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该病能够感染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尤其在牛羊等哺乳动物中较为常见。布鲁氏菌病在动物间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同时也可以通过食用感染动物的未煮沸生奶或未煮熟的相关脏器等途径传播给人类。布病不仅严重影响牛羊等家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二、牛羊布病的临床症状1. 牛的症状牛感染布鲁氏菌后,最显著的症状是流产,尤其是妊娠母牛的第一胎流产率高。流产常发生在妊娠后的3至4个月,且流产母牛多数胎衣不下,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下次受孕。此外,公牛还可能出现睾丸炎、睾丸肿大、阴囊增厚硬化、附睾炎和关节肿胀等症状,性欲降低甚至不能配种。
2. 羊的症状羊感染布鲁氏菌后,多数羊不会发病,但具有传染性。妊娠母羊一旦感染,同样会出现流产现象,且流产母羊多数胎衣不下。公羊主要表现为睾丸炎、睾丸肿大等症状,性欲降低,严重时甚至不能配种。此外,部分病羊还可能出现角膜炎和支气管炎等症状。
三、牛羊布病在养殖中的常见性1. 发病率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规模较大的养牛场和养羊场中,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大致在30%至45%之间。这一数据表明,虽然布病在牛羊养殖中具有一定的流行性,但并非所有养殖场均会面临如此高的发病率。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布病的发病率。
2. 流行特点布鲁氏菌病可全年发生,但在某些特定季节,如产羔季节,由于家畜活动频繁、接触机会增多,布病的发病率可能会相应上升。此外,布病的发生还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职业性特点,比如在牧区、畜产品加工区等地方,由于人们长期接触家畜及畜产品,因此更容易感染布病。
定期对牛羊等家畜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检疫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病畜和带菌畜。对病死畜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体的扩散。同时,对养殖场所、用具、物品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有效切断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
4. 做好个人防护在养殖、屠宰、加工等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与病畜直接接触。这样可以降低因接触带菌家畜而导致的疾病传播风险。此外,从事家畜饲养、屠宰、畜产品收购运输加工等相关职业的人员,应每年到指定医院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进行健康监护。
牛羊布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家畜和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虽然该病在牛羊养殖中具有一定的流行性,但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广大养殖人员应高度重视对布病的防控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实施疫苗接种,加强检疫和监测,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牛羊等家畜的健康生长和繁殖性能的稳定提升,同时保障人类健康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