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棉橡树
“我帮你带了3年孩子,现在都72岁了,你怎能忍心让我无家可归呢?我伺候你们一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你月子里的内裤都是我帮你,你忘恩负义,真是不孝啊,让邻居们都来评评理呀。”早晨6:00,小区门口的吵闹声惊醒很多人。
打开窗户朝楼下望去,原来是小区的李老太太正在用喇叭冲着对面的楼高声喊,见来往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老太太的声音也越发高了起来,委屈里夹杂着哭声,开始说起了事情的原委。
“我有高血压、心脏病、重症失眠,但我还是克服困难,帮儿媳带了3年孩子。”李老太太哭诉道。
三年前,李老太太的儿媳生下了孙子。李老太太高兴极了,她家可是三代单传呢,于是李老太太立刻带上笨鸡蛋,用旧衣物做的小褥子、尿布,还有邻居、亲戚小孩穿剩下的衣服等足足打包了5大包,一个人从村里坐公共汽车、再转火车,才到了儿子儿媳生活的城市,打电话让儿子到火车站去接她。
一路上,她跟儿子打听小孙子的情况,嘴都合不上,可刚到医院,儿媳开口就骂儿子:“你不知道自己的媳妇儿刚生孩子吗?死哪儿去了?”
李老太太听的明白,表面上是在骂儿子,其实是在骂自己。
“我儿子去接我了,不行吗?别忘了,你生的也是儿子,也有老的那一天。”李老太太毫不示弱地回怼儿媳。
结果儿媳一怒之下将李老太太赶出了医院,李老太太想看孙子一眼都不能。
说到这里,李老太太擤了一把鼻涕,甩在地上。
更让李老太太生气的是,儿媳回家后将她带来的5大包东西全都扔到了楼下的垃圾桶里。
“你们说可恨不可恨,那可都是我攒了好几年的东西呀。”李老太太继续说,“最要命的是,我那儿媳把我的送子观音和财神都扔了,这就是要了我孙子的命,断了全家的财运啊。”
这时的人群里,老年人开始劝李老太太想开点,年轻人,特别是身为儿媳的年轻人都开始强调一个观念:婆媳一起住,就要互相尊重,你儿媳不喜欢这些,你就别弄呗,免得费力不讨好,大家都委屈。
一听大家说到尊重,李老太太更来劲了,她认为在这个家里,她是老人,理应受到最大的尊重,可儿媳并没有做到。
有一个礼拜天,李老太太实在忍无可忍睡懒觉的儿媳,她先是敲儿媳的房门,让人家起床,儿媳不起床。
10分钟后,李老太太又将自己的手机铃声开到了最大,播放一些关于孝道的录音,儿媳还是不起床。
又过了10分钟,李老太太听到了儿媳在卧室里骂骂咧咧地和儿子吵了起来,马上推门进去帮腔道:“谁家女人像你这样,只要不工作就睡懒觉,既不伺候老人,也不心疼丈夫,更不管孩子。”儿媳并没有和老太太争论,而是穿着睡衣出门,到酒店开了一个房间,睡了一天,还将开房的发票摆到了李老太太的面前。
“一天399元呢,你们说说,她败不败家?这是尊重老人吗?”李老太太气愤地说。
当然,关于这件事,听众依然分成两派,观点也截然相反。
“当妈的哪有不为孩子考虑的,我是真的替他们打算呀。”老太太继续说。
原来李老太太的儿媳根本没有打算让她来带孩子,一出院,儿媳雇的月嫂就到家了。
李老太太一听这个月嫂一个月要1万元工资,立刻急红了眼,先是话里话外嫌儿媳败家、浪费,又命令儿子说她心脏不好,要做个支架手术,让儿子准备5万元手术费。
月嫂工作的前三天,想方设法地给儿媳做各种月子餐,李老太太也觉得实在太浪费也没有必要,眼看月嫂的试用期马上就要到了,李老太太使出了狠招,她竟然掐了自己的孙子两次啊,并且诬陷是月嫂所为。
儿媳还在疑惑之时,月嫂就看清了形势,主动离职了。
“你们知道不,伺候月子是真累呀,但那是自己的儿媳和孙子呀,还能咋办?”老太太一脸无奈,但更多的是骄傲。
但李老太太说儿媳并不感恩自己的付出,反而每天给自己摆脸子,一年后儿媳竟然将她的母亲接了过来带孩子。
“妈,我妈过来住一段时间,你不是身体不好吗?我妈帮我带孩子,等她熟悉了,你就可以回老家休息了,家里就两个卧室,你这个房间要再加一张床,你们挤挤。”
儿媳说得很客气,但李老太太还是听出了这是儿媳下的逐客令。
“我有重度失眠,神经衰弱,不能和别人同住。”李老太太严词拒绝了。
结果儿媳就让母亲和她同住,将李老太太的儿子赶到了客厅的沙发上。
几天后,李老太太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叫上亲家母一起,带着孩子到小区去遛弯儿,李老太太特意找个人多的地方,大声地说了起来:“老人呀,和子女生活,得有眼色,不能影响子女的正常生活,是不?”说完,特意看了亲家母一眼,见亲家母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就继续说:“老话说的好,养儿防老、养儿防老,没有听说过养女儿防老的,你看户口本上,户主永远都是男人,孩子姓男人的姓,为啥呀?还是男人当家呗,这到啥时候都不会变。”李老太太的话刚落音,亲家母就急匆匆地回家了,当天晚上,亲家母就订了回老家的火车票,第二天就回家了。
“谁家的孙子不是谁自己带的?哪有姥姥带孙子的!”老太太说完,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她(儿媳)根本就不知道我为她省了多少钱,又倒贴了多少钱。”李老太太摊了摊手,控诉道。
“月嫂1万元吧,每个月要保姆费至少2000元吧,三年多少钱?七八万呢?最主要的是,我还要倒贴他们过日子呢。”李老太太继续说。
李老太太介绍说,儿媳很自私,只顾自己买买买,完全不顾儿子的死活。
有一年过年,儿媳买了一件大衣,4500元,儿子的衬衫领子、袖口都破了,儿媳也不管,老太太只好自己出了钱给儿子买了一套西装。
儿媳过生日,买了一个戒指,9999元,儿子过生日,见儿媳没表示,老太太又自己出钱给儿子买了一件羽绒服。
儿媳本命年,买了从里到外一身红,花费2990元,到儿子本命年,李老太太也是自己出钱给儿子置办了一身。
三年了,我儿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连内裤、袜子都是我买的,花费5万元还多,这不,前两天儿媳给我儿子买了几条内裤,我儿子坚决不穿,说不舒服,凡事还要靠妈呀,还是妈最心疼、最懂儿子啊。”李老太太说完,竟然自我感动地哭了起来。
可即便这样,李老太太的儿媳还是在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的第二天,决心将婆婆赶走,理由有三:
一是,李老太太对孩子太溺爱,妨碍儿媳教育孩子,冲突多。
二是,李老太太总是挑拨儿子、儿媳夫妻关系,夫妻已冷战一年多,几近离婚。
三是,婆媳矛盾尖锐,李老太太又是一个大喇叭,经过李老太太添油加醋、歪曲事实的宣传,儿媳已经成了小区里最不孝顺的人。
“这个家有我没她,有她没我。”儿媳对儿子下了最后通牒。
“可是我都3年没回老家了,老家的房子破旧了,不能住人了,而且我把退休金也都倒贴给他们了,现在我是无家可归呀,怎么办呢?”李老太太说完,放声大哭。
而李老太太的儿子和儿媳,自始至终都没有出来。
围观的人更是议论纷纷,有的老人感同身受,批评着年轻人的狠心、薄凉和不孝。
年轻人则感叹这三年时光里的气愤、怄气、夫妻感情破裂,是多少付出和金钱都不能弥补的。
其实,李老太太的委屈和悲剧,儿媳的无奈和薄凉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只听一面之词,我们难以判断对错。
我只能说,在性格不合,还没有包容和理解能力的家庭中,婆媳最好不要同住,否则很难避免出现婚姻破裂等更大的悲剧。
愿以上文字,与我的读者共勉。
喜欢我的文字,欢迎您留言、点赞、转发、讨论。
今日讨论话题:
如果婆婆可以帮忙带孩子、做家务、提供经济帮助,你愿意和婆婆同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