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家里出现这3种人

紫巧说情感 2024-10-11 19:30:45

心理学导师黄启团在《圈层突围》中,提出了一个“黑洞人”的概念。

这类人不停地散发着暗黑能量,将周围人吞噬于深不见底的泥沼之中。

只要和他们在一起,你就要做好被否定、打压、指责的准备。

“黑洞人”一般有三种:

情绪黑洞、认知黑洞、反馈黑洞。

而一个家庭一旦出现这三种“黑洞人”,那便是最大的悲哀。

情绪黑洞人

作家戈尔曼说:

“情绪,具有超强的传染性,而且会演变成情绪泛滥。

不仅会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而且会因为一件事蔓延到所有事。”

太过于情绪化的人,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不经意间就会引爆,殃及无辜。

这种人情绪起伏不定,凡事总往消极处想,时常散发着负面能量。

他们身上堆积的情绪垃圾,会汇聚成一个情绪黑洞,吞噬掉家庭中每一个人的正能量。

在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伊芙琳听说自己的丈夫坤德,曾在婚前爱过一个蒙古姑娘。

从那以后,她的心里就种下一颗嫉妒、怨恨的种子,脾气变得暴躁无比。

对丈夫和儿子越看越不顺眼,每天各种控制和打压。

当儿子金得长大成人后,伊芙琳给他说了一门亲,让他娶一个歪嘴姑娘为妻。

金得不同意,伊芙琳气得发疯,她大吼道:

“你喜欢的人娶不上,不喜欢的人送上门,这就是你和你父亲的命!”

金得说:

“如果你逼我娶她,我就从山崖上跳下去!”

伊芙琳很不屑地说:

“你要是真有这骨气,也算是我伊芙琳的儿子了!”

接下来,伊芙琳依然一意孤行,为金得筹办了隆重的婚礼。

在婚礼上,金得打扮一新,表情却一直很冷漠。

婚礼仪式结束后,金得周到地给每一个人都敬了一杯酒,之后对众人挥了挥手说:

“你们好好地吃吧、喝吧、唱吧跳吧!我太累了,要离开你们了。”

然后,他找了一棵风干的松树,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伊芙琳声嘶力竭地哭嚎着,而丈夫坤德却哭不出来,他声音颤抖地说:

“这回,他是你伊芙琳的儿子了吧?”

伊芙琳的一生,都陷在自己的情绪黑洞中,她感受不到夫妻之爱、母子温情,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馨和温暖。

她不但毁了自己的人生,也毁了丈夫的和儿子的一生,何其不幸,何其可悲。

有位心理专家曾说:“情绪巨婴,是情绪的奴隶,他们被情绪操控着,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

而在一个家庭中,没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一个情绪巨婴。

若是这个“巨婴”陷入情绪黑洞,那就会把整个家庭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认知黑洞人

有人说:

“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是固执己见、墨守成规,拒绝主动学习和成长,固守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视角狭窄、固执己见,是认知黑洞者的典型表现。

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塔拉的父亲,极端专制、偏执成性。

他不让孩子们上学,生病了也不去看医生,还经常一意孤行,让家人身体受到重大伤害。

但她父亲认为,每一次受伤、每一次死里逃生,都是因为他们被选中。

他们是特别的,是上帝精心策划了一切,是上帝在考验他们。

在塔拉家,不管谁生病了、受伤了,从不准去就医。

只需在家敷敷母亲自制的几种并无太大用处的草药酊剂,然后在大太阳底下暴晒,慢慢熬到痊愈就行了。

塔拉家的孩子也不接受学校教育,只是在家由母亲教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

除了几个年长的哥哥上过几年学,其他几个孩子从未踏进过教室。

就连塔拉的奶奶都认为,孩子们应该去上学,而不是像野人一样在山里游荡。

但塔拉的父亲却对学校教育嗤之以鼻。

他认为,把孩子们送到学校,就和把他们交给魔鬼没什么两样。

所幸,他们家七个孩子中,有两个孩子,塔拉和哥哥泰勒,逃离了这个家庭。

他们通过自学、考试,上了大学,改变了人生走向。

而另外的几个孩子,则被长期困在认知的底层不得翻身。

塔拉的父亲,无疑是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认知黑洞”里。

他偏执的思想,不但禁锢了一家人的精神世界,也毁掉了孩子们原本该有的美好人生。

心理学家说,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是固步自封、自以为是,还喜欢控制身边的一切。

一个家庭中,只要父母有一方陷入认知黑洞,整个家庭都会陷入泥沼中,看不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对于这样的父母,与其辩论,不如沉默;与其试图拯救,不如适当远离。

反馈黑洞人

身处反馈黑洞的人,像个局外人一样,对人对事漠不关心,身边人几乎无法从他身上获得一点点正反馈。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你的喜悦无人分享,你的悲伤无人诉说,你的情绪只能独自消解。

小说《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父亲,就是一个深陷反馈黑洞的人。

他认为是儿子阿米尔的出生,夺走了妻子的生命,因此他对阿米尔一直表现得非常冷漠。

可儿子阿米尔却非常渴望得到父亲的关注和爱。

有一次,阿米尔满心欢喜地找到父亲,给他看自己写的小说,可父亲却表现得十分敷衍。

他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说:

“挺好的,你写得很好吧,是吗?”

然后,就兀自抽着烟,仿佛忘却了一旁眼巴巴等着他看小说的阿米尔。

父亲这样的反应,使得阿米尔感到自己不被爱、不被尊重。

他感到心灰意冷,性格变得愈发的懦弱和阴郁,但内心对获得父亲称赞的愿望更加强烈。

后来,在风筝节上,阿米尔的好朋友哈桑,为了让阿米尔拔得头筹获取父亲的关注,拼尽全力去追那只飘远的风筝。

谁知半路却被一群残暴少年欺凌,而阿米尔却选择了胆怯地躲在一边。

事后,阿米尔的父亲依然没有给到阿米尔想要的称赞。

而阿米尔却因无法战胜内心良知的折磨,选择用污蔑的手段将哈桑赶走了,试图逃避自己的过错。

不久,战争爆发,阿米尔跟随父亲逃亡到了美国一起生活。

他一次又一次去用实际行动去获取父亲的关注,父亲这才终于慢慢认可了他。

多年以后,父亲去世了。

阿米尔接到父亲老友打来的电话,他才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而自己年少时,为了获得父亲关注所做的一切,却使得父亲与自己的私生子哈桑永世分离,也使年轻的哈桑英年早逝,命丧家乡。

阿米尔的父亲,早年深陷黑洞中。

这种无形之中的淡漠,给自己的两个孩子,造成了心灵上不可磨灭的伤痕,还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所幸晚年的父亲,慢慢觉醒,给了阿米尔应有的关注与尊重,可惜付出了失去另一个儿子的沉重代价。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身为父母,切勿做一个黑洞者,这只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心灵伤害。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无回应处,是绝境。”

孩子渴望父母给到自己反馈,哪怕是负面反馈也好过没有任何的反馈。

父母要积极回应孩子,给到孩子一些正反馈,一些积极正面的情绪价值,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是人类的避风港,借以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

可有的时候,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恰恰是家庭中的人带给我们的。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出现情绪黑洞人、认知黑洞人和反馈黑洞人。

如果真的出现了,那么想办法逃离,才是唯一的出路。

加利福尼亚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与快乐的人接触,可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如果你每天接触的人都很快乐,那么你的快乐几率,就会提升15%。”

生活中,同行的人比风景更重要。

远离让你不开心的人和事,别让黑洞体质的人长时间接近自己。

当你身处一个正能量的磁场中时,所有的美好,都会不期而至。

作者 | 诗漫·陪伴你的路,心理咨询师、催眠疗愈师、亲子阅读推广人、喜欢看书、看剧、看电影,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

0 阅读:18

紫巧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