筷子,先取出一根递给老人折,老人没费半点力气,就“啪”的一声,把筷子折断了。接着又把一把筷子交给老人,老人使尽全身力气,也未能把这把筷子折断。赖毅于是因势利导地说:“老人家,和刚才折筷子一样,只要我们穷人团结起来,就不怕土豪劣绅,反动派也就不能奈何我们。”老人们听了心里一下子明亮多了,纷纷把家里人喊回来,热情接待革命军战士。不久,赖毅升任排长。8月底,参加黄洋界保卫战,创下了以少胜多的战斗奇迹。12月上旬,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主力从湘鄂赣边区到达宁冈与红四军会师后,红五军中的同乡带来了令赖毅极其悲痛的消息——他的亲人都被反革命势力杀害。
1937年,中央苏区的战友一起在红军大学里与毛泽东、朱德合影。前排左起:聂鹤亭、毛泽东、朱德、林彪、何长工、周子昆、赖毅;后排左起:杨得志、梁军、杨梅生、陈赓、贺子珍、姚喆、胡荣奎、萧新槐、江华、谭家述、谭冠三、刘型、张际春。
1929年1月,赖毅随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4月,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副官处副官。随部参与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斗争。12月,他作为党代表之一,参加在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会前,毛泽东亲自找赖毅谈话,了解部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使他加深了对毛泽东无产阶级建军路线的理解,在会上坚决拥护毛泽东提出的红军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原则,以及红军必须实行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必须肃清单纯军事观点和极端民主化等错误思想的主张。之后,赖毅任红十二军第一纵队司令部副官主任、纵队教导队政委、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政治部政训队队长兼俱乐部主任。1931年12月,任红五军团第四十四师第五团步兵连连长兼政委,第一三一团政委。1932年11月,入瑞金红军学校上级干部队政治班学习。不久,带病参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委财政部组织的筹款工作,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1933年夏,赖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总没收征集委员会主任兼总金库主任。11月,任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四团政委,参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春,任福建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不久兼军分区司令员。在指挥反“围剿”作战中,赖毅对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领导者实行的“处处设防、节节抵抗”越来越感到不对头,便以电报形式向上级“建议改变死守一地的所谓‘寸土必守’的方针,将部队深入到敌后去开展游击战争,以免自己天天挨打,更可在敌后发动广大群众,抗大政治影响,又可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因此,他被有关方面领导以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退却逃跑”错误为名,调任某新兵团政委,虽然“毫无思想准备,仍是愉快地担任新的工作去了”。10月上旬,赖毅参加长征,任第一野战纵队(军委纵队)第三梯队中共总支书记。12月,任中革军委警卫营政委,与营长杨梅生一道,千方百计做好安全警卫工作。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第四方面军会师后,8月中共中央为迅速脱离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危害党中央的险境,率红一、红三军先行北上时,赖毅和杨梅生正奉命率营部及3个连担任警戒任务,没有来得及随军委机关北上,根据上级指示随红四方面军南下,被改编为红三十二军第一0八团,杨梅生任团长,赖毅任政委。10月,因红三十二军指战员对张国焘推行的错误路线进行抵制,赖毅被张国焘采取“挖墙角”办法,调任中共川康省委组织部部长,干起地方工作。1936年春,又先后被调任川康省苏维埃政府财政厅长、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会计处处长、中共金川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华苏维埃西北联邦政府财政部部长、中华苏维埃“波巴伊德瓦”少数民族中央政府财政部顾问和中共川康省委党校教员等职。在短短八九个月内,被连续调动8次职务。10月,在红四、红二方面军分别在甘肃会宁城和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赖毅得以重返部队,任红四方面军直属队政治处主任。11月,调回中革军委直属队,任政治处副主任。1937年1月,入抗大第二期第二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