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搞错!这两套“撞题材”的邮票,相差了19年

投资格具 2025-04-25 19:55:47

澳门的扇面邮票到底有几套?1987年的和2006年的看着都像传统国画,怎么区分?——澳门扇面两套邮票的“撞题材”,横跨回归前后,让许多邮友难以分辨,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两套容易被弄混的经典邮品,看看它们如何在扇面之间,写下不同时代的文化注脚。

一、1987 年《扇画》

1987年对于澳门而言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中葡联合声明》,确定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同年,澳门邮政推出《扇画》邮票,正值本地邮政设计从殖民色彩向中华文化主体性过渡的关键阶段。此前,澳门邮票多带有葡萄牙元素或西方审美,而《扇画》系列的诞生,标志着本土文化意识的觉醒——以中国传统扇面为载体,将澳门纳入中华文化的叙事脉络。

该套邮票名称为《扇画》,全套共4枚,以扇子的多元形态为核心,既有文人雅士手中的折扇,亦有仕女持有的团扇,展现扇面作为实用器物与艺术载体的双重属性。扇画题材涵盖山水、花鸟、人物,每一幅皆取法传统国画技法,工笔与写意兼收,尽显东方美学的含蓄韵致。

近期一版澳门扇面新票在赵涌在线以8103元的价格成交。

型张等相关行情如图所示:

二、2006 年 “扇面 —— 甘恒”

除此之外,还有一套扇面邮票,在澳门回归后发行,即2006年“扇面——甘恒”;包括一枚小型张和五枚邮票,小型张以“福娃献寿桃”为主题,象征吉祥如意;线条简洁明快,色彩浓丽饱满,既保留传统年画的喜庆意涵,又注入现代绘画的平面化处理手法。

五枚邮票分别描绘了牡丹(富贵图)、钟馗、布袋和尚、墨竹(竹之趣)和松鹰(鸿图),题材涵盖人物、花卉、动物,风格更具现代性,与1987年的作品形成艺术脉络上的延续。

五枚邮票则各展所长:《富贵图》中牡丹盛放,工笔重彩间见雍容;《钟馗》取民间神话题材,人物虬髯怒目,笔法刚劲如铁;《布袋和尚》以写意勾勒笑佛的憨态,传递 “容天下难容事” 的哲思;《竹之趣》借墨竹的疏密有致,暗合文人君子的品格隐喻;《鸿图》中松鹰振翅,苍松劲挺,尽显豪迈气象。

与 1987 年的古典风格相比,甘恒的设计更注重现代审美与个体表达:构图上突破传统扇面的对称范式,融入抽象构成;色彩运用更大胆跳脱,部分作品借鉴西方水彩的通透感,却又不失笔墨韵味。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创作,既延续了扇面画的文化基因,又赋予其时代生命力,与1987年的作品形成艺术脉络上的延续。以下是相关行情:

扇面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澳门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其艺术作品兼具中国传统与葡萄牙文化元素。无论是1997年的传统扇子系列,还是2006年的甘恒扇面画系列,均展现了澳门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努力。这些邮票不仅是邮政通信的载体,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对于集邮爱好者和文化研究者而言,澳门扇面邮票是了解澳门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窗口。

如今,这些承载着时光记忆的邮票仍在赵涌在线平台续写传奇,感兴趣的邮友可以去看看:



0 阅读:136

投资格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