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逝者为大,又说新婚一日大,出门日子撞在一起,怎么办?

依依聊文化 2024-09-20 13:12:54

过去约定俗成的一些乡村老规矩,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年轻人知道得越来越少了,对村里年纪稍大的人说的话,总是持怀疑的态度。

比如,老话说“逝者为大”(死者为大),又说“新婚一日大”,如果同在一个村子,新娘出嫁的日子与逝者出殡的日子为同一天,对这种冰火两重天的事情,哪个先出门呢?

有的人说当然是逝者先出殡,古书里都有这种说法;有的说,应该让新娘先出门,旧时,如果在接亲的路上,新娘的轿子与官员的轿子相遇,官员还要主动相让。

那么,两者同日出门,到底谁为大,谁让谁呢?本文就这个问题从民俗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乡村出殡的规矩

在乡村,家里老人去世了,办丧事期间,门口要贴上大幅白纸黑字的横幅:“当大事”,也有的写作“可当大事”。

(注:此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告知即删)

这一种民俗活动,是有来源的,出自于《孟子离娄下》:

“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当大事”的原本意思是,可以看作孝子家的大事来办,后来,其意思在乡土社会模式下,得到了拓展,意思有两层:一是说一家有丧事,是某些族群的大事。二是说死者为大。

过去乡村,有大有小,有同姓氏的,也有不同姓氏杂居在一起的。对于小村庄来说,不管是同姓,还是不同姓氏,村里有人去世,全村人都伸出援手,把丧事看成压倒一切的大事来办。

对于大村庄来说,多个姓氏居住的村庄,按姓氏分开,同姓的以姓氏家族为群体来操办,这个群体把一家的丧事看成是整个族群的丧事。如果是同姓氏的大村庄,一般按照房族分开办丧事,房族内的某家的丧事,被看成是全房族的丧事,即房族中的大事。

还有一些大村庄,通常分为数个板块,如上、中、下,或者东、西、中,前、中、后,左、中、右,等等,也有也有以小地名来命名。每一个板块都有出入村庄的大路,有的还修有大门。

这种村庄通常不以姓氏为族群,而是以板块为族群,板块内某家有丧事,就被看成是这个板块内所有人家的丧事,也是板块内所有人家的大事。

这就是农村俗语所说的“一家有丧,百家有丧”、“一家有丧百家邦”、“一家有丧百家忧”。在农乡,人们把丧事称之为“众人众事”,意思就是一个村的人有丧事,就是村里人的事。

农村丧事出门,通常有两个步骤,一是移棺,即将棺材从堂屋内移到大门外的场坪上摆放,一般都是在天未亮之前完成。二是出殡,将棺材送到墓地,一般在上午,也有的地方在下午,午时不能出殡。

在我们家乡村镇,也同样是这两个步骤,时间也一样,但在名称上有所区别。移棺称为出殡,出殡则称为上山(行山)或上界。

以上这两个步骤都叫出门,第一个步骤叫出家门或家族大门,第二个步骤叫出村门,旧时有的村建有楼门,有的村未必建楼门,但人们也习惯把出村叫出村门。

二、乡村嫁女出门的规矩

新嫁娘出门,对女方来说叫嫁女,对男方来说叫迎亲,即古代“六礼”中最后一道程序“亲迎”。

出嫁的日子一般在半年到一年前,由男方择定吉日,在征求女家的意见后,正式定下来。过去乡村,出嫁的前一天,男方抬着花轿到女方家接亲,女方家办嫁女宴。如果路程远,男方会根据路程提前到女方家,新嫁娘出门也会根据路程提前出门。现在农村交通方便,很多地方改成用小车接新娘,接亲时间上也有所改变。

结婚那日,送亲和接亲队伍清早出门到男方家,举行结婚仪式后,办结婚宴。

结婚的日子确定后,就不能随便改动。农村有句俗语说,“选的日子择的期,凌冰搭桥要去的”,就是这个意思。

新嫁娘出门,传统做法有两个步骤,一是出伞,二是嫁娘出门。

所谓出伞,是过去乡村嫁女的一种隆重仪式,就是在天未亮之时,新嫁娘未出门之前,由女方家将一把红纸伞送出去,放在大门外的高处,如树上、墙上、木柱上等均可。

农村传统说法,伞对女人的生育有保护作用。清代许奉恩撰写的笔记小说《里乘》一书中,讲述了一个“产鬼畏伞”的故事,说明古代民间,普遍存在雨伞对女人生育有保护作用的说法。

这把给纸伞在新嫁娘出门的时候,由女方带到男方。而新嫁娘在出门的路上,一路有人为她撑伞相伴。直到现在,民间依然有这种撑伞风俗。

新嫁娘出门,在吃了辞亲饭后,新嫁娘就可以出门。各地风俗不同,方式上有所不同。有的地方由新娘背新娘上桥,有的地方则由新嫁娘的兄弟背上轿。

正如农村俗语所说的:“离别爹娘,足不沾地;陡发富贵,称心如意。”“娶亲抬花轿,新娘背出门。”“妹出闺门哥来背,妹回娘家弟去接。”“大兄弟背,小舅子送,接过门的媳妇才有用。”

另外,“新婚一日大”是民间俗语的前一句,后一句是“皇帝一世大”。我国民间流传很多古代官员出行时,官轿与花轿在路上相遇,官员主动下轿避让花轿的民间故事。

据说,这种规矩是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当然,也就的说是其他朝代国君制定的。这就是“新婚一日大”的来由。

三、“两家喜丧同日子,先让喜家发轿子。”

本节使用的小标题,是一句流传在古楚之地的农村俗语,回答了“逝者为大”与“新婚一日大”,哪个更大的问题,这就是农村传统老规矩。

意思是说,同一个村庄,如果丧事出门时间,与嫁女出门的时间是同一个日子,哪么丧事出殡就要为喜事出嫁让路,先让新嫁娘出门后,逝者才能出殡。民间将这种风俗称之为“亡人为活人让路”。

这里所说的同一相村庄,一般指中小自然村,不是指行政村。我国北方地区将自然村习惯上称作“庄”或“屯”等,南方地区将自然村习惯上称作“团”、“家”、“湾”(塆)、“洞”(峒)、“山”、“溪”、“塘”、“坪”、“坝”、“冲”等。

通常来说,一个行政村有若干个自然村组成,合村并乡后更是如此。

对于规模大的自然村,一般不按风俗生搬硬套,而是按照本文第一节提到的村庄内的“板块”或“大门”来划分。只有同一个“板块”或同一座“大门”内的居民,才讲究丧事让喜事。不同“板块”或不同“大门”一般就没有这种讲究了。

关于相让的理由,民间的说法是,喜事是早就定好了日子的,也是不可改变,是一对新人的终身大事,按农村说法,“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如果用丧事冲喜事,就等于是毁别人的婚姻好事。

而人的去世,无法选定日子,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然性,但又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民间认为,理应给早就定好日子的喜事让路。

至于如何相让,这里面也是有学问的。最佳方式是,为了给喜事出门让路,一般将丧事出门的日子后延一两天。这也是很多地方的通常做法。

出于下策的方式是,如果选择的日子不可调和(农村风俗按老黄历等书来选择日子,有吉日和凶日、宜和不宜之说),出门的日子在一天,那就得让喜事先出门。

先得让喜事“出伞”,之后丧事才能“移棺”。按照农村的习俗,接亲的队伍与送亲的队伍,包括新郎和新娘,不得与丧事的棺材碰面,也就是不能让他们看到棺材。

而丧事的棺材“移棺”后,一般摆放在约定俗成的公共场所,出大门就能看见。因此,棺材“移棺”摆放后,要用东西覆盖隐藏起来,比如用晒席之类遮盖,不能让送新队伍和接亲队伍看见。新嫁娘出门后才打开出殡。

从这种风俗我们可以看出,过去农村很多老规矩,还是很讲人性的,保证了社会公序良俗的正常运转。这种用民俗风情规范民众的社会行为,以达到乡村自我管理,以及维护乡村秩序的目的,到现在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0 阅读:0

依依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