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米2-2战平博洛尼亚,少赛一场落后榜首那不勒斯3分。
在缺兵少将、赛程密集、体能堪忧又遇到偏颇裁判的前提下,未能取胜,固然可惜,但也并非完全出乎预料。
此战赛后引发意媒热议的,是这样一个画面:比赛下半场,当裁判派雷托连续围绕图拉姆、弗拉泰西做出极具争议、非常滑稽的判罚后,国米球员群情激奋,围着裁判抱怨,身背黄牌将于下一场停赛的小因扎吉,制止了球员们的抗议,而是自己背负染红的风险向裁判激烈抗议。
此战出现了众多的争议判罚,特别是在下半场。
当图拉姆禁区内倒地没有点球时,小因扎吉就跟裁判较上了劲。
第70分钟博洛尼亚连续大动作侵人,却没有犯规时,小因扎吉暴怒冲出技术区,被出示黄牌。
完场前,博洛尼亚放倒弗拉泰西,破坏国米机会,却是国米被吹犯规时,蓝黑军全队都无法忍受,开始围攻裁判。这才有了小因扎吉一边面目狰狞的抱怨,背负染红风险,一边对球员做出“双掌下压”的经典画面。
赛后,国米教练表示:“比赛末段小伙子们有些紧张,我不希望出现什么意外。主裁判可以像今晚或者意大利超级杯决赛那样犯错,不过我不希望球员们去抗议,在弗拉泰西最后的那次机会中,我看到了球员们情绪紧绷,我希望他们保持冷静,因为主裁判和我们一样都有可能犯错……”
客观说,国米此战的状态较差,除了邓弗里斯、劳塔罗、索默等人外,多数球员的表现,都槽点多多。
赛后,全场最低分阿斯拉尼、次低分塔雷米等人,更是遭遇猛烈抨击。
这是赛前基本都能预料到的,老维几天前就预测此战会是近期最难的一场。赛程频密,长途奔波,再加上伤病多,导致现有的这十几个球员基本都是负荷超标、双腿灌铅。
这是那种需要一点点球运加持才能拿下的苦战。
最终国米未能取胜的最大原因何在?在于对抗。
全场比赛两队全员的跑动总距离都超过了121公里,这是“欧冠级别”。蓝黑军只轮换了2人,但跑动、冲刺等方面,比起轮换8人的博洛尼亚不落下风,可以说国米诸将已经拼光了子弹。
在这样的前提下,蓝黑军的比赛控制力,就与对抗成功率直接挂钩。
上半场国米36次脚下对抗,赢下17次,对抗大体势均力敌。国米就能射门10-7,比分2-1,甚至还有机会攻入第3球。
下半场国米33次脚下对抗,输掉20次,对抗全面落于下风,蓝黑军射门2-7失势,最终输掉比赛。
这一方面是因为,国米下半场的体能彻底见底,勉强还能维持跑动到位,但拼起肉搏就“脚下没跟”。
这也与裁判有极大关系,在一场两队头上、脚下合计对抗达到100次,动辄拼到人仰马翻的恶战里,裁判对于博洛尼亚动辄的大动作犯规视而不见,似乎忘记了自己身上还带着牌(唯一一张黄牌是给了小因扎吉),这无疑让蓝黑军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特别是一些关键判罚,对比赛形成了极大影响。比如图拉姆的点球没判。
另一些看似滑稽的判罚,则严重影响了球员的心态。比如弗拉泰西这一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米全队对于裁判非常不满,很正常。
小因扎吉出面制止球员们的抗议,是为了避免在伤病危机的前提下,再出现停赛危机。
但是,这也引发了另一个讨论:在意超杯决赛,国米吃了裁判的亏后,意媒和球迷都在为国米鸣不平,蓝黑军巨头马洛塔、奥西里奥等人做出的决定却是不抱怨裁判,保持风度(明面说法是“不找借口,做好自己”)。如今这样的情况持续发生,国米还有必要保持“风度”吗?
这让人想起孔蒂时期的旧事。
当年孔蒂执教时期,国米遭遇连续不利判罚后,孔蒂也是为了避免球员停赛,而冲出去与裁判死磕,导致连续得牌,罚款缴了大把。
但孔蒂并非吃闷亏的性格,他要求国米管理层出面,配合舆论施压裁判,以避免这样的事成为常态。当时国米管理层却没有配合孔蒂,而是选择“风度”,为此孔蒂非常不满,连续多场发布会上都在抱怨老板经理。
如今,国米面对同样的局势。
不同的是,小因扎吉的愤怒都留在了场上,场下还是选择了息事宁人,也没有抨击国米高管。
只是,在赛季进入最关键的决定时期时,蓝黑军连续遭遇不利判罚已成事实的前提下,管理层是否应该做点什么,以让事态有所改善?应该怎样保护球员和教练,避免更大的风险?
希望这一次“教练成为炮灰”的事,能让国米高管们有所触动。意甲的榜首竞争已经白热化,这是一场全面的对抗,比拼的不仅仅是场上。
看的郁闷啊,我们需要一个马特拉齐
制服组出动的时候到了。马大爷该去施压
这就是国米!更因为她与老妇人才是国家德比。多少年了,一直这样。想想罗纳尔多的眼泪,若非如此,20冠早就到手了!意甲赛场上,A米远远做不了国米的对手,敌人;无他,层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