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明帝刘庄.原名阳.字子丽;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东汉第二任皇帝!庙号显宗.谥孝明皇帝
简释:显宗孝明皇帝
公元58年,戊午,显宗孝明皇帝永平元年,春季正月,到原陵朝拜。
孝明皇帝率领公卿及以下官员到原陵朝拜,如同正月初一朝会的礼仪。太官进献食物,太常演奏音乐,此后便将此作为固定的仪式。
夏季五月,太傅高密侯邓禹去世。
东海王刘强去世。
好畤侯耿弇去世。
公元59年,己未,显宗孝明皇帝刘庄永平二年,春季正月,在明堂祭祀光武帝。孝明皇帝开始穿戴冠冕、玉佩,登上灵台,观察云气天象。
三月,孝明皇帝亲临辟雍,举行大射礼。
冬季十月,举行养老礼。
孝明皇帝来到辟雍,首次举行养老礼,任命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仪结束后,引领桓荣及其弟子登上厅堂,皇帝亲自为他们讲授,各位儒士拿着经书在前面提出疑难问题,士大夫们在桥门周围观看听讲,人数大概数以万计。于是皇帝下诏赐给桓荣关内侯的爵位。皇帝从做太子时起,就跟随桓荣学习《尚书》,等到即位后,仍然以师礼尊崇桓荣。桓荣去世后,皇帝任命桓荣的儿子桓郁为侍中。
待续.简释2/15孝明皇帝

汉明帝刘庄.原名阳.字子丽;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东汉第二任皇帝!庙号显宗.谥孝明皇帝
【考注】
①、显宗孝明皇帝: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6月15日出生于常山郡元氏县今河北省境内;原名刘阳,字子丽;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原来的名和字里暗含母亲阴丽华的姓名。建武十五年即公元39年,封东海公。建武十七年即公元41年,进爵为王。建武十九年即公元43年,下诏改封原太子刘疆为东海王,立东海王刘阳为太子,改名为庄。庄是会意兼形声字。从艸,从壮,壮亦声。本义:草壮茂盛。庄也有谨严持重,恭敬的意思。东汉第二任皇帝,评定了“云台二十八将”。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即位,在位期间,遵奉光武制度,整顿吏治,严明法令。禁止外戚封侯预政,皇子之封亦减旧制。提倡儒术,亲临辟雍,行养老礼,尊事三老五更,又为外戚樊、郭、阴、马子弟立四姓小侯之学。数发兵进击北匈奴,遣班超经营西域,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又派郎中蔡愔出使天竺求佛法。性偏察,公卿数被谴责,近臣尚书以下至受捶扑。在位期间,省减租徭,修治汴河,民生比较安定。史载永平末,岁比丰稔,百姓殷富。后世史家将其与章帝统治时期并称为“明章之治”。公元75年逝世,在位18年,终年48岁,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对外戚干政和贵戚功臣都多有防范。公元73年,命令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还引进了佛教。吏治清明,境内安定,后世史家将其与章帝刘炟并称为明章之治。刘庄是继刘秀之后,东汉为数不多的好皇帝之一。统治时期,对臣下比较苛刻,对兄弟也比较苛刻,防止外戚干政。曹丕称“明帝察察,章帝长者”。

李躬:东汉明帝刘庄之师.国三老。李躬勤授业,直至耄耋年;享誉国三老,龙山美誉镌!
②、李躬:公元前23年出生于汉代常山郡元氏,今河北省元氏县。东汉明帝刘庄出生在元氏万年村,幼年曾拜李躬为师,后奉李躬为常山三老。李躬首次在封龙山下教徒授课,为唐宋时期封龙书院开儒家教育之先河。永平元年即公元58年冬天,汉明帝临辟雍即太学,举行尊老养贤之礼。事先推定年老博学的李躬为“国三老”, 并封曾授明帝《尚书》的桓荣为“五更”。汉明帝先行到达辟雍,然后派人用安车蒲轮,就是用蒲草裹轮以免巅簸,将“三老”和“五更”接来,皇帝亲自到门屏之间迎接。以宾主而非君臣之礼迎上柞阶。皇帝下诏“尊事三老,兄事五更”,三公九卿,各就各位。皇帝挽起龙袍,操刀亲割,将肉献给三老,还亲自为其酌酒。永平五年即公元62年,汉明帝巡查到元氏时,还去看望李躬。此时已85岁高龄的李躬,精神矍铄,记忆良好,还对皇帝汉明帝说:“皇上出生在元氏,愿请蒙恩减免赋税徭役。”于是汉明帝命令免除元氏县六年的田租赋税,劳赏县属官吏以及门房仆役。永平六年即公元63年去世,享年86岁。李躬勤授业,直至耄耋年;享誉国三老,龙山美誉镌!

③、桓郁:字仲恩,桓荣次子。为人敦厚,好学深思,东汉初期,曾讲研《尚书》,教授门徒数百人。

原文:显宗孝明皇帝
戊午,显宗孝明皇帝永平元年,春正月,朝原陵。
帝率公卿以下朝于原陵,如元会议。太官上食,太常奏乐,是后遂以为常。
夏五月,太傅高密侯邓禹卒。
东海王强卒。
好畤侯耿弇卒。
己未,二年,春正月,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始服冠冕玉佩,登灵台,望云物。
三月,临辟雍,行大射礼。
冬十月,行养老礼。
上幸辟雍,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下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搢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于是下诏赐荣爵关内侯。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位,犹尊荣以师礼。荣卒,帝以荣子郁为侍中。
待续.原文2/15孝明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