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孩子都有一个共性:怕

兰妈谈育儿 2025-02-19 21:52:04

文/兰妈谈育儿

大年初一,姑姑、叔叔、大伯、还有姨妈,几大家子都聚在爷爷家吃饭

本来是难得的团聚时刻,几家小孩也玩得不亦乐乎,小叔突然提出“想要有压岁钱,那每个孩子都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表演一番,表演几个节目,就有几个红包”

一时间,小朋友们为了得到红包,都纷纷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还有直接背诵古诗、和还原魔方的

期间,只有13岁的安安坐在角落里低头不语,似乎是想极力掩饰他自己的存在

没想到,再怎么躲避还是被眼尖的小叔看到了,为了鼓励安安,他还特意拿出一个大红包认真地说:“要不你唱首歌吧,这个红包就是你的了”

没办法,安安清了清嗓子,并鼓起勇气唱起了“孤勇者”这首歌,结果开口还没唱几句就因为跑调被其他弟弟妹妹们嘲笑

一时间,大家都哈哈大笑,并称安安为“跑调大王”

而整个人都羞红了脸的安安,一瞬间本身就不知所措了,妈妈却还在旁边补刀说:

“这个家伙,能有什么出息呀,干啥啥不行,考试回回都是班上拖后腿的,真不知道他以后到了社会上有什么能耐去生活”

讲真的,听到这里我的内心多少就感到有些压抑,再观察安安的表情,脸涨得更红了,一双手也紧紧地攥着裤子,看上去似乎格外害怕

是的,这就是拥有自卑表现的孩子,自卑孩子的共性也是一个字:“怕”

特别是以下几方面,通常就是自卑小孩最容易出现的典型表现:

01

怕丢脸

总是过于追求完美

再普通、再小的孩子,都有想要得到被认可的情绪价值

真正优秀的父母,也懂得维护孩子的脸面,然后孩子才能获得自信、自尊,还有自爱这三种能力

曾经,看过一个男孩挨打的场面

原因是男孩没写作业,妈妈就故意把孩子拎到院子里打

期间,妈妈一边教训,还一边故意威胁说:“你要是再不好好写作业,下一次就不是在院子里打,你自己都不要脸了,那我直接就把你拖到学校门口去打”

又过了一段时间,就传来男孩厌学,整天待在家里玩游戏,连书都不愿意读了的消息

直到和男孩妈妈聊天才知道,男孩那天从学校跑回家的原因,就是因为当老师面骂他没出息,甚至还当同学面说出他只考十几分的话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人前教子”典型例子,很多家长也喜欢通过这个方法来让孩子“长记性”

可不分场合地当众贬低、打压、还有羞辱,都只会让孩子颜面扫地、自尊心受损

这一点,兰妈自己算是深有体会了

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成绩不好,老爸总是不分场合地批评打击,还经常把我曾经不光彩的事情拿出来给别人听,这让我的内心一直自卑不已

为了证明我自己没有那么差劲,我也一直在努力证明自己,害怕丢脸,更害怕什么时候再次被老爸拿出来贬低

可不论怎么追求完美,怎么努力去做好一件事,内心始终都是不满意的,有时候消极起来甚至觉得“自己很差劲”

这就是怕丢脸的自我认可感低,没有得到过认可价值,内心自然也就很难有尊严、和价值感可言

不想养出消极、没有自我感的孩子,那父母眼里一定要先有孩子的尊严,才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02

怕失败

做事之前总是畏惧

每一个懂得在人前保全孩子尊严的父母,最后都会被孩子用实际行动来回馈这份维护

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快速修复亲子关系的有效途径

新学期的第二天,班主任就表扬女儿作业完成得很用心,字写得认真,一开学就有一个好的势头,真棒

女儿放学后,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她,嘴角就止不住上扬了

我趁机鼓励她:“这就是努力认真的结果,你看你去年努力就把成绩稳定在均分80左右,那今年的目标就是保持85分以上,你觉得能做得到吗”

女儿点点头,然后重重地说了一声“嗯”

要知道,这要是换作以前,女儿只要一听到考试成绩就直接捂耳朵,一句话都不愿意多听,更别提给她立个“考多少分”的目标了

而现在,成绩目标显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挑战模式

在这一点上,兰妈也庆幸自己管住了嘴巴、维护了孩子的尊严

记得女儿读三年级那年,成绩考得并不好

爷爷奶奶当时又承诺考一百分有现金奖励,她就直接P图做了一张假成绩单

当奶奶把所谓的P图假成绩单发给我看时,一眼就看出了破绽,有着很明显的字体大小不一,分列不齐

那一刻,我内心的火气差点喷涌而出,好在女儿在家,我又在千里之外出差,也就避免了一场面对面的矛盾激化

等到过了几天,情绪不再激动,慢慢也就想开了

等到回家看到女儿时我也是直接揣着明白装糊涂,直接拿出P图的假成绩单,奇怪地指出了我所发现的一些低级P图破绽

而女儿呢,很快也为她的“小聪明”感到羞愧

虽然这件事的真相最终并没有公之于众,但女儿之后的学习态度也明显提升了很多,不再弄虚作假,遇到不会的题目也会积极拿出来请教

这就是所谓的凡事留一线吧,比起指责、揪孩子错误,孩子更需要的也是有意识保护孩子尊严的温和方式

特别是遇到孩子叛逆反抗的时候,先策略性地顺着孩子讲他们喜欢听的话,等到孩子放下心里戒备、自卑担忧后再去沟通,你会发现孩子比以往的表现会更积极阳光一些

03

太在意别人看法

总是关注别人是否开心

真正合格的家庭教育,可不是光要求孩子听话懂事,而是用正确的三观和能丰盈内心的爱去滋养孩子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阳光自信、独立又有主见的孩子

听过一个网友,分享他的故事:

从小到大,他就是一个必须要乖乖听父母话的孩子

尽管懂事听话会时常被称“别人家的孩子”,可被别人喜欢、受欢迎的孩子,未必就是父母眼中满意的孩子

因为父母对他要求极高的原因,他从小到大的认知领域就是:必须要听父母的话

有一次,他收藏了好久的心心念念手办,被亲戚家的一个孩子不经同意就拿去玩儿了

他不愿意,想要回来,那个孩子就又哭又闹地跑去告状,母亲知道后当即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他拎过来揍一顿,还呵斥说:

“不就是个玩具吗?有什么好宝贝的,你要是不拿出来一起玩儿,我明天就全部拿出去给扔了”

“还有呀,你要做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否则就没人喜欢你,也没人愿意跟你玩儿了”

也就是从那以后,他迫于无奈、更习惯了做那个懂事听话的小孩

因为要懂事听话,他要一次次地迁就别人

因为要懂事听话,他要一次次地委屈自己

因为要懂事听话,他还时常惹人不开心,总是关注别人是否开心

这就是所谓的讨好型人格,讨好了别人,委屈了自己,而懂事听话的孩子也并不是真正地“懂了”,而是在于“不得不”妥协的无奈与自卑罢了

不想孩子带着满满的委屈、自卑、还有不快乐成长,那聪明家长千万不要把孩子养得太懂事听话

尊重孩子的想法,支持孩子的决定,再认可孩子的努力,相信一切自然都会朝好的方向慢慢发展

04

怕被别人议论

总觉得别人说自己坏话

拥有自卑内心的人,典型的表现就是内心戏太多,爱猜疑,还总是怕别人议论

孩子如此,成年人也不例外

朋友的公公,是个上门女婿,早年前就是属于传说中的受气小媳妇

吃饭不敢夹太多菜,干活儿不敢马虎,就连睡觉都不敢多睡,就是怕家里的老父亲瞧不起他,嫌他干得少、吃的多

那种受限于人、胆战心惊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十年

正好在他50岁那年,老丈人去世了,一夕之间,他的地位似乎发生了改变,在家里也不再屈于人下

特别是朋友婆婆因为赌钱输了,两个人甚至闹到离婚地步,为了守住婚姻,婆婆把经济大权交给公公保管后,很多人都说他这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本以为,有了经济大权,朋友公公的地位会更稳固,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可结果呢,由于公公心眼小、想法又太多的原因,经常和家里人闹别扭

用朋友的话来说,他公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谁不跟他打招呼,谁瞧不起他”、“我感觉xx事情上那个谁不开心了”

在那种总是琢磨别人开不开心、有没有说他坏话的情况下,家里人也难免和他发生一些意见不合上的争论

这其实也是心理上长期被打压的自卑感,长久的认知感缺乏,也会导致一个人丧失自信,总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也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这一点,小朋友们也不例外,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受到批评打压、否定指责,那孩子的内心就会逐渐变得消极自卑、性格极端、内心也往往会比较脆弱敏感

不想孩子因为内心敏感过分地消耗能量,那鼓励和认可就是必不可少的成长养分

对此,我们不仅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情绪变化,还要在洞悉孩子叛逆、难养背后真相的同时,想办法获得孩子的认可和亲近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养出内心富足、不会动不动就猜忌多疑的高敏感性格

05

怕自己不优秀

看到别人优秀心里不舒服

自卑,往往是来自心理障碍上的低知和情绪脆弱,但有一种自卑还叫做怕别人优秀的嫉妒心理

有个妈妈告诉我,她女儿的性格特别烦人,自己不够努力,还总是嫉妒别人努力,自己不想努力还总想处处比别人优秀

每次一说起“别人家的孩子”时,也会情绪激动地对她又打又骂

刚开始为了这个问题,她还时常抱怨孩子“性格古怪”、“不和睦人”,直到一次成绩没考好,她再次说了一句话别人家的孩子,女儿崩溃大哭地说出了心里话:

“还不是你动不动就一口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那你干嘛不去养别人家的孩子呀,我虽然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明明我已经很努力、很认真了,可是你们就是看不到,也不愿意承认,那我有什么办法了”

听完这段话,我更加确定了小女孩内心深处的自卑感

因为妈妈常说别人家的孩子,女儿心里感到自卑

因为妈妈常说别人家孩子的同时又时常责怪批评,女儿心里才会不舒服地产生嫉妒、甚至攻击行为

这便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典型自卑心理

而嫉妒,虽然是不太好听的词汇,但在心理学上也是属于一种本能

比如,孩子努力都考不到的80分成绩,被某个孩子轻轻松松就拿下了,那在产生对比性的情况下,孩子就会内心不平衡地说句“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是嫉妒,也是本能的失落、与自卑表现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区分情绪,不把自卑当嫉妒,那合格家长必备的条件就是看见孩子身上的优点

不管孩子把一件事完成得怎么样,有缺点需要提醒的同时,也有优点值得去发现和欣赏

当我们能把这一点做好了,那随着孩子身上的优点越来越多,他们身后的缺点也会随着自信的提升而逐步减少

那么,关于自卑孩子的相关表现和例子,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4 阅读:1572
评论列表
  • 2025-02-20 14:26

    总有人找借口说第一次做父母,所以不懂。但是难道你当年没做过子女么?难道不知道父母做的哪些是自己接受不了,哪些是能接受的么[笑着哭]。愚蠢的人总是让曾经自己经历的多,又给自己孩子重演一遍

  • 2025-02-20 10:13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别只盯着缺点。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