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一位年仅24岁的山东女孩苏一格因其独特的生活方式火爆全网。
她坚持不买任何新衣服,不用任何一次性产品,甚至表示自己已经5年没有使用过卫生巾了,反而在家中养殖了300多条蚯蚓。
这个特立独行的女孩为何选择如此生活?背后有何故事?
环保家族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叫苏一格。
而她之所以会有如此的环保理念,和她的父母脱不开关系。
苏一格的父母都是环保意识很强的知识分子,他们会将旧报纸制作成环保袋;将用过的玻璃瓶改造为优雅的花瓶;破旧改为实用的抹布。
在这样充满环保理念的家庭氛围中,苏一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
她的笔记本总是用到最后一页,而且字迹工整,绝不浪费任何空间。
而且,她的衣服虽然不多,但都被保养得很好,颜色虽然可能有些褪去,但款式经典,能穿好几年而不显陈旧。
即使是简单的餐巾纸,她也会重复使用干净的那一面。
然而,那时候的苏一格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直到长大才慢慢明白了其中不一样的意味。
环保路上的追梦人高中的时候,苏一格从课本上学到了环境污染,看到了地球这些年的变化,心中觉得十分心痛。
就连学校周边环境也因为工业区的扩建,也开始变得荒芜。
空气越来越差、路边的垃圾桶总是满溢,塑料袋随风飘舞成了最常见的"风景",所以从这之后苏一格便开始更加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
为了减少垃圾的产生,她不再使用一次性餐具,而是自带饭盒和筷子,每天细心清洗保养;她拒绝商店提供的塑料袋,总是随身携带那个母亲亲手缝制的布袋;就连文具也是能修复就绝不轻易更换,她的铅笔盒里总是放着一个小胶水,专门用来修补断裂的橡皮。
只是,这样的行为在学校中确是一个异类。
有同学笑她"做作",说她"太较真",甚至有人认为她是在标新立异。
特别是当她婉拒同学分享的零食,只因为包装过于奢华时,更是招来不少异样的眼光。
面对这些质疑的声音,苏一格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她常说:"环境保护不是一个人的事,但可以从一个人开始。"这句话不仅是对他人的回应,更是对自己的鼓励。
甚至还会怕有人洗漱没关好水龙头,所以在深夜巡查宿舍的水龙头。
转机出现在她去加拿大留学的时候。
在那里,苏一格发现自己并不是"异类",相反,环保意识在当地学生中非常普及。
她的同学们会自豪地使用二手教科书,在跳蚤市场淘换季衣物。
超市里还专门设有自带容器的补充站,顾客可以自带包装购买日用品,既环保又经济。
这种氛围得影响下,苏一格加入了学校的环保社团,在那里不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学到了更多实用的环保技巧。
无痕生活如今,苏一格将环保理念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践行"无痕生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苏一格坚决拒绝使用任何一次性用品。
日常工作时,她用陶瓷杯代替一次性纸杯;外出就餐时,她总是随身携带可重复使用的餐具。
即便是不得不去咖啡店,她也会自带保温杯,确保自己不会产生浪费。
下班后,不论是逛超市还是买菜,苏一格都会拿出自制的环保购物袋。
在日常饮食方面,苏一格更是贯彻了"无痕生活"的理念,她总是随身携带不锈钢饭盒和木制餐具。
无论是工作日的午餐,还是周末的野餐,她都能优雅地享用美食,同时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垃圾。
如果这里你还觉得正常,那接下来就是人们认为不正常的生活方式了。
苏一格认为任何的纸巾都是一次性用品,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浪费苏一格通常用手帕代替纸巾。
就算是在来例假的特殊时期,苏一格也会选用日常人们很少使用的月经杯来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
但,最让人觉得离谱的是,苏一格为了更好的无痕生活养了很多的蚯蚓。
苏一格曾经在书本上读到,到蚯蚓可以高效地分解有机物。
所以,为了更好的处理厨余垃圾,她在阳台上设置了一个小型的蚯蚓养殖箱。
每天,她将厨余垃圾投入箱中,蚯蚓们就会将其转化为肥料,这不仅解决了厨余垃圾的问题,还为她的盆栽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
质疑和回应苏一格的"无痕生活"实践引发了很多人的质疑和争议。
有人认为她的行为太过极端,甚至可能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
有人认为,苏一格的生活方式过于苛求自己,可能会失去生活中的一些乐趣和人情味,他们担心,过度追求"无痕"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甚至影响生活质量。
面对这些质疑,苏一格坦言:"我并不要求所有人都完全效仿我的做法。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都不同,我的方式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
在苏一格看来,"无痕生活"不仅仅是关于环保,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教会我们珍惜资源,尊重自然,关爱地球。
通过减少浪费,控制欲望,我们不仅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还能获得更加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
如今,苏一格仍旧坚持着她的"无痕生活",实践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
但,苏一格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环境多做一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汇聚起来就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