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共享单车太任性,以后可能要摊上大事了。
南京:共享单车建立全平台“黑名单”
为杜绝“共享单车”使用人违反交规逃避处理的情况,从5月15日起,南京交警与摩拜、小蓝、OFO等8家共享单车企业建立信息共享“黑名单”机制,并公布了首批20名交通违法失信人员名单。
△来源:扬子晚报
启动交通违法黑名单机制 “上榜者”全平台封杀
关于共享单车“黑名单”制度讨论已久,从南京公布的版本来看,其“杀伤力”的确不同凡响:
首先,对于共享单车使用者出现交通违法,拒绝交警处罚时,交警将该共享单车车号提供给共享单车企业,企业根据注册信息将该车最后一名使用者的信息反馈给交警作为处罚依据。
其次,南京交警将定期与共享单车企业进行数据信息交换,根据违法当事人的用户信息,各共享单车企业扣除违法当事人的信用值,增加其使用共享单车的成本。
最后,对严重违法失信人员,共享单车企业停止其使用共享单车的资格,交通违法失信人员数据为全行业共享数据。一旦被列为交通违法失信人员,各品牌共享单车平台均对其停止注册、使用。
以摩拜为例:
根据摩拜单车的信用分体系规则,当发生“交警阻拦,弃车逃走”时,将扣除当事人信用分50分。初始信用分为100分,当信用分低于80分时,用车单价将从1元/半小时提高到100元/半小时,当信用分降至0时,用户账号将被永久冻结。
此外,共享单车使用人如有交通违法未处理,除了被列为交通违法失信人员,停止其继续使用共享单车外,其在交警各窗口车驾管业务都将暂停办理,同时还将纳入市民征信系统。
△资料图 自网络
南京交警放大招,与八家共享单车企业携手推出“黑名单”制度,严厉惩治交通违法后逃逸等行为。但“黑名单”能否解决共享单车出现以来的一系列乱象?它又能够让共享单车走多远呢?
央视评论共享单车自出现以来,为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市场化的解决思路。大批量共享单车的投放,让共享经济在竞争中大放异彩,也为许多城市提供了全新的公共服务。可以说,共享经济成为了城市交通的帮手,从一个侧面缓解了政府之忧。
“共享”要由“共管”来保驾护航 “黑名单”制度可以有
既然企业为政府解忧,政府也当伸出手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共享单车在便民的同时,也出现了恶意破坏单车、乱停乱放等现象,抬升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一些骑车人自知共享单车不是个人私有财产,在骑行中不管不顾,肆意违反交通法规,一旦出现车祸,则有可能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给个人和企业都带来损失。
这一次南京交警与共享单车企业携手,就是要以“黑名单”的形式严厉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既然骑车人不愿遵守规则,那就剥夺其使用共享单车的权利。这从哪个侧面而言,都是合理的逻辑。更重要的是,“黑名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思路:“共享”要由“共管”来保驾护航,只有政府与企业联手,才能让制度更具威慑力,也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黑名单”制度还有可以升级的空间
当然,这一次南京警方联手八家企业,只是小试牛刀。仔细分析,“黑名单”制度还有很多可以升级的空间。例如,列入黑名单的骑行人都是违反交通法规在先,只是因为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对肇事者难以惩处,才将相应信息移交给企业,让共享单车企业代为处罚。在这里,对非机动车处罚的老大难问题再次浮现。可以说,前面若无“处罚难”的车,后面就不会有“黑名单”的辙。
“黑名单”虽能规范 但仍存道德层面难题
与此同时,对于群众诟病较多的“乱停乱放”、“恶意破坏单车”等不文明行为,有些只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并未上升到违法层面,怎么罚?列入黑名单,让责任人永远不得使用共享单车,似乎处罚过重。不列入黑名单,肇事者的行为又损害公共利益。足见,“黑名单”制度在这里陷入两难。我们是否应当给“黑名单”设定不同期限和不同档次,让责任人受到惩处的同时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呢?
更重要的是,一说到“黑名单”,我们都知道是诚信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黑名单”最大的威慑力在于“多部门信息联网”,正如《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所述:让守信人走遍天下,让失信人寸步难行。目前,“黑名单”仅限于共享单车企业,还需打造升级版。唯有实现多部门联动,才会让威慑力更强。
将共享单车使用记录列入征信体系,目的就在于为市民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立规矩。但制度再完备、管理再细致,终归不能面面俱到,只有加强人的自律、人的遵纪守法才能让共享单车不掉链。
从新兴事物到渐渐熟悉,共享单车已经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在共享单车的管理层面,诸多难题依然待解。南京警方携手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给我们以借鉴,是有益的探索。更远的路还在前方,让共享单车走稳、走远,我们还需投入更多的智慧。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