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金蛇贺岁 曲韵迎春”2025汕尾市地方戏曲交流迎春茶会暨名伶名曲展演在市文化馆举行,西秦戏、白字戏、正字戏三大剧种同台展演,数位非遗“大咖”齐聚一堂,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
作为汕尾市2025年新春民俗文化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汕尾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由汕尾市文化馆承办,由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海丰县白字戏艺术传承中心、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协办。
活动中的最大亮点无疑是专家访谈环节,多位戏曲领域的专家和非遗传承人汇聚,围绕“跨越千年 相聚汕尾”2025年迎春非遗戏曲交流展演展开交流,共同探讨戏曲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作为全省范围内首台综合性“非遗戏曲春晚”,各位专家都对这场“汕尾春晚”赞不绝口,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
我们看到了广东三大剧种的“半壁江山”——粤剧和潮剧,欣赏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中的豫剧风采,感受到西北地区传统戏剧秦腔的独特魅力,也擦亮了海陆丰地区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三张“文艺名片”,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超百万级,实现非遗戏曲交流的“开门红”。
文化传承的“根”要守好,这也是这场活动的初衷。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陈文宾,国家级非遗正字戏代表性传承人黄壮营,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主任高锋,国家级非遗西秦戏代表性传承人吕维平,海丰县白字戏艺术传承中心主任吴佩锦,国家级非遗白字戏代表性传承人钟静洁,陆丰市浮头新潮白字戏剧团团长施培壮等“艺术大咖”围绕作品创作、人才培养、传承创新等领域进行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指导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还专门邀请了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锤,汕尾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汕尾市非遗保护专委会委员林木群两位民俗专家,共同交流探讨民俗文化与非遗戏曲的发展之路。
同样精彩的还有三大戏曲同台表演。由邱燕红演唱的白字戏名曲《春江圆月》婉转悠扬;由林晓青演唱的正字戏名曲《百花赠剑》富有音韵之美;还有施培壮带来的白字戏名曲《对月思亲》感情满满;吕维平压轴演唱的西秦戏名曲《心系万民无私欲》再次把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
文化艺术的传承需要注入新的活力。现场也有“小戏迷”的地方戏曲表演,小朋友们纷纷开嗓高歌,现场气氛浓厚热烈。
汕尾市文化馆副馆长马薇姗表示,本次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品茗畅谈、分享经验、共谋发展的平台,将进一步延续海陆丰独特的文化传承热潮。希望大家能够借此机会深入交流,激发灵感,为擦亮海陆丰地区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三张“文艺名片”和汕尾市地方戏曲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