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一则“贵州毕节一男子将与两位新娘结婚”的邀请函在社交平台广泛流传,引发网友热议。毕节警方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此事不属实,已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劝导。
(4月17日上游新闻》)
警方之所以说“此事不属实”,也不是毫无道理。据最后了解的情况是:婚纱照,以及结婚邀请函里的两名女子,一个是新郎的前妻,一个是新郎的未婚妻。有回应说:三人拍摄婚纱照系“闹着玩”。经民警教育劝导,原定4月19日的三人婚礼计划取消,新郎将与现任未婚妻完婚。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这只是闹着玩?既有邀请函,邀请函上印着“3人的婚纱照”,而且男子发布的请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着,将于4月19日在当地某酒店与两位女性举行婚礼。邀请海报显示,两名着新娘妆的女子挽着该男子的胳膊。同时,还有一则新郎与两女子互动的短视频。
更进一步可以印证“不像闹着玩”的是:4月17日,宴会中心发布的声明称,在最初接到预订时,预订方并未如实告知将是三人举办婚礼这一特殊情况。按正常流程完成相关预订手续后,随着事件在网络发酵,酒店方才知晓此次婚礼的特殊性质。我国实行一夫一妻制,这是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保障婚姻家庭稳定和谐的基石,具有不可撼动的法律地位与社会价值。任何企图违背这一原则的行为,都与我国的法律规定和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基于此,本酒店决定取消此次婚礼预订。
从事件本身来看,虽然警方进行了教育劝导,原定4月19日的三人婚礼计划取消,新郎将与现任未婚妻完婚。但这起事件留下的追问是诸多的。“一男二女结婚”这种违背传统婚姻伦理的设想,冲击了人们心中对于婚姻的基本认知。这表明,尽管社会在不断进步,但一些糟粕的思想也容易沉渣泛起。所谓的“闹着玩”真的只是闹着玩?恐怕答案就写在人们的心里。仅仅是教育劝导是否能够从根本上修复已经被扭曲的三观呢?
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而言,“一男二女结婚”的“闹剧”不良影响不容小觑。海报能撕下来,三观如何修复?有违公序良俗的现象,不是简单地撕掉一张海报就能够消除影响的。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通过正面的宣传和教育,弘扬正确的婚姻观和家庭观。
“一男二女婚礼”事件,无论是事件本身还是警方的处理方式,都应该成为我们反思的契机。我们应当通过这一事件,深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去维护和弘扬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和道德观,从而为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事实上,在我们的社会里,离婚不离家式样的“婚姻”并不是不存在的。1男2女准备举办婚礼,一句闹着玩的就算了?其实,最大的悲哀在于,我们对于那些离婚不离家的“另类婚姻”还处于民不告官不究的层面,甚至法律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