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这一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清洁能源,近年来在我国众多地区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然而,受制于特定的地理条件与资源分布特征,我国天然气供应体系中的进口依赖度相对较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大部分已探明的天然气资源深埋于复杂的页岩层之下,其开采过程不仅技术难度大,且伴随着较高的安全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天然气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据了解,1月4日,一名村民在自家地块上钻井取水时,意外触及了地下天然气资源,导致井口喷发出熊熊烈焰,根据当地村民介绍,砖井深度达83米,就钻出天然气了,火焰高达数米。
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当地村干部迅速响应,基于初步评估认为该火井缺乏商业开采价值,决定采取混凝土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这一决定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公众意见呈现多元化态势。
部分网友从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出发,对填埋决定表示遗憾。他们认为,尽管该火井可能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开采的条件,但考虑到农村地区供暖需求大且能源结构单一的现状,若能够利用该天然气资源建设小型供暖系统,不仅能够满足村民的取暖需求,还能有效促进当地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另一方面,也有网友表达了对于安全风险的担忧。他们认为,考虑到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安全管理的严格性,对于非专业机构而言,擅自开发利用此类天然气资源可能带来不可预估的安全隐患。
因此,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采取稳妥的填埋措施是必要且正确的决定。这种观点强调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平衡,体现了公众对于公共安全问题的深切关注。
天然气属于“不具备商业开采条件” 的背后,存在什么问题?天然气商业开采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涉及多个层面的考量。首先,投资与产出之间的比率至关重要,然而,安全性同样不容忽视。这使得天然气开采的问题并非简单地发现与开采,而是需要从多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专家的观点,天然气的商业开采价值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尤其在不同的地区、技术条件、经济环境及政策法规背景下,这些差异更加明显。通常来说,有几类天然气资源并不具备商业开采的价值。
首先,当天然气田的储量较小,或者其地质环境异常复杂,开采所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加时,开采成本可能会显著上升。高昂的成本使得经济上的盈利变得艰难,导致这些天然气资源通常被认为不具备商业开采的价值。
其次,天然气的市场售价在很大程度上由其成分组成决定。如果气体中存在大量杂质,如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低价值或有害成分,其经济价值自然会受到削弱。净化处理这些杂质的过程不仅消耗大量资源,还会显著提高开采成本,对商业开采来说并不划算。
此外,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天然气开采的约束不可忽视。在某些地区,由于当地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特定类型的天然气可能被明令禁止开采或销售。
最后,技术瓶颈同样是商业开采中需重点考虑的因素。若现有技术手段对环境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如地下水污染或地表塌陷等,这类天然气资源也很难进入商业开采的视野。
地下的天然气为何没有自然泄漏?大家可能都有点疑惑,天然气作为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自然分布在地下,为何没有出现“自然泄漏”的情况呢?
第一、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天然气通常储存在地质构造稳定、岩石结构致密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地质条件有助于防止天然气通过岩石孔隙或裂缝泄漏到地表。特别是像哈萨克西伯利亚的尤里根气田这样的生物成因天然气田,其天然气被圈闭在不具渗透性的封冻层(永冻层)之下,从而避免了泄漏。
第二、储集层的封闭性:天然气储集层通常具有一套非渗透性的“盖层”岩石,它可以有效地阻止天然气向上渗漏。这种盖层岩石的存在是天然气能够安全储存在地下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三、天然气藏的圈闭:天然气在生成后,如果遇到了合适的圈闭条件(如构造圈闭、地层圈闭或水动力圈闭等),就会被圈闭在储集层内。这些圈闭条件能够防止天然气向周围地层扩散或泄漏。
第四、天然气密度低,即便是出现天然气泄漏,将会会快速上升,并且会很快分散在大气中,并不会在地面形成积累。
最后四川犍为县天然气火井事件不仅是一次偶然的自然现象,更是对我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一次深刻反思。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更加科学地评估资源价值,更加严格地遵守安全规范,更加广泛地听取公众意见,共同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