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一炮打掉碉堡,王震以为是解放战士,一问之下揭开段历史秘闻

漫步史书 2025-04-12 17:33:39

1947年夏,数年饱受伤病困扰的徐向前来到晋冀鲁豫军区,正式出任第一副司令员,原第一副司令员滕代远改任第二副司令员,而原第二副司令员王宏坤改任第三副司令员。

徐向前的到来,确实令当时晋冀鲁豫军区领导干部兴奋不已。

不光是因为徐向前是老首长(徐向前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前身129师也是来自红四方面军),自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后,晋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为之一空,尽管军区剩余主力部队想发挥发挥余热,但打起仗来总是束手束脚。

徐向前到前线的时候,正赶上二打运城失利的空档,考虑到前线进攻已经露出颓势,徐向前果断撤下部队休整,开始向全军普及攻城的战略战术。

后来三打运城时,负责主攻的八纵就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

当然,运城的解放还离不开王震的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

1947年12月下旬,晋冀鲁豫军区筹划三打运城时,王震的二纵恰好就在晋南休整。

当时晋冀鲁豫军区只有八纵一个都算不上是主力的纵队,想要拿下运城,王震的配合必不可少。

晋冀鲁豫军区后来报请中央成立了运城战役前线指挥部,时任八纵司令员兼政委的王新亭任前指司令员,西野二纵司令员兼政委的王震任政委。

根据战役计划安排,王震的二纵主攻城西,王新亭八纵主攻城北,其余配合的地方部队连同两个纵队剩余的部分兵力在运城另外两个方向做助攻。

1947年12月16日,运城战役正式发起,至23日,扫清城西、城北的攻城障碍。

当时,国民党军闻听运城有失,立即调兵增援,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调来四个整编旅的兵力北渡黄河增援。

12月25日,攻城之战打响。

攻城战役打响以后,王震明显察觉到了不对劲儿,运城城高墙厚、碉堡林立,没有足够的重武器,其实是很难拿下来的。

在这方面,八纵显然更有经验。

之前二打运城时,八纵就吃过敌人城防坚固的亏,后来徐向前到前线后,果断撤下八纵,连夜休整,考虑到八纵缺乏攻坚的重武器,所以徐向前重点介绍了土工作业的方式,即挖掘隧道到运城城墙脚下,用炸药炸开城墙。

这种独特的战法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八纵23旅运用此法,成功炸塌了运城一段城墙,随后全军迅速突入,打开了突破口,后来打临汾时又如法炮制,打出了一个威名赫赫的“临汾旅”。

不过以上就都是后话了。

回到王震的二纵上来,二纵在攻城上显然没有这样的经验,所以每走一步都很艰难,但万事万物没有绝对一说,正在王震焦虑的时候,外面传来一声炮响。

“轰”

王震随着炮声看去,只见二纵一名战士操着一门八二炮,在战友的配合下,一炮就打掉了敌人碉堡。

事实上,也不光是这一炮,随着这名战士一连串的指令下达后,这门炮很快就又喷出火舌,连续几炮都命中了敌人的碉堡。

王震也吃了一惊。

王震心里很清楚,二纵虽然是依托于359旅以及晋绥军区部队组建成的,但部队中大部分都是新兵,像这样熟练的炮手,不要说在二纵,就是在其他友邻纵队中,也是不多的。

王震上前打招呼:

“你是从哪儿解放过来的?”

那名战士转过身敬了个礼,随即摇头:

“我叫郭滨,我不是解放战士,我是来自新四军的,如今在独六旅直属炮兵连。”

王震一听,这才恍然大悟。

也难怪王震不熟悉,从严格意义上讲,郭宾算是第一次跟着他上战场,事实上往大了说,就连独六旅也是第一次跟着王震上战场。

1946年11月,根据中央指示,359旅扩编为晋绥军区第二纵队,王震任纵队司令员兼吕梁军区司令员。

王震的359旅在经历过抗战末期南下开辟根据地的失利后,部队损失很大,后来又经历中原突围回到延安后,全旅就只剩下了2200余人,而且还是干部多士兵少。

后来毛主席指示,王震率领359旅转移至吕梁山区休整,晋绥军区还特意给王震补充了3000多名新兵,直至后来二纵成立,晋绥军区还把独四旅也划归王震的二纵。

这么一来,王震二纵麾下就相当于有了两个旅。

不过尽管如此,王震这个二纵还是空有其名,像359旅全旅只有5000余人,独四旅就更少了,只有2000人。

之后王震率领二纵配合陈赓的四纵在晋西南作战,牵制胡宗南集团,陈赓见到二纵窘迫的现状,还特意支援了不少武器装备。

1947年3月,在人员还很不充实的情况下,王震率二纵从晋中出发到延安,执行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同年4月免兼吕梁军区,7月底划归西北野战军。

二纵在划归西北野战军的时候,还有一个旅在河北尚未归建,这个旅就是独六旅。

当初,王震率领二纵在晋南休整期间,当时在中央工作的任弼时托关系联系到了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希望陈毅能支援一下359旅,陈毅本着大公无私的个性,当即大手一挥表示同意。

事实上,陈毅确实是大公无私,因为他从一开始就计划好了要送王震一个齐装满员的旅过去。

“三五九旅是一支英雄部队,担负着保卫陕甘宁根据地和中央的任务,再给他们增加一个旅,人数要比我们山东野战军一个师要多,至少要达到一万人!”

王震立马从359旅719团抽调了一批干部,包括团长张仲瀚在内。

与此同时,山东军区渤海军区也迅速筹备,当地因为很早就获得了解放,民众参军热情很高,加上陈老总动员了1500名老兵以及500多名解放战士,短短一个月,这个旅就拉起了三个团的架子。

1947年2月23日,张仲瀚率部在山东省阳信县老鹄王村举行了建军仪式,部队番号为渤海军区教导旅,加上所隶属的炮兵营以及旅直属队,总计兵力1.1万人。

渤海军区教导旅在成立后长达半年多时间里,就只是训练,没有作战任务,所以王震的二纵调回延安时,这个旅当时还在山东。

1947年7月,渤海军区教导旅踏上归建之路,因为所部官兵均来自山东,担心部队战士们产生情绪波动,还在河北武安县做了短暂停留。

与此同时,山东军区根据中央指示,将渤海军区教导旅移交给了晋绥军区。

同年11月,渤海军区教导旅出发到了晋南,归建了到晋南休整的王震的二纵。

二纵一下子就鸟枪换炮,身子骨壮了起来。

二纵虽然在运城战役期间不是作为主力使用,但此战是独六旅首次参与的一场硬仗,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

比如傅炳绅:

运城战役后,临近的安邑守敌向临汾逃窜,独六旅十六团、十七团立刻展开追击,当时任十六团一营三连副班长傅炳绅在与队伍跑散后,与收容队的五名伤员以及掉队的几名战士组成了一个新的班,在随后追击残敌的过程中,傅炳绅与战友团结协作,俘虏敌军334人,开创了独六旅首战奇迹。

战后王震亲自授予傅炳绅“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并获“人民功臣”勋章一枚。

傅炳绅1993年去世,享年73岁。

根据资料统计,二纵独六旅在运城战役期间,俘敌1062人,缴获各类枪支587支、各类炮33门。渤海子弟中有100余人血洒晋南,这其中还包括部分来自全国各地的解放战士。

比如运城战役期间,比起郭滨也毫不逊色的优秀炮手黄永祥,他在炮火延伸抵近侦察时,不幸中弹牺牲。

黄永祥是新兵,他的牺牲让很多人都为之惋惜。

相比之下郭滨资历还跟老一些。

郭滨是江苏扬中人,抗战末期参加新四军,在苏中根据地的炮兵训练班学习时,就掌握了炮兵技术,展现了突出的天赋,渤海军区成立教导旅时,就把郭滨也调来任炮兵教员。

在运城战役时,郭滨充分发挥炮兵的“三快”战术(快速测距、快速装填以及快速转移),连续摧毁了敌人12个碉堡,后来引起城上敌人的注意,为了保护战友,郭滨把战友推开,自己却受了伤。

王震听闻消息,还特意到前线探望,还握着郭滨的手说:

“你的这一身本领,抵得过一个炮兵营!”

运城战役中,郭滨获“甲等战斗英雄”称号。

郭滨的传奇故事还在延续,他后来跟随二纵进军大西北,凭借出神入化的操炮技术,打得敌人丢盔卸甲,狼狈逃窜,所获得的荣誉也很多。

1952年,在平定乌斯满匪部时,郭滨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极寒环境下,赤手调整火炮射角,仅用3发炮弹就精确无误地摧毁了叛军的指挥部 。

王震后来听说此事后,还非常感慨:

“往昔在运城的那个身着‘黄衣服’之人,现今已然成为天山脚下的‘镇山之柱’!”

郭滨曾任东疆军区副司令员,1999年去世,晚年所留遗物中唯有一件比较特殊,那是王震将军亲笔题词的《山炮操作手册》,上面王震将军写的那句话是:

“技术兵种是革命的本钱。”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