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世家又整活!1块钱发卡卖2700元?是时尚智商税还是营销鬼才

瑶球球的小班 2025-03-05 10:32:40

这两天朋友圈被一张“铁片片”刷屏了——巴黎世家新出的发卡长得和咱小时候五毛钱一个的黑色小夹子一模一样,可人家愣是标价2700块!这价格够买2700个同款发卡,摞起来能绕地球……算了,数学不好也算不清。反正这事儿一出来,网友直接炸锅:“这玩意儿成本有五毛吗?”“有钱人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先给还没吃明白瓜的朋友补补课:这款发卡官方名称叫“BB发夹”,通体黑色塑料材质,细长条造型,唯一区别就是上面刻着“Balenciaga”的银色字母。在淘宝拼多多随便搜“黑色发卡”,10块钱能买一打包邮,而巴黎世家官网挂价2700元,还显示“库存紧张”。更离谱的是,去年同款荧光粉色发卡早就卖断货了,敢情这届土豪就爱收集塑料片?

一、奢侈品定价玄学:Logo就是金钥匙

要说巴黎世家搞这种操作也不是头一回了。前两年出过4000块的“包租婆钥匙圈”,挂一串铁环跟楼下配钥匙大爷摊上的一模一样;还有1万2的“垃圾袋包”,皱巴巴的黑色塑料袋造型,背上街分分钟被环卫阿姨追着跑;最绝的是6700块的浴巾,和宜家39.9元那款撞脸到亲妈都认不出来……

但人家还真不是瞎定价。奢侈品圈里有句话叫“三分做工七分logo”,这发卡的成本撑死五毛钱,可贴上“Balenciaga”立马身价暴涨。说白了,你买的不是发卡,是那个能发朋友圈的银色logo。有网友神总结:“这玩意儿戴头上,别人一看就知道你账户余额至少多四个零。”

二、黑红营销套路:越骂越火的神操作

别看网上骂声一片,巴黎世家市场部估计正偷着乐呢。这套路他们玩得贼溜:先整个丑出天际或贵得离谱的单品,让网友疯狂吐槽上热搜,接着黄牛下场炒作,最后饥饿营销搞限量——妥妥的三步走战略。

就说这次发卡,官网上线前就放话“全国限量500个”,会员还得拼手速抢购。结果刚开卖,二手平台就有人挂出5000元高价,美其名曰“代拍费”。网红博主们也没闲着,晒单文案清一色“2700元买的是态度”“真正的时尚不需要解释”,评论区立马分成两派:一边喊着“人傻钱多”,一边炫耀“已下单”。

三、消费者迷惑行为:一边骂一边买

最魔幻的是,嘴上说着“智商税”的人,身体却很诚实。北京SKP专柜的销售透露,发卡到货当天就被VIP客户包圆了,还有人专门从外地打飞的来抢货。小红书上有妹子晒图:“虽然肉疼,但和闺蜜下午茶时不经意露出这个发卡,全场姐妹都在问链接。”

这种现象背后藏着两种消费心理:一种是“稀缺性崇拜”,越是难买越想要;另一种是“社交货币论”,用天价单品标榜自己属于“圈层”。就像当年星巴克猫爪杯引发打架抢购,现在年轻人为了个塑料发卡也能疯狂——区别只在于,这次得花2700倍的钱。

四、争议背后:奢侈品行业的路走歪了?

这事儿闹大了,行业专家也坐不住了。有人痛心疾首:“奢侈品本该拼工艺、讲故事,现在却靠哗众取宠博眼球!”确实,巴黎世家早年以高级剪裁闻名,如今画风突变,设计总监怕是江郎才尽,只能搞行为艺术了。

但也有业内人士唱反调:“这恰恰是奢侈品的新活法。”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传统“优雅高贵”那套年轻人早不买账了,反倒是这种“土到极致就是潮”的叛逆路线,精准击中了Z世代的猎奇心理。看看Gucci的“蟑螂包”、LV的“空气马甲”,哪个不是被骂上热搜后卖到脱销?

五、给普通人的启示:捂紧钱包别上头

对于咱打工人来说,这事儿最大的教育意义大概是:别被消费主义洗脑!花2700元买个发卡,不如给爸妈买部新手机,或者给自己报个技能培训班。真要追求时尚,某宝9.9包邮的发卡也能搭出ins风,关键看搭配功力而不是logo大小。

当然,土豪请随意。毕竟对于年入百万的人来说,2700元就和咱花2.7元差不多。只是别忘了,奢侈品最贵的从来不是产品本身,而是那个让你心甘情愿掏钱的幻觉。

0 阅读:26

瑶球球的小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