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吕不韦的秦国丞相。
他博学多才,梦想着,能创作出一部不朽的巨著。
为此,广纳贤才,网罗天下智者。
他们日夜兼程,孜孜不倦,终于编撰出了一部名为《吕氏春秋》的著作。
每一个字,都反复推敲;
每一个句子,都精雕细琢。
当这部书完成之时,吕不韦内心激动,难以言表。
为了让世人明白这部书的价值,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将《吕氏春秋》公之于众,悬挂在咸阳的城门之上。
同时,许下了一个豪言壮语:若有人能为这部书增减一个字,他将奉上千金作为酬谢。
在那个时代,千金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巨款。
“一字千金”,这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气魄!
吕不韦之所以敢于开出这样的条件,因为他深知,《吕氏春秋》的每一个字,都是无价之宝,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果然,虽然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挑战,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增减一字。
“一字千金”,从此成为了衡量文章价值的最高标准。
“初唐四杰”的王勃“初唐四杰”的王勃,同样有一个传颂千年的“一字千金”故事。
王勃,山西河津人。
6岁就能写出流畅的文章,被称为“神童”。
12岁,他开始研读《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
这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在他的眼中,却如同清泉一般,流淌进他的心田。
仅仅一年后,王勃就已经能够诊断各种疑难杂症。
他的医术,救助了无数的病患。
在那个医疗条件极其落后的年代,王勃就像一个奇迹。
14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孩子。
但王勃,却已经在一次考核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
他的才学,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朝廷,赐予他朝散郎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县长级别。
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但王勃的传奇,还远不止于此。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路过江西南昌,被临时邀请参加了一个宴会。
在这个宴会上,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
都督的小心思九月初九,重阳佳节。
在这个象征着团圆和吉祥的日子里,南昌城内一片欢腾。
当他抵达南昌时,恰逢阎都督在滕王阁大摆宴席。
阎都督是个喜欢文墨的人,他邀请了城内的文人墨客。
希望他们能为新修缮的滕王阁,写下赞美之词。
这样的盛会,王勃原本无意参加。
但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还是被内心的冲动所驱使,走进了宴会大厅。
然而,王勃却发现了一些蹊跷。
阎都督似乎别有用心,他让女婿提前准备了一篇文稿,想要在宴会上冒充现场创作,借此炫耀女婿的才华。
这样的做法,显然让在场的文人们都感到了不适。
他们心照不宣,都在一旁观望,并不动笔。
但王勃,这个年轻而正直的年轻人,却无法容忍这样的虚伪。
在他的眼中,文学是神圣的,是不容玷污的。
于是,他径直走到了书案前,拿起了毛笔。
在场的宾客都屏住了呼吸,他们不知道这个看起来稚嫩的少年,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
那一刻,他的目光,似乎穿越了千年的时空,看到了某种永恒的东西。
在这样的氛围中,他提笔写下了那篇千古流传的不朽之作——《滕王阁序》。
但当王勃的笔尖落在纸上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力量。
他的笔,如同舞动的精灵,在纸上飞扬起舞。
一个个字,一个个句子,如同涓涓细流。
又如同奔腾的瀑布,铺陈在众人的眼前。
这些句子,如同天籁之音,如同神来之笔。
阎都督的脸色,渐渐变得苍白。
他知道,自己的小伎俩,在这个年轻人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而他的女婿,那早已准备好的文稿,更是相形见绌,黯然失色。
留下一个空白王勃,就这样用他的真诚和才华,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王勃的笔,在纸上舞动。
他的心,也随着字里行间的意境,飘向了远方。
当他写到最后两句时,却突然停住了。
他看着眼前的纸张,眼神中有一种深邃和坚定。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在这句话中,王勃故意留下了一个空白,一个等待被填充的空白。
他没有多做解释,直接将文章交给了阎都督。
然后匆匆告辞,飘然而去。
阎都督拿到文章,满心欢喜地开始阅读。
但当他读到最后,看到那个空白时,他的眉头却皱了起来。
这是什么意思?王勃为何要留下这样一个残缺的句子?
围观的文人们,也都纷纷议论开来。
有人说,这里可以填上一个“水”字、
因为长江里流淌的,正是水啊。
也有人说,应该填上一个“独”字,因为长江的流淌,是如此的孤独和寂寥。
但不管是哪个字,在阎都督听来,都觉得不够完美,不够贴切。
于是,阎都督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王勃,问个明白。
当阎都督的心腹终于追上王勃时,他还在为那个空缺的字而困扰。他急切地想知道,王勃留下这个空白的用意何在。
但王勃,却只是淡淡一笑,说了一句让人难以忘怀的话:
“那一字,价值千金。”
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阎都督的心腹耳边炸响。
他想到了《滕王阁序》的美妙,想到了那些字里行间的韵律和意境。
他明白,这样一篇完美的文章,怎能容许一个字的残缺?
于是,他下定决心,不惜重金,也要请王勃将那个字补上。
王勃,却不紧不慢地说:
“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空”,象征着人生的虚无和短暂。
帝子,象征着权力和荣华。
但无论是帝子还是平民,在岁月的长河面前,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长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象征着永恒。
而“空自流”,更是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都督叹服:“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这脍炙人口的旷世奇文,很快传到了长安城,京城很多文人墨客,手不释卷。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当读到这一句时,唐高宗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拍案而起,声音颤抖地说:“此乃千古绝唱!”
是的,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意境,不是常人可以创造出来的。
唐高宗想要召见王勃,想要与这个年轻的天才面对面交谈。
但是,当太监回答说王勃已经落水身亡时,唐高宗的心,却如同坠入了冰窖。
他连说3遍“可惜,可惜,可惜啊”,声音里满是悲伤和惋惜。
年仅27岁。
王勃的死,对于唐高宗,对于整个文坛,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