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传统佳节春节期间,乡村的气氛总是弥漫着浓厚的喜庆与热闹。在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下,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论着家常。他们的话题五花八门,一会儿是今年的收成如何,一会儿又是哪家儿子娶了媳妇,哪家女儿嫁到了城里。然而,在这热闹的场景中,我却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现象。
作为一名刚从外地归来的大学生,我注意到,村里的大学毕业生们,不论是博士、硕士还是本科生,在回到家后,总是表现得异常沉默。
记得去年的春节,我同样坐在村口的石凳上,聆听着乡亲们的闲谈。起初,大家对我这位归乡的大学生充满好奇,纷纷询问我在城里的生活。但当我开始详细介绍我的工作内容、城市的变化以及生活的节奏时,周围的氛围顿时变得尴尬起来。乡亲们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话题也迅速转向他们熟悉的生活琐事,而我,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仿佛成了一个旁观者。
这种尴尬的氛围并非个案。我发现,每当其他在外念过大学的人回到村里,他们也往往保持沉默,不愿意参与到乡亲们的谈话中。
有人认为,这种“安静”是因为城乡生活差异导致的。大学生们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知识教育,对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高的追求。而村民们则更看重的是生活的安逸和农田的丰收。这种价值观的差异,使得双方很难找到共同话题。
大学生们的“安静”还源于一种对自我身份的矛盾心理。回到家乡,他们往往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有出息”的象征。这种无形的压力让他们感到自己仿佛被架到了一个高高的台子上,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受到放大审视。因此,很多大学生选择了沉默,以免说错话,更怕让乡亲们觉得自己“洋气”了,看不起家乡。
我曾和一个在城市工作的硕士生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他每年春节回到村里,总是被家人和邻居夸赞“有文化”“在大公司上班”。然而,他自己却总是沉默寡言,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城市的生活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面对家乡亲戚的殷切目光,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这种“安静”背后,实际上是对城乡差距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妥协。
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对于我们这些返乡的大学生来说,这份“沉默”既不是爆发,也不是灭亡,而是一种选择,是对生活在不同世界中的一种妥协。我们尊重家乡的美好,也追求城市的追求,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
这种“安静”并不意味着隔阂,相反,它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当我们学会在村口的石凳上静静地聆听乡亲们的生活故事,当我们不再急于展示自己的外面见闻,实际上是我们在尝试理解家乡、尊重家乡。这种“安静”,是对家乡文化的尊重,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去年春节的一个夜晚,村子里的喧嚣逐渐平息,只剩下微弱的月光洒在田野上。我坐在家门口,望着远处的山影,心中涌起一阵温暖的感觉。这片土地,曾经养育了我,如今它依然安静地守护在这里。这份“安静”,是对家乡最深沉的爱与敬意。
总之,村里凡是大学毕业的人,回到家就变得安静,并非因为我们觉得高人一等,也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起家乡,而是因为我们在这份安静中找到了与家乡相处的方式。正如苏东坡所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种安静,是我们在外漂泊后,重新回到家乡,找到内心安宁的一种方式。它既是对家乡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成长的接纳,是我们学会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