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请养成闷声吸金体质

十点来读书 2025-02-15 15:15:38

刚刚过去的新年,相信很多人都许下了“顺风顺水顺财神”的愿望。

期待新的一年,能够工作顺利、赚钱能力上个台阶。但就像有句话说的:

钱财是这个世界上最有灵性的东西,它很挑主人。

你除了有一颗虔敬之心外,还得真正懂它、有能力接纳它、驾驭它,它才会降临到你身上。

新的一年,如果你也想拥有“吸金体质”,不妨读一读《穷查理宝典》。书中这六句话,希望会对你有些启发。

成为赢家的方法就是工作,工作,工作,再工作,并期待能够看准几次时机。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工作可能是我们赚钱的唯一方式。想升职加薪,想改变生活境遇,都要通过不停地努力工作来达成。即便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工作累着,受尽委屈,气笑又气哭,甚至想一走了之。但做什么不是工作呢?只不过挪了个地方,换了份营生,干的事依然是在工作。所以,查理·芒格说:人是不能不工作的,只有工作才能改变你的现状。

如果在工作中积攒力量,认出机会,抓住机会,人生说不定就会一路开挂。但机会从来不会自天而降。只有一直工作着,一直在那个熟悉的场域,你才会拥有非凡的眼力和精准的判断力,在机会降临时一眼认出它,一把抓住它。工作,不只是我们谋生的手段,也是展示和重塑自我的大舞台。你对工作的尊重和认真,总有一天,会让你喜出望外。

我们只是寻找那些不用动脑筋也知道能赚钱的机会。什么叫不用动脑筋呢?不是真的一点脑子也不动,而是说要去找一些我们能理解、做起来也简单的事,而不是去解决难题。但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赚钱,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坚信,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捡不到元宝,到头来却落得人财两空。

查理·芒格经常说一句话:“我们跨不过七英尺高的栏。我们要寻找的,是那些一英尺高的、对面有丰厚回报的栏。”意思就是,人一定要在自己熟悉的、理解的、能看明白、也能做好的领域去赚钱,因为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不容易出大失误和大问题。动物在适合生长的地方才能够大量繁衍,人也一样。在自己擅长且做起来不那么累的领域,潜心研究,专注发力,才能得到良好的经济回报。又难又不擅长的事,或许能让我们一时赚到钱,但要持久地赚钱,还得去做那些简单又擅长的事。

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里了。虽是玩笑话,但也透露出一个决策的思维:逆向思考。在芒格看来,要想得到幸福,就要先去研究怎样才会痛苦;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就要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要想在股市上投资成功,就要先去研究为什么很多人都失败了。他一生的决策,几乎从不犯重大过错,正是因为他特别注重收集各种各样的人物、企业失败的著名案例,并把失败原因列成清单。这样,他在做决策时,就去先看这张清单,清单上的事一律不做。

很多人在做决策时,都是盲目又冲动的,一拍脑袋就定了,还有些人相信“吃一堑,长一智”,这回决策失误,下次就长记性了。但芒格提示我们:最好是从别人的悲惨经历中学到深刻教训,而不是自己的。有些错误不需要亲自犯,有些失败不需要亲自尝试。你只需记住前人犯错和失败的原因,尽量避免即可。坑,于他人是教训,于我们是明灯。避开坑,剩下的路,差不多就都是平坦的。

我们投资的规矩是等待好球的出现。很多人投资,随性又分散,不是别人投啥自己投啥,就是凭自己的一知半解瞎投,其结果自然事与愿违。芒格的建议是:等待好球,集中投资。他经常喜欢用棒球运动员泰德·威廉姆斯的取胜技巧来打比方。威廉姆斯把击打区划分为77个棒球那么大的格子,只有当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时,他才会挥棒,其他时间他都在认真观察,静静等待。因为他觉得挥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的球,会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

因此,查理·芒格提醒人们:作为投资者,多数时候,你什么都不要做,静静看着就好,等你喜欢的好球出现时,再全力出击。很多人投资失败,就是因为“挥棒”太过频繁,结果好球出现时,已没有足够的力气和资本去投。而聪明人在碰到好机会时,才会下重注,其他时间则按兵不动。所以投资不能急,也不能贪,不要急于把鸡蛋放进太多篮子,而是要挑大的、结实的、保险的篮子去放,这样才能见到回报。

当一个人拥有足够多的跨学科知识,他就会在通往普世智慧的道路上迈出有建设性的一步。西方有句谚语:在只有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像一颗钉子。因为他只有一套思维模式,所以处理所有问题都只会用同一种方式。芒格认为:治疗“铁锤人倾向”的良方就是,掌握许多跨学科技能。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往往错综复杂,不会只涉及到某一领域的某一种知识。所以,要想把问题解决好,肯定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熟悉人体的整个系统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但同时,我们都知道,学海无涯,知识是永远都学不完的。

好在芒格早指明了方向:你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识,只要吸取各个学科最杰出的思想就行了。低维度上的成长,熟练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技能就可以了。若想在高维度上获得成长,就必须从点到线,把面铺开,构造出立体化的知识网络。读书如此,学技能如此,赚钱亦如此。很多持续赚大钱的人,都是跨学科的“多面手”。只有底座够宽,够牢固,才能撑得住上面的各种建筑物。

你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保持比其他人聪明一点点就够了。很多人都以为,要想做成事,就必须让自己在方方面面都非常优秀,这样才有竞争优势。但事实证明,这既不现实,也很难做到。我们更常见的情况是: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绩,只相差一星半点,而不是一道鸿沟。正如沃伦·巴菲特曾经说:芒格能够成功,是因为他能够比任何活着的人更快、更准确地分析任何种类的交易,能在60秒内找出令人信服的弱点。不是其他人不行,跟他真差了十万八千里,而是芒格更快、更准确。所以,成功有时候并不见得是要把对手甩多远,而是你哪怕只比他领先一小步,你就赢了。

同样都做PPT,你比他多了一点用户思维,你就更得用户青睐;同样是给领导提意见,你提完意见,还给出了解决方案,你就更让上司赏识。所以,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不必太拼,你只需比别人聪明一点点,勤奋一点点,并让这个周期持续的时间长一点点,你就已经打败了99%的竞争对手。优秀,不是从0到1,也不是从1到2,而是从1到1.1,就已经很牛了。

很喜欢一句话:

要想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配得上它。不管是金钱,还是成功,都不会主动来找人,而是在人做好了各种准备后,它们自然会现身。想要赚到钱,先要把自己变得值钱。想要获得成功,先要让自己具备成功所需的各种要求和条件。

0 阅读:0

十点来读书

简介: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