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受特朗普关税的打击尤为严重。德国业界呼吁欧盟与美国谈判,同时认为如不能与美达成协议,也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美欧关税争端正在日益加剧。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对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德国的打击尤为严重。德国新政府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汽车关税
自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以来,美欧关税争端正在日益加剧。
在3月12日美国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正式生效后,欧盟立即宣布对等金额反制措施。翌日,特朗普随即威胁“反反制”,他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称,如果欧盟不取消对美国将要加征的威士忌产品关税,美方将很快对来自欧盟国家的酒类产品征收200%的关税。
3月26日,特朗普又在白宫签署公告,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并已于4月3日生效。
然而,欧盟委员会4月7日仍强调称,“我们愿意与美国进行谈判。事实上,我们也已经提出了工业产品零关税的互惠方案”。
但特朗普当天就拒绝了布鲁塞尔的零关税方案。当被问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的提议对他来说是否足够时,特朗普向记者表示:“不,不够”。相反,特朗普建议欧盟成员国从美国进口更多能源,并称这将是他努力消除与欧盟贸易逆差的一个重点。
特朗普之所以要挥起汽车关税大棒,是因为他希望利用这一关税加强美国作为生产基地的地位,减少贸易赤字。毕竟只有在美国生产的产品才无需支付惩罚性关税。从目前来看,美国进口的汽车、发动机和其他汽车零部件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且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进口量要大大超过出口量。
特朗普还承诺称,加征关税不仅将为美国带来上千亿美元的额外收入——这笔钱足以支持减税措施,帮助美国偿还堆积如山的债务,而且将让美国国内汽车业再次大发展,因为他相信,为了避免关税,汽车制造商今后将完全在美国生产。
特朗普还表示:“这非常令人兴奋。这将迎来新的汽车厂。我们还从未见过这样的数字。在就业方面也是如此。”但他也承认:“这需要一些时间。”
在这次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时,特朗普再次公开抱怨欧盟占了美国便宜。据他称,美国购买了数以百万辆计的欧洲汽车,但由于贸易壁垒,却“几乎不可能”将美国汽车出口到欧盟。
此前美国对来自欧盟的汽车确实只征收2.5% 的关税(当然对轻型卡车征收的关税要高得多,达到25%),但欧盟却要对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征收10%的关税。
此外,特朗普还对欧盟的其他法规感到困扰,如严格的排放和安全标准等。因而,特朗普对欧盟积怨甚深。这也才会使他在对钢铝加征关税后,进一步对包括欧盟在内的进口汽车痛下狠手。
据悉,25%的关税适用于所有进口汽车,从小型车到轿车、越野车和轻型商用车。进口关税还将适用于汽车关键零部件。
首当其冲
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将重击欧洲,而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
《柏林晨报》在报道美国关税对德国汽车业的影响时,就尖锐地指出:“没有任何其他一个欧洲国家像德国那样在美国销售如此多的汽车”。
据该报报道,2024年,德国向美国出口了45万辆汽车,几乎每八辆出口汽车中就有一辆销往美国;反之,只有13.6万辆汽车从美国销往德国,且主要又是来自美国工厂的欧洲品牌汽车。
据称,保时捷受到的冲击最大,因为它没有在美国设厂,却几乎每三辆新车中就有一辆销往北美。宝马每六辆汽车中也有一辆销往北美。
而对大众、奥迪和梅赛德斯-奔驰而言,这一比例则分别为12%至15%。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奔驰、大众、宝马等德国大型汽车制造商长期以来一直在美国本土生产汽车。
而就德国车企在美国设厂一事,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最近在德国电视二台上就介绍称,德国车企在美国的员工总数约为14万名员工,每年生产约90万辆汽车,且其中大部分用于出口。
对于德国汽车工业来说,尤其具有威胁性的是,只要单个零部件仍然来自德国,就不能通过在美国生产汽车来降低附加成本。
此外,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还将进一步重创德国汽车工业。德国波鸿汽车研究所主任、被誉为“汽车教父”的费迪南德•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指出:“如果关税长期存在,德国汽车制造商将会继续把生产迁往美国。这就意味着德国将会失去更多的工作岗位。”现今德国汽车行业仍有大约78万名员工,但很快就会减少到50万人。
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的消息传来后,股市反应激烈:欧洲汽车制造商的股票价格均暴跌,在德国,特别是保时捷、奔驰和宝马的股票受到影响。
当然,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预计汽车关税将使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减少0.18%,这意味着汽车关税本身对德国总体经济的影响尚在可控范围内。据估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只遭受0.04% 的微小损失,但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美国通胀率将上升约一个百分点。
当然,密歇根州汽车行业协会(MichAuto)执行董事格伦•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也已坦言:“即使是微小的价格上涨也会影响需求。而这对供应链、生产成本都将会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工作岗位流失。”因而,后果不容小觑。
应对策略
现今,欧洲每年向美国出口价值约500亿美元的汽车。从4月3日起,特朗普政府已将对来自国外的汽车关税提高至25%。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欧盟现已承诺将予以反制。
欧盟委员会警告说,关税对企业不利,对消费者更不利。据报道,欧盟已准备好了报复性关税的清单。
德国看守内阁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也称关税是“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坏消息”。他表示,欧盟必须果断应对。“必须明确的是,我们不会向美国退让。需要的是力量和自信。”
当然,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也发表评论称:“德国汽车行业呼吁美国和欧盟立即就双边协议进行谈判。这将为讨论汽车产品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供一个论坛,并可能促成一种更加平衡的方法。”穆勒表示:“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是推动美国进一步投资和就业的关键因素。出口的成功和进口的成功是相辅相成的,是经济成功的两个方面。美国政府和欧盟应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在接受德国电视二台采访时,穆勒还表示,重要的是要让同样受到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的国家,如日本、韩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联合起来。
不过,穆勒也并没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如果不能与美国达成协议,也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穆勒还作出强硬表态,表示:“说到底,我不会排除采取任何措施的可能性。”
当然,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前夕,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3月27日和28日访问了中国。看来欧方也确实在设法通过加强对华合作来应对新变局。
另一方面,在接受采访时,穆勒也尖锐地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是削弱汽车工业的唯一原因。她声称,一些德国制造商目前正在考虑将更多的生产迁往美国,然而,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仅仅是因为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
穆勒直言道:“这里的能源价格是美国的三到五倍,关税和其他税收更高,税款和劳动力成本也更高,官僚主义令人窒息。”
安永咨询公司专家康斯坦丁•加尔(Constantin Gall)也表示:“德国汽车制造商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销售疲软,对电动汽车的高额投资没有得到回报,因为需求远没有预期的那么强劲。”加尔还用 “昂贵的软件故障、重组成本、召回等企业自身问题 ”解释了发展不佳的原因。此外,他还指出,“对新车型和创新的高额投资”将会耗费大量资金并降低利润率。
为此,穆勒也坦言道,“我们还必须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她还要求道,欧盟和未来的德国政府迫切需要采取经济政策措施,还称,“欧盟也必须认识到,它必须做好自己的功课。”
政治方面,2月23日德国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后,获胜的联盟党在3月结束与社民党的试探性会谈,随即进入组阁谈判,并于4月9日就组阁协议达成一致。
即将成为执政伙伴的联盟党和社民党现已明确表态,希望通过激励措施来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并支持供应商管理转型。民众普遍期待德国新政府能将汽车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把德国打造成汽车产业基地,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