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七鲜”在北京启动首个前置仓
继成功推出七鲜超市与七鲜生活社区店后,京东在生鲜零售领域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据《中国企业家》独家消息,京东旗下生鲜业务板块“七鲜”近期在北京正式启动了首个前置仓的运营,并且第二个前置仓的建设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主打“最快30分钟送达”的服务承诺。
京东七鲜前置仓
或许,前置仓这一概念对于不少人来说仍较为陌生。
简而言之,前置仓是指在远离门店但靠近用户密度较高的区域设立的小型仓库,旨在更高效地覆盖周边消费群体。
通过将仓库前置至离消费者更近的位置,前置仓相较于传统门店在物业硬件要求上更为宽松,如可设于楼上,无需独立门头及精细装修等。
据透露,目前该前置仓已配备20余名快递员,人均每日配送量约50单。京东七鲜设立前置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用户体验,缩短配送时间。该站点负责人指出,此前七鲜超市的服务范围过大,部分区域用户下单后需等待1小时才能收货。
除了提供配送上门服务外,七鲜还坚持“仓店一体”的经营理念,即用户既可以选择在线下单享受送货上门服务,也可以直接前往门店进行消费。
目前,七鲜在北京、天津、深圳、广州等地已开设53家商超,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购物选择。
图源:京东七鲜
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用户粘性,七鲜近期还开展了密集的地推拉新活动。据悉,每个员工需拉到10个订单才能拿到基本工资,同时推出了满39元减15元等优惠活动,以吸引更多新用户加入。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的前置仓业务并不仅限于七鲜。2023年6月,京东集团成立了“创新零售部”,其中就包括了七鲜、前置仓、技术研发和供应链运营四个业务部门。
该部门主打线下和即时零售场景,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据了解,当时京东在北京已经试运营了两个前置仓。
而此次七鲜开设的前置仓,有员工透露其目标是对标美团旗下的小象超市。
七鲜首个前置仓位于北京顺六条附近,距离美团自营的“小象超市”直线距离仅约1公里;第二个前置仓则位于北京十里河附近,而小象超市十里河店也已开业运营。
这表明,京东与美团在生鲜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已悄然展开。
小象超市是美团于2019年推出的新业务,最初名为“美团买菜”,2023年12月更名为“小象超市”。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小象超市已开设超过680个前置仓,其中550个位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不过,美团方面对此数据表示审慎态度。
在运营模式上,小象超市自2023年起开始借鉴大仓模式,前置仓面积从400-500平方米扩大至800-1000平方米,SKU数量也从3000-4000个增加至6000-8000个。在订单量方面,小象超市在一线城市的前置仓日均订单量可达3000单左右。
图源:小象超市
由此可见,在生鲜即时零售领域,京东虽已迈出重要步伐,但与美团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前置仓模式再现热潮
其实,仔细观察近期的市场动态,不难发现前置仓模式似乎再度焕发了生机,成为即时零售行业的热门话题。
除了前文提及的京东、美团两大巨头外,众多玩家也纷纷投身前置仓的浪潮之中。
今年8月,盒马在上海重新推出了前置仓服务试点,承诺3公里范围内30分钟内送达。
不过,盒马方面强调,此次举措并非简单的前置仓重启,而是基于区域特性推出的定制化服务,旨在解决门店密集城市中仍存在的服务盲区问题,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
同时,大润发CEO沈辉在近期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大润发正在规划布局前置仓,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刚刚吞下永辉超市的名创优品,在今年也推出了新业态“24小时超级店”,定位为前置仓而非传统门店,专注于满足3-10公里内消费者在线上下单、一小时送达的即时需求。
目前,该业态已开出超过200家门店,品类以日用百货为主,客单价在30-40元,并已接入美团和饿了么平台。
不仅如此,丝芙兰、无印良品、海澜之家、优衣库等零售品牌也通过美团闪购、淘宝小时达等平台入局前置仓领域。
饿了么更是在近日推出了“青蓝计划”,旨在全面支持新起步的中小微商家快速起跑,包括提供高额佣金返还、多重流量权益、商圈商品建议等支持措施,以助力商家在前置仓领域的布局。
随着老玩家的加码和新玩家的不断加入,前置仓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与此同时,山姆会员店等在前置仓模式上的成功案例,也让更多零售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看到了前置仓的潜力。
山姆会员店作为既有线下实体会员店又有前置仓的即时零售行业头部玩家,在中国已经建立了约400至500个前置仓,2023年贡献交易额超过400亿元。
图源:山姆会员商店
从沃尔玛第二财季营收数据上看,今年二季度山姆会员店的销售额同比双位数增长,带动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7.7%。
在2024年上半年,山姆会员店线上销售同比增幅达到29%,占总销售比重约50%。换句话说,山姆会员店一半的收入来自线上消费,小时达电商订单量同比增长28%,达到5900万份。
山姆会员店的成功实践,让更多的玩家开始重新审视“前置仓”模式。
并且,据《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至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份额年均增速预计可达50%以上。
因此,对于寻求市场新增量的企业而言,将重心转向前置仓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即时零售之战,烽火再起
随着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的迅猛扩张,前置仓作为即时零售领域的核心商家主体与仓配枢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而前置仓的重新崛起,也标志着各参与者在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已迈入一个全新的高度,不再仅仅局限于“速度与激情”的简单较量。
但面对前置仓的火热态势,我们不禁要问:前置仓真的能够实现盈利吗?或者,京东在生鲜零售领域布局前置仓,这一举措是否明智?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今年二季度,前置仓领域的资深玩家叮咚买菜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其GMV达到了62.2亿元,同比增长16.8%,净利润更是达到1.0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近13倍。
此外,叮咚买菜前置仓的日均单量也突破了1000单,同比增长29.4%,其中上海地区的日均单量更是高达1500单以上。
这些数据无疑证明了前置仓在提升运营效率、扩大市场份额方面的巨大潜力。
图源:叮咚买菜
不过,我们也需要看到,叮咚买菜的业务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根据公司财报,叮咚买菜的两万个SKU中,生鲜占比仅为37.5%,而以预制菜为主的自有品牌GMV比例则提升至两成。
这表明,叮咚买菜已经悄然从生鲜电商向预制菜电商转型,不再仅仅局限于卖菜的单一模式。
同样,美团的小象超市也在经历类似的转变。自美团将美团买菜更名为小象超市后,其业务重心也从生鲜电商转向全品类超市,生鲜品类的占比被大幅压缩,目前仅占30%左右。
此外,美团的闪电仓业务更是将“不卖菜”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该业务以前置仓为基础,开设线上便利店,采用加盟模式迅速扩张,除了生鲜之外,销售范围涵盖了各类商品。
因此,对于京东“七鲜”而言,布局前置仓或许是有利的,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即时零售市场中找到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才是其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
七鲜需要跳出传统生鲜品类的局限,探索更多元化的商品组合和服务模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总而言之,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已经拉开序幕,各大平台之间的比拼愈发激烈。未来如何,还得看各大平台的进一步战略布局。
作者 | 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