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个词叫,考研高考化。
大致的意思是,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考研也因为这个“量变”逐渐产生着“质变”。比如,考研大纲的改变,特别是数学,越来越有点像高考的意思。当然,并不只是这一个方面的改变。
虽然很多人在说这个词,并且很多专家呼吁不要让考研变得像高考一样。原因在哪里?本质的区别在于,研究生的选拔是在挑选科研人才,所以并不只能看分数,也要在乎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所以说,考研不同于高考的地方就是,考研有复试环节。这个环节就是为了让招生单位去选拔真正适合做科研的“苗子”,最终的考核成绩也就是由初试和复试按照加权成绩进行敲定,然后择优录取。
说到底,考研不是高考。考研它并不是一锤子的买卖,并不是说你成绩达到了录取分数线你就能去读研究生。一方面,教育部每年都会划定考研的国家线,无论是总分还是单科,考生的成绩都达到要求才能有资格进复试。而且有些学校还会进行自主划线。而高考则不同,不管你单科多少分,哪怕你有一门科目成绩是0分,只要达到要求也能被大学录取。另一方面,复试也有规定,不及格也会被一票否决。
需要说明的是,招生单位复试的时候,并不只有一个人,而是具有一定的规模,比如复试的评委专家有七个人,一个组长,另外还有秘书等等。最终的复试成绩由所有的老师给的评分进行汇总,然后给出一个分数。这个过程,并非常人能够左右和改变。
那么我们接着来说最近在网上争议比较大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考研的事情,大致的情况就是,一位初试分数390分的考试被刷了,因为复试成绩低,最终的总分比较低。而让人意外的是,另外一位分数只有330分的考生却被录取了,原因是复试成绩比较高,最终逆风翻盘。
网友们不淡定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人觉得这不公平,为什么人家初试第一名却被刷,而被拉了60分的第二名却能被录取?很多人想不通!
说实话,大家这样想并没有错,因为对事物保持质疑说明我们在思考,但是否定要有依据,并不能靠主观臆测,更不能靠自己所谓的“伸张正义”。
对于这件事情而言,我想很多网友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先入为主的观念。大家一看,第一名考了390分,第二名只考了330分,大家就会认为这个名额肯定是390分考生的了,毫无悬念!因为第一名考得好,所以他优秀。
当第二名逆风翻盘的时候,大家接受不了,也不愿意去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
第二,对事情不够了解。就考研而言,前面已经说了很多,它不同于高考,不是只看一个分数就能说明谁更优秀。而且在整个考研过程中,第二名也同样优秀,只是大家选择性看不见——他的复试成绩很好。这说明,他在复试中表现更加亮眼,这难道不也是优秀的一种体现吗?
但是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那个能看得见的初试成绩上,甚至对第二名复试的优秀表现产生疑问以及“敌意”——感觉他怎么可能考这么好?一个初试成绩这么低的考生!
但现实就是如此,人家复试成绩高,最终加权分数高。
对于医学生而言,或许复试的占比会更高,相信医学生对此更加了解。就我们而言,如果你也是专家,你会喜欢一个理论比较丰富的考生,还是一个综合能力比较强的考生?我想应该是后者。
无论是学术论文、英语能力或者是临床经验,这些都应该是医学生所具备的“看家本领”,如果你这些能力比较差,或许真的应该去接受自己的失败,然后提升自己卷土再来。
事情的发展越来越离谱,质疑声应该存在,但是有人对第二名的考生身份的质疑或许没有这个必要。有网友称,第二名的考生与他所在的本科院校的一位领导同姓,于是就认为他是学校领导的儿子,能够在被第一名拉60分的情况下逆风翻盘并不是靠自己的真本事,而是“走后门”。
说真的,这就有些离谱了。质疑没有错,但是咱们不能造谣。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复试是由一个评审团组成的,有组长以及秘书,以及其他老师。如果说,考生真的认识熟人,难道他能一个人改变整个评审组的意愿?如果这是真的,协和医学院的那些教授导师们又成了什么?
所以笔者认为,这很显然是不可能的。况且人家济宁医学院已经作了书面的情况说明,考生和学校的领导并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通过这件事情,考生们更应该意识到,考研不仅仅是考试,复试并不是不重要。你要明白,你初试成绩高,仅仅代表你拿到了进入复试的名额而已。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比如某学校的某工科选择,初试分数高的能达到400分,而低的刚刚过线仅仅考了280分,这个分数差达到了120分,难道这些考生都有一个“处长爸爸”?我想,我们在质疑的时候也要保持理性,重视事实依据,承认考生的优秀。
对此,读者朋友们怎么看。
这件事可能没水分,但是这也是证明了考研是有操作空间。
如果分数没意义那么考试来做什么?如果分数有意义,那么第一名是怎么被刷下去的?
嘴里怎么说就是什么。谁会去真的调查,又不干自己的事???自己明白就好。。。
越描越黑
研究生的本质就是搞科研的。如果你是导师,你是想要一个学习很好但是从来没接触过科研的学生,还是一个已经能发SCI一作的研究生,而且影响因子有6+,这么说可能功利性强了点,但也是现实。本科都能发SCI了,在北大这么好的学术环境下不更是起飞?
画重点:非常人能左右的。能左右的是普通人能干的了吗?
面试增加了人为主观环节,不公平公正的可能性更大。董事长:这个面试的是我侄子,你不用顾及这个,做到公平就行了[笑着哭]。然后一堆人都失去了初衷。就是100个面试官又如何?
考研复试取消吧,能考高分就是人家的学习能力,说别的都显得苍白无力,不然选调生为啥都选双一流大学的考生,这是不是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