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华网消息,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提到,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其中以下4点,与医药零售行业高度相关:
1.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
2.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
3.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4.全面建立药品耗材追溯机制,严格医保基金监管,让每一分钱都用于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另外,工作报告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强调,严格食品药品监管。


上述内容,将对医药零售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呢?药店经理人作出如下总结:
仿制药竞争加剧,刺激药店多元化转型
从医药工业角度看,有两个方向更加明晰:一是集采竞价加剧行业洗牌,通过“以价换量”模式,仿制药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中小型企业因无法承受成本压力可能退出市场,而头部企业凭借规模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二是明确支持创新药发展,创新药也成为企业的突围方向,医药工业需加快转型,从“仿制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以更好地获得政策支持和提升产品竞争力。
对医药零售行业来讲,上游集采仿制药价格大幅降低,下游门店的利润空间也会收窄,再叠加其他医保严管政策,会进一步促使药店转型,特别是在“非药”业务方面,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其实,早在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明确提及“强化零售药店健康促进、营养保健等功能”,这也为药店转型提供了具体方向。
对此,药店经理人认为,未来药店不再是单纯卖药的场所,在多元化转型方向上,药食同源商品和中医药养生服务则是重要部分。这一点,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有相呼应的内容,即“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会让药店销售的集采药品质量更有保障,提升药店顾客的信任度。
创新药支持加码,引导药店专业化发展
随着国家加大支持创新药发展,例如创新药医保目录,“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可能带来的创新药定价权优化等等,这块市场蛋糕将越做越大,但药店企业要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需积极加强与药企、商保公司合作,同时提升门店的专业化服务能力。
有观点认为,创新药支付依赖“基本医保+商保”多层次体系,药店需与商业保险合作,提供理赔服务等配套,增强患者支付能力;此外,创新药和特药也对储存、配送、用药指导要求更高,药店需加强冷链管理、药师培训等能力建设等。
在门店经营层面,待创新药目录落地后,药店应及时调整品类结构,引入更多高值创新药(如丙类目录药品)。与此同时,集采仿制药品种利润必然缩窄,药店也要想方设法通过专业化服务,增加这些品种的附加值。
追溯码全面应用,推进药店合规化经营
在“全面建立药品耗材追溯机制”方面,国家医保局之前就已明确,从今年起,全面推进“码上”严监管;7月前实现应采尽采、应扫尽扫、能接尽接。
这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药店追溯扫码相关流程覆盖率应达100%。在这个背景下,各地正在加大定点医药机构“追溯码”的应用覆盖。
这对药店而言,“合规化经营”的必要性相当迫切,由于追溯码实现了“进销存”与医保结算系统的无缝对接,监管部门可实时监控、预警药店异常交易数据(如药品串换、医保回流药),从而大幅降低“骗保”行为的发生。
另外,为完成追溯码全流程改造,药店需投入资金升级自身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这使得药店行业进一步向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能力差的药店淘汰风险加剧。
除了打击药店“骗保”,药品追溯码也会要求药店严格审核药品来源,杜绝“非法渠道进货”,有效地打击“恶意低价竞争”,维护药品价格正常秩序(例如,药品追溯码全面应用后,强制那些依赖非法渠道的售药商家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