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点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评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送人玫瑰,留有余香
鲁哀公曾向孔子发问:“昔日舜王,究竟佩戴何种帽子呢?”孔子并未立即作答,哀公便追问:“寡人向您请教,为何您默不作声呢?”孔子恭敬地回应:“因为君上所提之问,并未将更为重要的方面置于首位,所以臣正在思考如何妥善回答。”
哀公闻此言,颇感诧异,问道:“那何为更为重要的方面呢?”孔子答道:“舜帝在位时,爱民如子,选贤任能。他的德行高如天,厚如地,且宁静谦虚;他的教化顺应四时,包容万物,使万物得以生长,因此四海之内皆接受他的教化。于是,凤凰与麒麟在其境内显现,连鸟兽也被他的威德所感化。这并无其他原因,只因他珍视生命、仁爱众生!君上舍弃了这些更为重要的方面,却仅关注舜王的帽冕,因此臣才未能及时回答。”
舜的德行感召天地,恩泽四方,历代诸侯君王无不仰慕其德,期望能善治天下。然而,鲁哀公身为一国之君,向孔子求教时,却仅关注舜王的冠冕穿戴,未曾想到国计民生、舜之仁心德风,这无疑是舍本逐末、弃大就小。孔子缓对,并非不愿回答,而是希望能引导哀公将心思放在更为重要的国事上,助其安邦定国。学习应重实质而非形式,应学习舜王之仁爱好生、利益苍生百姓的精神。
这个故事深刻地展示了孔子教育思想的深邃与远见。他强调,学习历史人物的真正价值,在于领悟并实践其高尚的品德和治国理念,而非仅仅模仿其外在的装束或行为。这充分反映了儒家学说中“仁爱”与“德治”的核心观念,即领导者应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来影响和治理国家,从而带来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同时,孔子对哀公的回应也彰显了儒家“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高尚情怀。真正的智者应专注于大道的追求,而非个人的得失或小事的纠结。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鼓励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内在品质的提升,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事据《孔子家语》)
鉴于平台规则,只有您点了“关注”,与我互动才会成为铁粉。可以享受第一时间收到文章的推送。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