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邓小平给尤太忠递来一根烟,尤按住兜里的中华没敢往外掏

漫步心灵田野 2025-04-12 09:55:41

1973年2月份,邓小平在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干了三年苦活后,终于回到了北京。他正坐在院子里悠闲地看报纸呢,突然听到大门那边有人咚咚咚地敲门。

卓琳,邓小平的妻子,打开门一瞧,发现外面站着的是尤太忠、苏振华还有李达这三位大将军。

这三位都曾是邓小平手下的将领,国家成立后被授予了将军的头衔。当他们来拜访时,邓小平感到十分惊讶,按常规,普通人根本没机会见到他。

这时候,北京军区副司令尤太忠赶紧接茬道:“还好守门的连长是我以前的手下,要不然咱们想来看望老领导,门儿都进不来。”

尽管如此,邓小平对三位将军的突然到访还是觉得挺意外。

虽然邓小平已经再次站出来准备接手工作,但一切还没最终确定,这时候去探望他,政治上的风险可不小。特别是邓小平这人,有啥说啥,不怕得罪人,所以总有些人时不时就要“批判邓小平”。

邓小平从江西回到北京后,那会儿还没啥人去探望他。结果,尤太忠他们三位将军一去,邓小平不光是惊讶,心里头也是暖洋洋的。

卓琳给大伙儿把茶都倒好了,邓小平这才轻拍了拍尤太忠的肩,笑道:“你们胆子不小,真就来了啊!”

说实话,不是谁都有那份胆量在政治上迈出那一步。当时,尤太忠邀请了四位将军,可到了要动身的时候,其中一位将军却退缩了,没敢现身。

尤太忠果断地回应道:“您是我以前的头儿嘛!来探望老领导,我们哪会不敢呀。”

邓小平乐呵呵的,给在座的每个人都发了一支烟。尤太忠接过来后,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因为这烟质量挺差,连过滤嘴都没有。

后来尤太忠聊起那次碰面的情况,他说:“我兜里揣着那种带过滤嘴的中华烟,但愣是没拿出来……那烟实在太次了,我狠狠地抽了一口,结果眼泪都给熏出来了。”

想到老领导这三年在江西一直抽这种烟,尤太忠心里头一阵发酸,眼眶都湿润了,但他只是简单说了句:“这烟抽狠了,对肺不好。”

邓小平淡淡地笑道:“比起咱们当年‘千里跃进大别山’那会儿,现在的生活简直就是天上地下啊……”

刘邓大军那会儿“飞奔大别山”,邓小平是政委,尤太忠呢,他是16旅的头儿。他们俩一块儿走过了那段最苦的革命日子,真是患难与共啊。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时,带了足足12万战士。他们在那片山区里,跟敌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苦战。等他们最后离开大别山时,人数已经减到了6万多。

说到这儿,邓小平和尤太忠他们几个眼眶都湿润了,回想起当年并肩作战的日子,心里有聊不完的故事。

但天色慢慢暗了下来,那三位将军只好跟邓小平说声再见。分别那会儿,能看出大家心里都还有好多话想说,可毕竟情况特殊,实在没法敞开了聊。

邓小平在给三位将军送行时,紧握着他们的手不放,嘴里反复叮嘱:“别再回来看我了,别再回来了。”

离开邓小平家以后,尤太忠心里一直琢磨着老领导给自己的那根不太好的烟。想着这事儿,他转头就找了个小商店,二话不说买了五条好烟,就是中华牌的。接着,他又回到了邓小平家门口,按响了门铃。

瞧见尤太忠居然又跑了回来,邓小平脸上露出了几分惊讶,他不是才叮嘱过“别再来了嘛”,咋这就折返了呢?便开口问道:“你咋还回来了呢?”

尤太忠乐呵呵地像个孩子,说:“我特地跑出去给您挑了几条好烟,您拿去享用。您那烟啊,就别抽了,对身体不好,伤肺。”

邓小平拆开一包烟,点上后说:“好久没抽过这种味道的烟喽。”

7 阅读:4472
评论列表
  • 2025-04-20 20:00

    无论何时何地重情重义的厚道人会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