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天子传》,按《竹书纪年》载,周穆王二十四年由左史戎夫所作,西晋太康二年出土于汲县战国魏墓。初由西晋荀勖等学者对其加以研究整理,自序认为“虽其言不典,皆是古书,颇可观览”。后“刘贞庭幹旧藏此书,惧其失传,暇日稍加校雠讹舛,命金陵学官重刊,”遂流传至今。
“命运多舛”的《穆天子传》,在出土之初部分已被盗墓者破坏,还因是“素丝编”,在墓中几百年后因腐化而变得散乱无序,收书时已是“毁落残缺”,后在藏书及传承过程中又被历代学者“稍加校雠讹舛”,部分前代添加的补注内容,在流传过程中也不慎被篡入原文之中,导致今天所见之文与原文相去甚远。再加上所述西王母及昆仑山等都是神话传说缥缈之事,其历史的真实性一直备受质疑,所以历代一直不为史家所重视!
但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及高精度地形图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能通过这些工具搜寻到蕴含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乡村地名,对《穆天子传》重新整理并深入研究成为可能。但首先要明确以下四点认识:
第一点:乡村地名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首先,乡村地名多源于本地自然地理特征或历史文化事件。比如以山川、河流、树木等自然景观命名,或者因某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传说故事而定名。这些自然和历史元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易随着时间改变而改变。
其次,乡村地名的传承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乡村相对封闭,很少受外界干扰,口口相传的传统使得地名在村民之间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固化的记忆和传承方式。
再次,地名的变更需要一定的行政程序和成本。往往级别高的地名因历史沿革、朝代更替等原因屡屡更改;而乡村地名因其偏远及稳定的社会结构,则很少改变。
第二点:西周1里为100步,约为今69米一.关于古“里”
《淮南子·墬形训》:“ 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古代亿即今天的十万,即东极至西极相距233575步。
又《后汉书·郡国志》引刘昭注《山海经》:
“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三百里七十一步,又使竖亥步南极北尽于北垂,二亿三万七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东极至西极为233371步,南极至北极为233575步。
所步里程两处略有小异。但明显可以看出,上古时期亿(十万)、万、千、百的进率都是10,而里与步的进率却是100,当时远距离丈量只能用“步”,而通用丈量单位则用“里”,即:1里=100步
至于《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所谓:“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此处“里”实为井田制度形成初期,因没有先进的测量及计算土地面积的方法,丈量土地时只能以测量四边形地块周长来确定土地面积。具体而言,在量取四边均为一百步长的地块时,由于四边形的封闭性,仅需量其三边(合计三百步),第四边因首尾相接而自然确定,无需额外丈量,从而已完成对该地块面积的测量。然而,后世在传承与理解过程中,未加细辨,便简单地将“三百步”等同于距离单位“里”,从而造成了误解。
后来又出现计量土地面积的专用单位“亩”。《司马法》中就有“步百为亩”的记载,而《通典·州郡四》则进一步明确:“按周制,百步为亩……”这里已明确边长为百步的正四边形为一亩。
二.关于“步”和“跬”
传统认为古代的“步”相当于今天的两步;而今天的一步,在古代则叫作“跬”。《小尔雅》:“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
但甲骨文“步”字明显是左右两脚一前一后之形,本义就是现代意义的一步之意,相反“跬”字从“足”从“圭”,“圭”字有累加之意,才是二步的意思!
甲骨文“步”
因此,疑在西周之后,随着测量与计数习惯的变化,人们更倾向于将一只脚的起落定义为一步,从而重新界定了“步”的概念。同时,原本表达二步概念的“跬”则很少使用,很多年后却被后世曲解为半步之意。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舆六尺,六尺为步。”1931年河南洛阳金村古墓出土的战国铜尺,尺长为23.1厘米。按六尺为步,一步合23.1×6=138.6厘米,正好是正常人两步的长度!
用步数测量远距离长度,跨步不能太大,容易过早疲劳,也不能太随意,最好是保持自然状态的行走。笔者也曾反复测试,平均步长均在70厘米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步长与个人身高也有一定关系,但相差不会太大。
综上分析:西周时期一步跟现代一步基本一样!为23.1×6÷2=69.3厘米。即:
1步≈69厘米
1里=100步≈69米
第三点:西周时期西王母之国就是今考古学上的寺洼文化历史上真实的西王母,不是一个人,而是我国西北部一古老王国“西王母之邦”的女性帝王之统称,其传承制度即不是“禅让制”,也不是“母死女继制”,而是上古原始宗教制度下的“转世制”,上一世西王母死后,按上古原始宗教的某种信仰、制度和规则,找到并确定在某一特定时间、地点和特定特征的新生女童为新一代西王母。类似于今天西藏活佛“转世制”下的达赖和班禅的选定。
西王母之邦的地望大致位于今天的甘肃临洮、漳县一带,从马家窑文化“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的第一代西王母开始,经历了整个齐家文化阶段,到寺洼文化阶段,周穆王西巡相会的西王母结束,至少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第四点:上古昆仑山非今昆仑山脉,地望当在古成纪昆仑山几乎是随着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而同时出现的!昆仑山相传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之都。《山海经·海内西经》载:“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而《淮南子·地形篇》亦云:“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太帝之居。”这里的太帝,即为太皞、也写作太昊,亦即伏羲,相传诞生于成纪。
《补史记•三皇本纪》载:“太皞庖氏,风姓,代火煫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因此,昆仑山地望当位于伏羲出生地成纪,即今甘肃通渭、静宁南部、秦安北部一带。
有了以上观点和认识,我们还需解决《穆天子传》本身存在的二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文中季夏,孟秋等词是后世窜入的检索发现,《穆天子传》前四卷中,有月份以孟、仲、季来表述月份的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如下:
“季夏丁卯,天子北升于舂山……”
“孟秋丁酉,天子北征……”
“孟秋癸巳,天子命重氏……”
“孟冬壬戌,天子至于雷首……”
“仲冬壬辰,至山之上……”
其中,前两条记录的是周穆王西征的日期,后三条记录则是从西王母之邦返回的日期。西征途中有“孟秋丁酉”,而在返回途中也出现“孟秋癸巳”,这似乎表明周穆王西征用时二年!
而《竹书纪年》却载:“(穆王)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紧接着载:“十八年春正月,王居祇宫,诸侯来朝。”说明周穆王西征总共时间没超过一年,与《穆天子传》中的描述存在显著差异。
同时,《穆天子传》中有“曰:天子三月舍于旷原”的记述,没有周穆王在西王母之邦待一年的一点迹象!所以《穆天子传》中用孟、仲、季表述月份显得矛盾重重!疑是后人在整理或传抄过程中窜入的,而非原著内容。目前西周时期大量青铜铭文中也从未发现使用孟春、季夏等词来表述月份的情况,而春秋时期成书的《左传》也没出现过这些词。
第二个问题:《穆天子传》文中的河非今黄河《穆天子传》一文中频繁出现“河”字,传统解读中往往将其特定化为“黄河”。然而,深入考察西周时期的历史背景,我们发现当时周人的活动范围相对有限,其认知与影响力尚未广泛覆盖至现今的河套平原,包括内蒙古与宁夏等地区。因此,他们对于黄河流域的认识并不像战国时代那样全面而深入。实际上,在该文献中,“河”指代的并非今天的“黄河”,应该是指与周人息息相关的一条河流,更有可能是今渭河的一段。
而且,周穆王从宗周(今宝鸡周原遗址)出发西征,没有理由绕一大圈去内蒙、宁夏一带,最合理的路线还是走古丝绸之路南线,即途经今陕西陇县大震关的陇关道。全程未跨越黄河半步!
遗憾的是,后世学者在整理与研究《穆天子传》时,常常不自觉地以战国以后对黄河的既定认知去解读文中的“河”,从而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同时,他们也未能充分理解“流沙”等地名也并非今日意义上的沙漠地带,而是古人可能定居或建邑且发生过“泥石流”的地方。
基于这种种误解,也直接导致《穆天子传》在传承过程中被一次次篡改,从而以误传误,给今天重新研究和整理造成诸多困惑。
为了更直观、更便于整理和研究,本文全部删去后世的注解部分,并在原文干支日后加上与之相对应数字!同时,经笔者考证,“武王伐纣”在公元前1014年,则武王元年为公元前1025年。基于“自武王至穆王享国百年”之说,推算周穆王元年为公元前925年(已由穆王时期数件青铜铭文历谱验证),这样,周穆王西征昆仑见西王母的十七年就是公元前909年。故在整理中列出公元前909年与文中干支日相对应的公元历日(只利于研究,读者不需拘泥于具体哪一年),以便更清晰展现穆王西征期间的时间脉络与动态。
干支日数字对应表
详解如下(原文引用尽可能简略):
《穆天子传》卷一饮天子蠲山之上。
戊寅15(2月4日),天子北征,乃绝漳水。
庚辰17(2月6日),至于□觞天子于盘石之上,天子乃奏广乐,载立不舍,至于钘常之下。
癸未20(2月9日),雨雪,天子猎于钘山之西阿。于是得绝钘山之队,北循虖沱之阳。
宗周确定在今宝鸡周原遗址。
周穆王西征的最佳路线是“陇关道”,即古“丝绸之路”南线。“钘山”疑是“汧水”发源地,“汧水”即今千河,解放初简化为“千”。“汧水”因“钘山”而得名,“钘山”又名“岍山”。《寰宇记》载:“陇州汧源有岍山,为汧水所出。”《书·禹贡》有“导岍及岐”,而《夏本纪》作“汧及岐至荆山”。今陇县有“千山林场”乡村名。
陇县千山林场方位
乙酉22(2月11日),天子北升于□,天子北征于犬戎,犬戎□胡觞天子于当水之阳,天子乃乐,□赐七萃之士战。
从“钘山”只二日行程,就进入犬戎之地,犬戎地望在也只能在今甘肃天水张家川县一带!
犬戎,夏时称畎夷,“夷”,甲骨文“从矢从弓”,善射之族,同九(九尾狐)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一样,在夏都(今甘谷、武山一带)之东,故称东夷。畎夷是夏代东夷中最强大的一支。
《竹书纪年》载:“(夏代帝桀)三年,畎夷入于歧以叛”。商时犬戎称犬侯,武丁时期甲骨刻辞有:“令多子族从犬侯璞(扑)周”,意即商王命商多子族跟随犬侯征伐周。说明犬戎地望距离周人发祥地岐山不会太远。夏商时期歧山非今宝鸡岐山(崇侯虎地域),而是甘肃礼县西汉水河上的一座孤峰,今名祁山堡。
犬戎在周穆王时被迁至“太原”。史载周穆王不听祭公劝阻,西征犬戎。《后汉书·西羌传》也载:“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王遂迁戎于太原。”《竹书纪年》也有穆王十七年“迁戎入太原”的记载,两者时间上有异!但迁犬戎于太原是肯定的。
周孝王时开始有西犬丘地名,是秦人和西戎(西王母之邦后裔)的争夺地,疑是犬戎始居地,学界普遍认为是今礼县大堡子山一带。故《穆天子传》中所述犬戎乃迁徙后的太原之犬戎,疑在今张家川圪垯川一带,该地西汉时有太原古城,今还遗留“太原村”乡村名。
庚寅27(2月16日),北风雨雪。天子以寒之故,命王属休。
甲午31(2月20日),天子西征,乃绝隃之关隥。
《竹书纪年》载:“夷王七年,命虢公帅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隃之关隥”疑在今秦安陇城镇,“俞泉”极可能是今陇城街泉,秦安县陇城镇自古就是“丝绸之路”陇关道之咽喉要冲,其西侧古道上,有泉至今冬夏不枯,水势极盛,当地人们也称“龙泉”。西汉时此地设街泉县,东汉时省为街泉亭,简称街亭,即《三国志》中蜀将马谡为魏将张郃所败之街亭。
己亥36(2月25日),至于焉居愚知之平。
辛丑38(2月27日),天子西征,至于崩阝人。河宗之子孙崩阝柏絮,且逆天子于智之□先豹皮十,良马二六,天子使井利受之。
癸卯40(2月29日),天子舍于漆泽,乃西钓于河,以观□智之□。
甲辰41(3月1日),天子猎于渗泽,于是得白狐玄狢焉,以祭于河宗。
丙午43(3月3日),天子饮于河水之阿,
戊申45(3月5日),天子西征,鹜行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河宗柏夭逆天子燕然之山,
癸丑50(3月10日),天子大朝于燕然之山,河水之阿。乃命井利梁固,聿将六师。
二十天之后,来到河宗氏都邑“阳纡之山”。
夏有于夷,至商纣时期,邘侯显赫,与西伯姬昌、九侯共尊为“三公”。甲骨文与金文中,邘常作“盂”。《皇王大纪》载,商末“西伯(周武王)勘黎,邘侯来援,南宫适虏邘和黎二君,迁邘侯于翟,免黎侯归国自省”。“阳纡之山”或即古邘地,后邘侯迁徙,此地为河宗氏所居。河宗氏疑为商末周初之“昆夷”,与犬戎皆处宗周西北,故《诗·小雅·采薇序》载“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后世常将昆夷与犬戎混为一谈。
“阳纡之山”地望疑为今秦安魏店镇的小长安岭!其东有高峰曰“大燕麦咀”,或为燕然之山!
小长安岭:又名长安山,今名上梨树梁,位于秦安县北部,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绵延百里,山势平缓而绵长。是古代南北交通的枢纽及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古有长安驿,亦称黑窑驿)。且考古文化遗存也较为丰富,从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到汉代的遗址,如崖背里的仰韶文化遗址、刘家故堆遗址及王家窑文化遗址等。
值得注意的是:西汉时成纪县治位于今甘肃静宁县西南的治平川,称“治平成纪”。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发生大地震,治平成纪城被毁。县治迁至今秦安县显亲川(今秦安县北30余里的叶堡附近),称为“显亲成纪”。不管是“治平成纪”,还是“显亲成纪”,都在小长安岭周边更适合建城的平川地带!加上当地安伏镇、伏洼、伏家湾、尤伏堡子等乡村地名及伏羲相关传说,所以小长安岭一带历来被认为是伏羲文化的核心地带!
天子命吉日戊午55、己未56,天子大朝于黄之山。
此“戊午、己未”非行程日,而是穆王命“大朝黄之山”之吉日。因整理者理解为行程日,对后文整理产生极大影响!
乙卯52(3月12日),天子西济于河。□爰有温谷乐都,河宗氏所游居。
此处有改动,原文为乙丑02
“温谷乐都”即今通渭温泉。
《一统志》:“甘肃鞏昌府:华川水在通渭县西南,东南流入伏羌县界,亦曰西河。”即古温谷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渭水自黑水峡至岑峡,南北十一水注之,北则温谷水,导平襄县南山温溪……”。
这里“温溪”即今通渭温泉。
通渭温泉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素有“陇上神泉”之称。水温高、水量大,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化合物,在医疗保健、养生美容等方面功效显著。
丙辰53(3月13日),天子属官效。乃命正公郊父受敕宪,用伸八骏之乘,以饮于枝洔之中,积石之南河。
此处有改动,原文为丙寅03
“枝洔”应为“洔枝”!意为河流分支处的小洲。在通渭北正好有“寺子”乡村名,其地理位置极符合“两河交汇处小洲”之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方言中,‘枝’字常被读作“子”(zi)。
两处改动,解决了原文卷一与卷二近两个月时间的断续现象,使之完美衔接,与相关乡村地名方位也极吻合!
《穆天子传》卷二□柏夭曰:□封膜昼于河水之阳,以为殷人主。
丁巳54(3月14日),天子西南升□之所主居。
戊午55(3月15日),□之人居虑,献酒百□于天子。天子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爰有鸟之山,天子三日舍于鸟之山。
从寺子村西南沿窎咀河上行约五公里,就是花亭村,村东南400米有温家坪遗址!是一处马家窑文化及齐家文化并存的遗址。采集有: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黑彩弧线三角纹、勾叶纹、网格纹彩陶罐、变体鸟纹彩陶瓶;马家窑类型黑彩旋涡纹细颈瓶、条纹彩陶碗;齐家文化夹砂灰陶罐、泥质红陶篮纹罐、石斧、等,尤出土玉琮、玉璧,有帝王之居迹象!可惜《穆天子传》原文未辨出是什么人所主居!此地名曰花亭,疑本名“华亭”。
花亭村西北约二公里有窎咀地名,疑为“鸟之山”。
今窎咀风光
□吉日辛酉58(3月18日),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隆之葬,以诏后世。
此处是说:黄帝葬于昆仑之丘,传世文献闻所未闻!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离窎咀西南约25公里步程,有乔岔、乔岔梁乡村名。又《庄子·外篇·在宥》:“黄帝闻广成子在空同之上,故往见之,问以至道之要。”“空同”是“昆仑”之异名。所以黄帝葬昆仑之丘也与黄帝晚年在空同山问道广成子故事相合。因黄帝陵之争由来已久,而且还需考古学上的大量证据,在此只小提一下。
癸亥60(3月20日),天子具蠲齐牲全,以禋□昆仑之丘。
昆,甲骨文形似“众”,有众多、相同之意;仑,甲骨文是伦之本字,指次序与条理;昆仑本意为有序排列的众多(山峰等)。
《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有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显然,有陨冰刚刚撞击地面后的场景!
昆仑山疑是上古时期慧星(陨冰群)撞击地球又经几百年风蚀雨浊后的景象:有序排列着一组圆盘状陨石坑,“华胥履迹雷泽生伏羲”的“雷泽”极可能就是陨石坑湖,因形成之初巨响如雷故名。华家岭至鹿鹿山岭梁一带,小山峰、涡状沟壑林立,且土壤大多为黑垆土和草甸土,与周边黄土高原土壤明显不同。
月球表面陨石坑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大量缧涡纹样表现的也极可能是当时的昆仑山场景,各主体有自转运动且好象有神秘力量互相牵引!
马家窑文化神秘缧涡纹
《汉书.武帝纪》载:“元鼎五年冬(前112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畴。遂逾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 ”自周王室东迁洛阳后,对昆仑山也失去控制,约六百年后的西汉时期,汉武帝向西扩张,此时昆仑山已方位不明,被汉武帝错误地确定在古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实则此时昆仑山已谐更为空同山!文中祖厉河即源于华家岭、流向会宁的祖历河,而“陇”则指通渭的陇山、陇阳一带(非传统认为的今陇山山脉)。因此,可以推断空同山位于今通渭,非今平凉崆峒山。
另据《淮南子·地形训》所载:“昆仑、华丘在其东南,爰有遗玉……”其中,“华丘”即今华家岭,而“昆仑山”则可能是被誉为通渭后花园的鹿鹿山。
鹿鹿山森林公园
关于鹿鹿山之名来由,说法颇多,有学者认为“鹿鹿山”古濮文读“成纪”,可为一说。
《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丘,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毕氏沅注:“疑即《穆天子传》之乐都也。”即上文提到的通渭温泉。
1里≈69米,古三百七十里合今约二十五公里,鹿鹿山与通渭温泉步行距离正好是二十四公里。
鹿鹿山、通渭温泉步行约24.3公里
注意:古人辨别方位误差较大,上古时期的“西”不能跟现代精确地图之“西”相比。
甲子01(3月21日),天子北征,舍于珠泽,
丁卯04(3月24日),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曰:舂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孳木华不畏雪。天子于是取孳木华之实,持归种之,曰:舂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先王所谓县圃。……曰:天子五日观于舂山之上。乃为铭迹於县圃之上,以诏后世。”
舂山即今蟾姆山。
蟾姆山之名明清时已不用,此名由当地学者何钰先生考证唐宋元等文献后所得,文献又称“禅牟山”、“禅牧山”等。实为舂山音转之名。
文中“县圃”即“悬圃”,也称“玄圃”。《海内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
按此记载,结合今通渭地形地貌,今通渭鹿鹿山、华家岭、蟾姆山三高岭梁脉相连,极符合昆仑三角特征!正北“阆风巅”古称华丘,就是以“风雪”著称的华家岭;正西“玄圃堂”古称舂山,即今㜬姆山;正东“昆仑宫”即今鹿鹿山!
昆仑三角图
因此,古人在提及昆仑时,通常存在两种理解:一者为广义的昆仑,不仅包括昆仑山,还包括阆风巅及玄圃的广大区域。一者为狭义的昆仑,单指昆仑山。
昆仑山何以被称为是华夏文明“万山之祖,龙脉之源”呢?结合古神话传说,半农有如下大胆推理:
上古时期(大地湾四期、马家窑文化石岭下阶段),在今通渭华家岭、鹿鹿山一带发生了太空“陨冰”(彗星)撞击地球事件。瞬间天崩地裂,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让不远处本自东向西流淌几千年的秦安清水河瞬间反向倒流,让生活在清水河畔大地湾先民倾刻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洪水灾难,幸存者不得不向更安全的高地迁徙并定居下来。
因“陨冰”撞击地球事件,在周边带来大量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并存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这种宇宙射线会引起周边人类和动物的基因突变!于是出现了《山海经》等古文献中的如凤凰、麒麟,烛龙、饕餮、穷奇、帝江、天狗等各种奇鸟怪兽。同时,出现了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娲,被称为“龙”,后又出现了“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的西王母。
古人无法科学解释这种因宇宙射线造成的基因突变现象,自然而然跟这次“陨冰”撞击事件联系在一起,认为伏羲、女娲和这些奇形怪状的鸟兽都是从天上下降到人间的,俗称“天子”,古文献则称为“皇”,陨石坑湖水则称为“雷泽”,俗称“天水”。至此,华夏先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和研究天体运行规律,并把天上的五大行星与地上的五类基本物质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天人合一”的观念,在社会活动中也开始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秩序。逐渐步入了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为核心的原始宗教时代,标志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正式开启。
当然,最后结论还需要地质学者、考古学者严密的考察论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陇西郡始置天水郡,郡治今通渭平襄镇。“天水”之名始现;第一个被称为“天子”的伏羲诞生在古成纪今秦安、通渭和静宁交界处小长安岭一带。
壬申09(3月29日),天子西征。
甲戌11(3月31日),至于赤乌。曰:天子五日休于□山之下。
蟾姆山南今有“赤砂”乡村名!疑是“赤乌”之地。
己卯16(4月5日),天子北征,赵行□舍。
庚辰17(4月6日),济于洋水。
辛巳18(4月7日),入于曹奴之人戏,觞天子于洋水之上。
洋水即今流经定西市安定区的关川河支流东河,源于华家岭西北麓,经宁远、杏园、李家堡等后在定西市安定区城西北与西河汇合为关川河。
壬午19(4月8日),天子北征,东还。
甲申21(4月10日),至于黑水,
辛卯28(4月17日),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
黑水即今源于通渭黑燕山,经陇西权家湾、云田,在陇西县城汇入今渭河,经陇西文峰,又向南经武山县桦林,进入武山鸳鸯镇,是《穆天子传》从南线返回时所经“重氏”之地,“三危山”地望!
上古时期,只有渭源至陇西县城这段才称“渭水”,陇西至天水三阳川(古南海)这段渭河上古时期则称“黑水”。
癸巳30(4月19日),至于群玉之山,容成氏之所守。……天子四日休群玉之山,乃命邢侯待攻玉者。
群玉之山未定,此一带有玉家岔乡村名,待详考。
丁酉34(4月23日),天子北征,□之人潜旹,觞天子于羽陵之上,
戊戌35(4月24日),天子西征。
辛丑38(4月27日),至于剞闾氏。天子乃命剞闾氏供食六师之人于铁山之下。
壬寅39(4月28日),天子登于铁山,
丙午43(5月2日),至于鄄韩氏。爰有乐野温和,
丁未44(5月3日),天子大朝于平衍之中,乃命六师之属休。
己酉46(5月5日),子大飨正公、诸侯、王、吏、七萃之士于平衍之中。
庚戌47(5月6日),天子西征,至于玄池。天子三日休于玄池之上,
癸丑50(5月9日),天子乃遂西征。
此一段路程应该是陇西县城至陇西首阳镇的一段,待详考。
丙辰53(5月12日),至于苦山,西膜之所谓茂苑。天子于是休猎,于是食苦。
苦山确定为渭源首阳山。
《诗·唐风·采苓》歌曰:“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古代河流大多由西向东走向,所以“首阳”之名本就有西疆之含义,史载商末周初贤士伯夷、叔齐耻食周粟来到西周域外“首阳采薇”的故事,此地也有世代相传的伯夷、叔齐墓。“苦”即苦菜,又名苦渠,是今甘肃定西、天水一带当地人最喜欢吃的野菜之一,小满节气时釆食正当季。《逸周书·时训解》中就有“小满之日苦菜秀”的记载,周穆王食苦日期正好在小满前后(5月12日)!
丁巳54(5月13日),天子西征。
己未56(5月15日),宿于黄鼠之山,西□,乃遂西征。
《山海经》“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按行程分析黄鼠之山正好位于今渭河源风景区域!
癸亥60(5月19日),至于西王母之邦。
从渭源古迹坪出发,经新庄、水草滩、山寨,通过一狭长深沟进入漳县三岔镇,就是西王母之邦。有墩坪等寺洼文化遗址,是西王母之邦特有的考古学文化。
《穆天子传》卷三吉日甲子01(5月20日)。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
乙丑02(5月21日),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丌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说文》:“弇,盖也”;《尔雅·释天》:“弇日为蔽云”;所以弇就是遮阳之意,弇山就是今漳县遮阳山。位于甘肃省漳县大草滩乡境内,距发现寺洼文化遗址的三岔镇三岔村只有16公里,是西北地区极为罕见的天坑地缝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丁未44(7月2日),天子饮于温山。□考鸟。
己酉46(7月4日),天子饮于溽水之上。乃发宪命,诏六师之人□其羽。爰有□薮水泽,爰有陵衍平陆,硕鸟解羽。六师之人毕至于旷原。曰:天子三月舍于旷原……
旷原确定为寺洼文化发现地,今定西市临洮一带!
寺洼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城洮阳以南20公里洮河西岸寺洼山。除发现寺洼文化代表性器物马鞍形口等陶罐外,还发现有商周时代青铜器、及青铜戈、矛、镞、刀和铃等。在洮河两岸狭长地带,形成了由洮河冲积而成,地势平坦、且肥沃的西北地区少有的河谷阶地平原。
寺洼山鸟瞰
己亥36,天子东归,六师□起。
庚子37,至于□之山,而休以待六师之人。
此段无法考证,上下文都脱节,疑为窜入。
《穆天子传》卷四庚辰17(8月4日),至于滔水。浊繇氏之所食。
辛巳18(8月5日),天子东征。
癸未20(8月7日),至于苏谷。骨飦氏之所衣被,乃遂南征,东还。
今定西市漳县漳河的一段,待详考。
丙戌23(8月10日),至于长,重氏之西疆。
丁亥24(8月11日),天子升于长,乃遂东征。
庚寅27(8月14日),至于重氏黑水之阿。
癸巳30(8月17日),天子命重氏共食天子之属。
五日丁酉34(8月21日),天子升于采石之山,于是取采石焉……曰:天子一月休。
“采石之山”疑今武山县鸳鸯镇盘龙山、邱家峡鸳鸯玉矿基地。
黑水之阿“采石之山”
鸳鸯玉又名蛇纹石玉,其质地细腻坚韧,光泽晶莹,其色泽多呈翠绿、墨绿、橄榄绿、莹光淡绿等多种。在齐家文化,商周文化中都有大量发现。
癸亥60(9月16日),天子觞重之人……
乙丑02(9月18日),天子东征,送天子至于长沙之山。□只,天子使柏夭受之。柏夭曰:重氏之先,三苗氏之□处,以黄木银采,□乃膜拜而受。
重氏之域,今武山鸳鸯镇一带,也是古三苗所处三危之地。舜时有“窜三苗于三危”。《禹贡》:“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古南海在今天水三阳川,在上古时期还是一堰塞湖。
丙寅03(9月19日),天子东征,南还。
己巳06(9月22日),至于文山……曰:□天子三日游于文山。于是取采石。
壬申09(9月25日),天子饮于文山之下……
文山疑今甘谷六峰山,大禹出生地!
今甘谷六峰山,其地形地貌极似甲骨文“文”字,大禹又名“文命”。甘谷古称“冀”,史载“尧舜禹皆居冀”;今三阳川有大禹治水导流山遗迹和传说,甘谷西也有“禹奠朱圉”摩崖,是“殛鲧于羽山(即朱圉山)”之地。
癸酉10(9月26日),天子命驾八骏之乘,……天子乃遂东南翔行,驰驱千里,至于巨蒐氏……
甲戌11(9月27日),巨蒐之奴觞天子于焚留之山……
乙亥12(9月28日),天子南征阳纡之东尾……
西征时经阳纡之山,返回时经阳纡之东尾,已返回原路。
庚辰17(10月3日),天子东征。
癸未20(10月6日),至于戊□之山。智氏之所处……
乙酉22(10月8日),天子南征,东还。
己丑26(10月12日),至于献水,乃遂东征,饮而行。乃遂东南。
己亥36(10月22日),至于瓜纑之山,三周若城。阏氏胡氏之所保。天子乃遂东征,南绝沙衍。
辛丑38(10月24日)。天子渴于沙衍,求饮未至。七萃之士曰高奔戎刺其左骖之颈,取其清血以饮天子。天子美之,乃赐奔戎佩玉一只,奔戎再拜稽首。天子乃遂南征。
甲辰41(10月27日),至于积山之,爰有柏。曰:余之人命怀献酒于天子。天子赐之黄金之罂。贝带朱丹七十裹。命怀乃膜拜而受。
乙巳42(10月28日),□诸飦献酒于天子,天子赐之黄金之罂,贝带朱丹七十裹。诸飦乃膜拜而受。
此段从《穆天子传》卷二原文移于此,有“智氏之所处”,与西征时经“智之□”相合,关键是日期也完美衔接!
癸丑50(11月5日),天子东征。柏夭送天子至于崩阝人。崩阝伯絮觞天子于澡泽之上,多之汭,河水之所南还。曰:天子五日休于澡泽之上。以待六师之人。
戊午55(11月10日),天子东征。顾命柏夭归于丌邦。天子曰:河宗正也。柏夭再拜稽首。天子南还,升于长松之隥。
壬戌59(11月14日),天子至于雷首,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
癸亥60(11月15日),天子南征,升于髭之隥。
丙寅03(11月18日),天子至于钘山之队,东升于三道之隥,乃宿于二边。命毛班、逄固先至于周,以待天之命。
癸酉10(11月25日),天子命驾八骏之乘,赤骥之驷,造父为御,南征翔行……遂入于宗周。
基本延西征路线原路返回,不再赘述。
庚辰17(12月2日),天子大朝于宗周之庙。乃里西土之数。曰:自宗周瀍水以西。至于河宗之邦,阳纡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阳纡西至于西夏氏,二千又五百里。自西夏至于珠余氏及河首,千又五百里。自河首襄山以西,南至于舂山、珠泽,昆仑之丘,七百里。自舂山以西,至于赤乌氏舂山三百里。东北还至于群玉之山,截舂山以北。自群玉之山以西,至于西王母之邦三千里。□自西王母之邦,北至于旷原之野,飞鸟之所解其羽,千有九百里。□宗周至于西北大旷原,万四千里。乃还东南,复至于阳纡,七千里。还归于周,三千里。各行兼数,三万有五千里。
从以上我们推理的结点和路线,通过高德地图计算步行距离相对比。
从周原遗址开始,依次经过陇县、张家川县太原村、秦安陇城镇、通渭蟾姆山、陇西首阳山、漳县三岔镇,再到临洮寺洼山,步行距离为591.8公里。而《穆天子传》宗周至于西北大旷原,万四千里,合14000×70÷1000=980公里。
容错率为:
(980-591.8)÷591.8≈65.6%
偏差较大!
返回时从寺洼山开始,经漳县三岔镇,东南行经武山鸳鸯镇、甘谷六峰镇、秦安魏店镇进入原路,经陇城镇、张家川县太原村、陇县,到达宝鸡周原遗址,步行距离为560.1公里。而《穆天子传》乃还东南,合10000×70÷1000=700公里。
容错率为:
(700-560.1)÷560.1≈25%
考虑到今天笔直平坦的柏油马路对比古代崎岖的羊肠小道,比较合理!
返回路线容错率更小,更接近实际。疑西行所里之数万四千里有误!
首先,阳纡之山与宗周距离三千里有误。三千古里即今210公里,按25%的容错率,合168公里。从周原遗址出发,直至翻越陇山之后到达的第一镇——马鹿镇,步距就已经是178公里。而周穆王西征时还要经犬戎地、隃之关隥、愚知之平、智氏、傰邦等地后才进入阳纡之山。按理阳纡之山与宗周距离要高出三千里很多!
其次,原文在记述西征过程时,并未提及任何与“西夏氏”相关的迹象,且先秦时期的文献中也从未有过“西夏氏”的记载。西夏王国实际上是在唐朝末期才兴起于现今宁夏银川一带,这一名称的出现,很可能是后人在传承历史的过程中,基于周穆王曾沿经内蒙、宁夏的黄河西征的错误认知,进行了某种程度的附会与篡改。
吉日甲申21(12月6日),天子祭于宗周之庙。
乙酉22(12月7日),天子□六师之人于洛水之上。
丁亥24(12月9日),天子北济于河,□羝之队以西北。升于盟门九河之隥,乃遂西南。
壬辰29(12月14日),至山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
吉日丁酉34(12月19日),天子入于南郑。
从古陈仓道进入汉中南郑,周穆王时建有祇宫。
以上通过对《穆天子传》重新整理排序,穆王从年初有雨雪天气的2月4日开始,到12月19日入于南郑结束,历时十月余,与《竹书纪年》所载“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见西王母;十八年春正月,王居祇宫,诸侯来朝”相合。从而解决了传世文献中关于穆王西征昆仑见西王母到底经历一年还是二年的疑惑。
《穆天子传》不但不是伪书,而且是史学价值极高的先秦历史地理文献,为辨识古昆仑山及西王母之国地望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李学勤先生倡导的“走出疑古时代”学术理念增添了坚实的论据与支撑。
夏虫语冰,可笑之极[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