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绘画艺术

神州茶韵 2025-04-30 09:15:11

以茶为题材的古代绘画,现存或有文献记载的多为唐代以后的作品,如唐人的《调琴啜茗图卷》,作者已不可考,也有说是周肪所作。画中五个人物,一个坐而调琴,一人侧坐面向调琴者,一个端坐凝神倾听琴音,一个仆人一旁站立,另一仆人送来茶茗。画中的妇女丰颊曲眉,浓丽多姿,整个画面表现出唐代贵族妇女悠闲自得的情态。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斗茶图》,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风俗画。图中人物生动,布局严谨,人物模样,不似文人墨客,而像走街串巷的货郎,这说明当时斗茶已深人民间。

明代唐寅的《事茗图》画的是:一青山环抱、溪流围绕的小村,参天古松下茅屋数椽,屋中一人置茗若有所待,小桥上有一老翁依杖缓行,后随抱琴,似若应约而来。细看侧屋,则有一人正精心烹茗。画面清幽静谧,而人物传神,流水有声,静中有动。

明代丁云鹏的《玉川烹茶图》,画面是花园的一角,两棵高大巴蕉下的假山前坐着主人卢仝--玉川子,一个老仆人提壶取水而来,另一老仆人双手端来捧盒。卢仝身边石桌上放着待用的茶具,他左手持羽扇,双目凝视熊熊炉火上的茶壶,壶中松风之声隐约可闻。那种悠闲自得的情趣,跃然画面。

清代画家薛怀的《山窗洪供》图,清远透逸,别具一格。画中有大小茶壶及茶盏各一,自题五代胡峤诗句:“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并有当时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此画用枯笔勾勒,明暗向背,十分朗豁,立体感强,极似现代素描画。

雕刻作品,现存的北宋妇女烹茶画像砖是其中之一。这块画像砖刻的是一高髻妇女,身穿宽领长衣裙,正在长方炉灶前烹茶,她两手精心擦拭茶具,凝神专注,目不旁顾。炉台上放着茶碗和带盖执壶,整个画面造型优美古雅,风格独特。

日本的绘画艺术受中国的影响很深。日本以茶为题村的绘画也仿自中国,但有创新。如《明惠上人图》就是一例。在《明惠上人图》上,明惠坐禅松林之下,塑造成一个不朽的形象。绘画艺术与茶有密切联系,就是在现代摄影艺术中,与茶的联系也相当广泛,许多摄影师以茶为题材,拍摄了不少优秀作品。特别在一些名山拍摄的采茶画面,将山水峰岩、松竹花木和茶园融为一体,益发增添了茶区景色的诗情画意。

在北欧和美洲,到了18世纪,饮茶也已成为风尚,一些画家就常以饮茶情景作为题材,而且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作品。如爱尔兰画家N·霍恩的《饮茶图》,摩兰的名画《巴格尼格井泉之茶会》,现藏于维多利亚阿尔培博物馆中的名画《村舍内》以及苏格兰画家 D·维尔奇的《茶桌之愉快》等。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博物院中悬有关于茶的画两幅:一为凯撒的《一杯茶》,另一为派登的《茶叶》。比利时皇家博物院藏有《春日》、《俄斯坦德之午后》、《人物与茶事》及《揶揄》等多幅以茶为题材的名画。前苏联列宁格勒美术院中也悬有艺术家戈基尔的《茶室》画一幅。

本文来源:《中华养生茶典》,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