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父母爱情》重温的时候,突然被一个细节戳中了泪点。
江德福身为司令员,却让亲妹妹德华在家带娃当保姆,这事儿看着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不少剧友们都在问,江德福这么疼妹妹,干嘛不送她去读书呢?
今天小谦就和大家一起扒一扒这背后的故事。
从"苦命人"到"香饽饽"
德华这辈子,可以说是苦上加苦。刚出生就没了亲娘,还被人说是扫把星。好不容易嫁了人,新婚丈夫就当兵走了,从此杳无音信。在那个年代,这让德华不仅背上了"克夫"的骂名,还得在婆家像牛马一样干活。
江德福把妹妹接来城里,表面上是让她带孩子,实际上是想让她过上好日子。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吃上食堂、住进家属院,这日子可不就是从苦命人变成了香饽饽嘛!
为啥德华不去读书?
小谦觉得这事儿可不能怪江德福,主要原因在德华自己身上:
1.满足现状,不愿折腾德华从乡下来到城里,吃喝不愁就已经乐开了花。
在她眼里,嫂子安杰虽然是读书人,但不也是靠着嫁给自己哥哥才过上好日子的吗?
隔壁王秀娥大字不识,照样当军官太太,这不就说明读书也没啥了不起嘛!
2.忙得停不下来安杰这边跟兔子似的,一口气生了五个娃。德华忙着带孩子、洗衣做饭,哪有空去读书啊!就像她自己说的:"老天爷呀,你们还让不让人活呀,累死俺算了。"
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个坑
那会儿的社会氛围,可不像现在这么开放。很多人都觉得读书没啥用,你看渔霸的女儿葛美霞,虽然是老师吧,不照样得去挑大粪?这种环境下,德华觉得读书无用也不奇怪。
不过德华后来追求老丁的时候,估计是有点后悔的。毕竟老丁就喜欢有文化的,要是德华当初能读点书,这俩人的缘分说不定来得更早呢!
说到底还是认知的问题
人和人最大的差距不在智商,在认知。德华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过得挺开心,也没想着要突破。安杰和那些读书人的世界,在她看来就跟天上的星星似的,可望不可即。
其实啊,江德福要是真想送德华读书,肯定会想办法的。但德华自己没这个心思,再好的机会也是白搭。就像现在有些人明明有机会提升自己,偏偏安于现状,这不都是一个道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