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中国和澳大利亚关系急转直下,原因是澳大利亚莫里森政府配合美国政府的反华政策,成为了美国的马前卒。当然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澳大利亚本来就在美国最核心的小圈子之内,是以说英语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为主的“五眼联盟”成员之一。在各项政策上配合美国的行动,这是澳大利亚的“本分”。不过,在去年澳大利亚大选,工党候选人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成为了澳大利亚总理之后,中澳关系开始有了转机。
近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将于11月4日至7日访华,他将前往北京与中方领导人会晤,并出席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这是澳大利亚总理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访华。阿尔巴尼斯这次访华的主要“成就”之一,是解决了在葡萄酒关税方面的与中国的争端。中国曾经是澳大利亚葡萄酒的最大进口国之一,在前任澳大利亚政府反华最高峰时期,中国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增收了关税,重创了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当时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出口的风电设备也增收了关税作为报复。
阿尔巴尼斯上台之后一直努力修复对华关系,坚定地寻求澳中关系解冻回暖,希望恢复与中国高水平的贸易关系,这一努力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就是确定了此次的访华行程。中国商务部近日表示,中澳双方已就解决世贸组织葡萄酒争端以及澳大利亚对中国风电设备征收关税的争端达成了共识,并且表示中澳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方愿意与澳方合作,继续通过对话和磋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额已经从2021年中的低谷开始攀升)
阿尔巴尼斯访华标志着美国最核心的小圈子的对华风向也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中澳贸易的主要障碍基本都被清除等。随着澳大利亚总理访华这一标志性事件的出现,中澳关系可能正式进入了破冰期。
实际上澳大利亚在历史上与中国的关系一直不错。这是因为澳大利亚与中国距离很远,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在经济上又与中国互补性较强,没有“翻脸”的理由。澳大利亚的两个主流政党是自由党和工党。相比自由党,工党的对华政策一直较为理性、客观,历史上工党执政时期的澳大利亚政府总理,保罗.基廷,陆克文,朱莉娅·吉拉德等人,都执行对华友好政策,陆克文甚至会说中文,是澳大利亚的“中国通”。
但不幸的是,在中美“大国竞争”最激烈的这几年,澳大利亚由较为极端和反华的自由党执政。前总理斯科特.莫里森本身就不理性,而他任命的国防部长达顿更是一个反华“疯狗”。在他们当政的大约四年里,就是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的最低谷。在这期间,澳大利亚禁用了中国华为公司的5G设备,污蔑中国对澳进行间谍活动,阻止中国公司投资澳大利亚达尔文港,还配合美国污蔑中国是新冠肺炎“实验室泄露”的源头…...
最大的动作还在军事上:为了配合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围堵中国,澳大利亚除了派遣军队经常参与美国在南海的军事演习之外,还在2021年9月与英国和美国成了“奥库斯”联盟,导致现在阿尔巴尼斯政府也骑虎难下,被迫为澳大利亚支付巨额的核潜艇建造费用。
(奥库斯核潜艇协议是前任总理达成的,阿尔巴尼斯硬着头皮也得做下去)
但是这一切在世界发展大势之下都开始发生改变。近几年美国在国内经济和海外政策方面都屡显“疲态”,其实力下降、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维持全球霸权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特别是对华贸易战和科技战,美国并未像上世纪对付日本那样大获全胜,更是让全世界对美国“刮目相看”(负面的)。想想看,美国尽全国之力(再加上几个“盟友”之力),居然都没有搞垮中国的一家公司(不止华为,美国制裁了中国六百多家实体),这还叫“超级大国”吗?
(澳大利亚红酒)
所以,连盎撒核心圈子都开始“思变”,转变对华风向就不足为奇了。除了中澳关系转暖之外,最近更传出英国希望改善对华关系的消息。早在今年4月25日,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在伦敦金融城发表了政策演讲时,就阐述了英国对华的新立场和态度:“新冷战”的思维是错误的,孤立中国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今年5月,英国商业和贸易部国务大臣约翰逊就访问了中国香港,被外界认为是苏纳克政府恢复中英正常关系的试探;在8月份,克莱弗利访华,明确表示要与中方建立“强力且有建设性”的关系,而不是远离中国;而据最近的媒体报道,英国首相苏纳克正在积极行动,想要恢复中英正常关系,第一步是重启对华关键贸易会谈。
可谓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全球大势面前,美国的核心盟友都开始接连改变对华态度,这表明美国的反华战略在一步步走向崩塌。当然,斗争是复杂的、长期的,我们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