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条成长的魅力
第一,必须解决好首发阅读量计算与鼓励首发创作者积极参加头条各类活动冲突的矛盾。头条规定的首发作者按照一个月的首发阅读量不得低于70%。问题来了,参加头条盛情邀请的活动,其中必然有些内容无法成为首发文章,也不符合首发要求。作者自然不会作为首发发表。但是,由此给积极参加活动的作者带来巨大困扰,直接导致首发作者陷入头条规定的一个月内的首发阅读量低于70%且面临被取消首发资格的困境。
就是说,头条的这一规定非常容易误导作者。邀请参加各种创作活动,事实是,有些仅仅是头条开展的节假日和投放广告的厂家的活动而已。此类活动发表的文章或者微头条,的确无法与首发挂钩,甚至与作者的创作领域毫不搭边,仅仅属于积极响应支持头条发起的活动而已。自然由此发表的文章大多数不能作为首发对待。
因此,问题来了,这些阅读量导致你很快陷入头条规定的一个月内的首发阅读量低于70%,而且作者面临被取消首发资格的困境。我不由自主地猜想,今日头条的这个规定到底是保护作者还是有意误导作者?
我国各个出版社和报刊杂志对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重新修改修订后再出版或再次发表,都视为作者的新的创作成果。但是,在今日头条这里,这一规则完全失去效力。因为,今日头条审核的人员回复作者疑问的解释是,头条规定,如果作者自己之前发表的文章被重复部分文字或者段落发表,都不符合首发要求。这是否是今日头条的规定还是审核人员给自己的错误找补,需要明确澄清或者至少要有相关的规则制度条款。
特别是,作者只是引用了自己文章的部分文字段落或者数据来充实丰富新的文章全貌,以此作为判别新的文章属于重复发表的依据,既不严谨也不规范。
如此判别,谁还敢把自己过去的文章重新整理在头条再一次发表呢?
我本人就是这一规则的严重受害者。因为我由此被五次扣除信用分和稿费。甚至每一次要发表文章时,都会提醒你,你已经在180天之内违反了首发要求3次。出现5次,你将永久失去首发资格。
第三,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拥有功能强大的豆包Ai,就应该将其引入,最为有效的为作者提供更加高效优质服务。比如,发表文章时,总要提醒作者,同时发布微头条可以提高作者的收入。但是,当你同时发布了微头条,结果有一天等来了今日头条的处罚,依据是作者违反了重复发表同样内容的文章。在头条客服咨询时,审核者说,同时发布微头条,不包含文章首发同时发布微头条。这可就奇怪了。既然你们规定文章首发不能同时发布微头条,为何在首发作者的引导栏目条中放置同时发布微头条这一引导键呢?感觉是有意引导作者犯错。克服回答,发表文章时需要作者认真仔细查看,务必看清楚再发布文章。这就更加奇怪了。今日头条不是反复强调要为所有的优质作者提供便利帮助,为何连个如此简单的便利服务都无法提供?这难道总有高级感满满的豆包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参加首发,需要作者注意的引导键就存在,无需注意的引导键就隐藏。这的确太简单了。
第四,授权今日头条全网维权,如果发现维权不足或者遗漏,就要及时纠正,绝不可反而对作者处罚扣分。
头条会时不时发来一个处罚单。处罚理由写的明明白白,就是指作者的那一篇文章或微头条剽窃了其他作者或者网站的同类文章。因此被处罚扣分收回稿费。但是,当你提供头条所说的被剽窃的文章作者才是剽窃我记忆自己文章的窃贼的一切证据时,头条立刻改口说,自己的文章也不能第二次出现在首发文章中。看看,不管如何,错的永远是作者,绝不会是头条自己的审核人员的过错。不仅没有履行好全网维权义务,还让作者被扣除信用分扣除稿费甚至被五次处罚失去首发资格。这到底是今日头条管理层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的原因还是这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失职员工的错误所致,我觉得今日头条需要引起反思。
说真话,我很赞赏今日头条时常组织发起的问卷调查活动。对此,我本人一次不落。同样的问题我也是反复反映。但是,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切勿让这种行之有效的活动流于形式。否则也就失去了的调查问卷或者意见反馈的真实意图和目标意义。
以上五项建议,衷心期望今日头条的管理层斧正采纳。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今日头条总有更多的优质创作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夺得最佳业绩。