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I不会带来一个没有工作的世界

寻琴观看商业 2024-12-29 09:11:20
AI 带来的 “焦虑” 与 “真相”

(一)AI 取代工作引发担忧

在当今时代,ChatGPT 的爆火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浪。从它风靡全球开始,有关 AI 代替人类工作的新闻便不绝于耳,这让许多人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大家担心自己辛苦耕耘的工作岗位,有朝一日会被 AI 无情地取代,仿佛未来的职业道路一下子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二)善于利用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真正会取代我们的并非 AI 本身,而是那些善于利用 AI 的人。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里,AI 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挑战,也蕴藏着无限的机遇。学会利用 AI 来提升自身能力、创造价值,已然成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AI 就如同一个强大的助手,只有懂得如何与之协作,才能在新时代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AI 走进顶尖人才视野

(一)莫言使用 ChatGPT 的实例

如今,AI 的使用者范围正不断扩大。以前,使用 ChatGPT 的大多是学生和年轻人,而现在,就连资深专家也开始将它融入到工作当中。就拿著名作家莫言来说,在收获杂志 60 周年庆典上,他在为余华写颁奖词时遇到了难题,苦思冥想数日都未能落笔。

最终,在一位博士生的帮助下,他尝试向 ChatGPT 输入 “活着”“拔牙”“文城” 这三个与余华紧密相关的关键词,很快就得到了一篇约 1000 字的莎士比亚风格颁奖词。尽管莫言最后并未采用这个版本,但这件事却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二)引发的热议与思考

网友们对此看法不一,有人担忧以后会不会出现 AI 写的小说或文学奖,也有人从中看到了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像莫言这样高水平的作家都开始尝试运用 ChatGPT 了,这充分说明 AI 绝非只是一时的热闹和噱头,它已然进入了行业顶尖人才的视野,成为了一种新式的 “武器”,其潜在价值正逐渐被挖掘出来。

机器智商 ——AI 时代的分水岭

(一)使用门槛与差异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AI 这一 “武器” 的使用门槛很低,尤其是生成式 AI,以往人们必须精通技术才能驾驭先进科技,而现在,只要会聊天就能使用它,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探索其蕴含的无限可能。我们既可以调用它储备的知识,也能让它协助生成各种新内容。

不过,虽然使用门槛低,但不同人使用 AI 的水平却有着天壤之别。面对同样的 AI 平台,仅仅因为使用的提示词不同,所获得的结果差异就会非常大。比如同样借助 Midjourney 绘画,有的人用 AI 画出的作品只是让人稍感新奇,而 Jason Allen 却能凭借 AI 创作出《太空歌剧院》这样的佳作,并一举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美术大赛冠军。

(二)提升机器智商的途径

在 AI 时代,我们把巧妙向 AI 提问、引导出有价值答案的能力称作 “机器智商”,它很可能是决定未来成功与否的分水岭。就像莫言向 ChatGPT 提问时,虽然提炼出了与余华相关的关键信息,但只是一次简单对话,还未充分挖掘 AI 的潜能。

而在科技特训营中,有学员通过连续 7 天与 AI 进行交互、探索与训练,不仅让 AI 展现出了更高的写作水平,自己提问的水平也得以提升,机器智商随之提高,进而影响最终的结果。这表明,不断与 AI 互动、深入探索,是提升机器智商的有效途径。

AI 时代下的教育与创业新思考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AI 的普及也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侧重于让孩子寻找标准答案,然而在未来,随着 AI 的日益广泛应用,提问的艺术将变得远比找到答案更为重要。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着重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巧妙表达问题的能力,并且让他们理解 AI 的运作方式,学会与 AI 默契配合,引导出最优答案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 AI 技术带来的全新变革。

(二)年轻人的创业机遇

当下,又一个年轻人创业的时代似乎即将拉开帷幕,很有可能重现当年的 “1955 现象”,像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众多硅谷创业者都出生于 1955 年,他们在二十出头便创立企业,三十岁前就成为亿万富豪。

如今在 AI 时代,那些年轻的创业者们,如果能早早与 ChatGPT 等 AI 工具展开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掌握新技能、提高机器智商,进而利用 AI 创造更多价值,那么他们获得巨大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越年轻的人往往越乐于探索、越善于使用新的 AI 技术,也就更有可能挖掘出 AI 的精髓,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闯出一片天地。

总之,AI 时代已然来临,我们既要正视它带来的挑战,又要怀揣拥抱变革的勇气,抱着年轻人积极探索的心态,努力提高自己的机器智商,让 AI 工具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去寻找成为这个时代新赢家的机会。

文章来源:王煜全

0 阅读:2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